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005264 上传时间:2023-12-0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 语文能力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训练试题,希望你喜欢。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倾听原野 李登建 原野疲惫地躺下来,像劳作后的汉子似的摊平四肢,对着天空敞开宽厚结实的胸膛。这个季节,那拥挤着、嬉闹着、任性地在这边掀起排排绿浪,从那边凹出条条金谷的庄稼都纷纷撤退,一群群地蹲在村旁场院里;贪恋热闹,日夜在田亩上欢唱着穿梭织网的飞鸟,不知逃向了何方;就连悠来荡去的小驴驹、牛犊子也踪影杳杳了。空旷,寂静,不痒不痛,无遮无拦,一眼可望穿八百里 只有树们还站在这儿。 就在我对面的这些树,叫你简直不敢相认,它们变得这么

2、丑陋了,它们脱去了银光闪闪的铠甲,憔悴、枯瘦、黧黑的枝干疙疙瘩瘩,且密布着一道道小口子,如同农人生了冻疮的皲裂的手,僵直地扎煞着,再没有往日那潇洒、优美而夸张的舞姿,漫天鹅毛大雪飘洒时,才会替它们包一层絮棉。有一株树许是负载过太多太重的果实,树身前倾,压弯的枝条几乎触到地面,显得矮小、衰老、衣衫褴褛,你不由得好生怜悯,它自己却并不在意,好似正沉浸于一团美梦,肯定又梦见头顶抽出簇簇新芽,新芽上缀满露珠般的宝石 这片林子后面的树那么散漫、自由、轻松得多,它们或三五一伙地小憩在地头,或稀稀落落地顺着沟渠溜达成一趟儿,或独个儿在田间伫望、徘徊很像丹青妙手恣意挥毫遗落的墨痕。远树无枝,远人无目,你看不清

3、它们的模样,谁被雷电劈断、烧焦了半边身子,谁因为根毛吸缺乏水分早早枯干了须发,谁的膀子上长了一堆圆鼓鼓的毒瘤,你全然不知晓。甚至它们各是啥树种你也说不上来,你喊不出它们的名字,其实对它们来说这不重要,原野上的树有无姓名是无所谓的。再蔓延开去的树就含糊了间距、姿势,仅剩一抹灰了,浅灰,深灰,很长很长,犹如峰峦起伏的山脉,绵绵地横亘在天边。 冬天的日头总是躲得则远,像只断了线的风筝使劲往外挣,有时藏在铅色的云层后好几天不露面,宇间浑浊晦暗,酷似俄罗斯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背景的色调。“平林漠漠烟如织,浓浓淡淡的雾霭终日在低空回绕。它的忧郁感染了树们,一株株面色阴冷。空气仿佛凝滞了,即使近前的树也不见

4、树梢晃动。它们就这样默默地呆在那儿。它们没有言语。浑朴的原野睡熟了一般。广大的原野越发坦荡无砥,无际无垠。 我走下河岸,来到林子中,与树们紧挨着站在一块儿,摸摸这棵多粗,比比那棵多高,一寸一寸地抚摸树们苍白失血的肌肤,踮踮脚,钩住根长柯,捻一撮硬硬的皮屑。它们冰凉的躯体泛着温热,我能感觉到它们的脉跳、喘息和微颤,能感觉到它们在思虑什么,为了什么愁闷。此时我好似才真真切切地看到它们活得并不轻松,活得如此艰难,它们在把痛苦、忧伤咀嚼千遍后咽进肚里,在悄无声息地承受着命运压给的一切。我的心异常惨重、疼痛,我为它们悲痛:你们怎么就不怨恨、不愤恨、不呼号、不抗争! 原野太平静了,平静得令人绝望。 隐隐地

