暑假见习实习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7005862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暑假见习实习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暑假见习实习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暑假见习实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暑假见习实习(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暑假实习有感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个月就完了,我是一个大三的同学了,参加这种实习还是我第一次,以往每一次重庆市市政府倡导学校组织的实习我都报名参加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我都没有如愿,如今我也来到了实习单位,真正的体会了这个实习的过程,回想这一个月的生活我感触颇深感触一之“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我没有来之前我认为我们会分到与专业紧密相联系的单位,我还以我们会在主城区实习,我之所以有这样的猜测是因为之前参加过暑假(寒假)实习的同学大多数都是这种情况,但是当我正式得到通知后,我才发现这与自己的想法截然不同,尽管如此,我并没有为此而感到失落,首先,我是一个来自农村的学生,有这样的机会来实习,我感到很满足;其

2、次,我一直希望能在大学毕业之前到工地实习一下,提前体验一下施工一线的生活,了解一下施工现状,为将来更好的走向社会奠定一定基础。感触二之“意外的收获”在没有到酉阳川九项目部之前,我认为我们会和施工员一起到现场施工,以便更好的学习知识和体验生活,到了之后我才发现,根本不是那样,由于该公司主要是修路基、修桥和修隧道,而且该项目部承接的标段已完成得差不多了,而我又是学的工程管理造价专业,我担心我们在这儿根本学不到知识,如今我才发现我的想法是大错特错,因为事实告诉我,我不但巩固了专业知识,而且还增长了其他方面的知识,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了拓宽,真如该项目部的技术负责人杨总说的:“把你们分到我们项目部,你们

3、因该感到高兴,在这里你们可以学到路桥、隧道和路基”。事实真如杨总所说。感触三之“理论联系实际”以前在书本上经常提到“理论联系实际”这种说法,那时我们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根本没有深刻的理解其意思,如今到了酉阳项目部我才知道只有从理论实际理论实际如此往复才能真正掌握其精髓、学到知识,进而运用知识。刚来时余经理亲自带我们到工地上去看了看,也让我们讲解了很多,但是当时我们听了还是有很多不懂,总感觉他讲的很抽象,回来后余经理安排我们在办公室看图纸,不懂得地方可以问办公室的人,看了该工程的施工方案、施工流程以及施工图纸我们才慢慢的理解了余经理给我们讲解的东西,尤其是该公司目前最重要的花山一号大桥的施工工艺

4、,正是我们将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使得我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深化,知识面得到了拓展这一个月的实习告诉我要想学习到扎实的知识,我们就应该将我们所学的知识充分运用于实际,然后从实际中找出自己的短板,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找到行而有效的方法加以弥补,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工程各方面的知识。工程如此,生活亦如此,我想只要我们掌握了这种出世做事方法,不管是事业还是生活我们都会有很好的收获! 感触四之“我们还需加强学习”这一次我们到酉阳来实习,大多数人认为我们分配的单位还比较可以,虽然不是完完全全上的专业对口,但是路桥、隧道和路基多多少少能与我们在校所学的东西有所联系。相对我们而言分到其他单位(表面上

5、与我们所学的专业不相干单位)的同学存在消极的情绪,因为他们觉得如果不是和自己学的专业对口。他们就感觉失去了暑假实习的意义,其实不然前一阵子我们的胡部长给我和姚辉安排了一个任务,就是帮他做几张表格,刚开始时是姚辉先在帮胡部长做,做到中午时姚辉说,叫我下午帮他一起去给胡部长做一下表格,他说他有些搞不懂,毕竟他才大一,我看了一下,感觉没得什么问题,可是做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我还是发现有些搞不懂,我们两个摸索一段时间才做完,虽然勉勉强强完成了胡部长给我的任务,我还是觉得我这发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效率不高,一个word或者excel往往都会把自己难住,我深刻体会到,这方面有待提高。其实,我们来实习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我们还应该好好的学会体会施工前线的生活,学习如何做人,做事,学习如何与人相处可以说,只要我们留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件事情我体会到:“只有某一方的知识是不能立足于这个社会的,我们除了要学习好专业知识还要学会全面学习。”总结通过这次实习,我找到了我学习上的不足,学会了如何注重细节,学会了如何与人沟通,学会了为人处世,虽然我们实习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都有一颗真确的心态来看待这次实习,我们都会受益匪浅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工 程 管 理 xxx2011年8月10日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