5、,原野深处传来丝丝声音,细听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不。是渐渐清晰,渐渐扩大,像钢铁铮铮的撞击声,像海潮裂岸的轰鸣,像万钧雷霆的震荡,它迅速滚过整个原野,无数头巨兽般疯狂摇撼着原野,要把原野翻个个儿,一阵剧颠,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里啪啦往下掉。虽然我还分辨不出这声音是哭是悲是怒,但我已经被一股无敌的力量、蓬勃的生气所裹挟、所推动,我眼前喧嚣起汹汹涌涌、铺天盖地的绿意。我听见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婴儿般呱呱叫着诞生! 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 原野的平静也是一种大平静。 等待风。 1.本文的标题是“倾听原野,而表现的主体却是“树,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分) 2.简要分析树在文中的象征和意义

6、。(5分) 3.“原野的平静是一种大平静。结合原文,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4.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作者说“我不知道这声音来自树们,还是我的幻觉,你认为“这声音来自哪里请结合全文谈谈自己的看法。(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听 泉 东山魁夷 鸟儿飞过旷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鸟儿接连不断地飞了过过。有时候四五只联翩飞翔,有时候排成一字长蛇阵。看,多么壮阔的鸟群啊! 鸟儿鸣叫着,它们和睦相处,互相鼓励;有时又彼此憎恶,搏斗、伤残。有的鸟儿因疾病、疲惫或衰老而失落伍伍。 今天,鸟群又飞过旷野。它们时而飞过碧绿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阳照耀下流泻;时而飞过丛林,窥见鲜红的果实在树荫下

7、闪烁。想从前,这样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处都是望不到边的漠漠荒原。任凭大地改换了模详,鸟儿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们继续打这里飞过。 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它们为什么飞,它们飞向何方谁都弄不分明,就连那些领头的鸟儿也无从知晓。 为什么必须飞得这样快为什么就不能慢一点儿呢 鸟儿只觉得光阴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们不知道时间是无限的,永恒的,逝去的只是鸟儿自己。它们像着了迷似地那样激烈,那样急速地振翅翱翔。它们没有想到,这会招来不幸,会使鸟儿更快地从这块上地上消失。 鸟儿依然忽喇喇拍着翅膀,更急速、更激烈地飞过去 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悄然流淌

8、。这里是鸟群休息的地方,尽管是短暂的,但对于飞越荒原的鸟群说来,这小憩何等宝贵!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这样,一天过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鸟儿在清泉旁歇歇翅膀,养养精神,倾听泉水的絮语。鸣泉啊,你是否指点了鸟儿要去的方向 泉水从地层深处涌出来,不间断地奔流着,从古到今,阅尽地面上一切生物的生死,荣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鸟儿应该飞去的方向。 鸟儿站在清澄的水边,让泉水映照着身影,它们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摸样。它门终于明白了鸟儿作为天之骄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鸟儿想随处都能看到泉水。这是困难的。因为,它们只顾尽快飞翔。 不过,它们似乎有所觉悟,这样连续飞翔下去,到头来,鸟群本身就会泯灭的

9、,但愿鸟儿尽早懂得这个道理。 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是在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烦乱生活,掩蔽了它的声音,当你夜半忽然醒来,你会从心灵的深处,听到悠然的鸣声,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过的道路,多少次在这旷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这个时候,当我听到心灵深处的鸣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进的标志。 泉水常常问我:你对别人,对自己,是老实的吗我总是深感内疚,答不出话来,只好默默低着头。 我从事绘画,是出自内心的祈望:我想老实地生活。心灵的泉水告诫我:要谦虚,要朴素,要舍弃清高和偏执。 心灵的泉水教育我:只有舍弃自我,才能看得真实。 舍弃自我是困难的,甚至是不

10、可能的,我想。然而,絮絮低语的泉水明明白白对我说:美,正在于此。 注:东山魁夷是日本驰名的画家,也长于散文写作,他的散文在日本与川端康成的作品并称“双璧。 1.文章开篇三段描绘子一幅怎样的画面,试分析其作用。(5分) 2.“我也是群鸟中的一只,所有的人们都在是荒凉的不毛之地上飞翔不息的鸟儿。试分析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5分) 3.请分析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义。(6分) (1)不要认为鸟儿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飞翔的。 (2)美,正在于此。 4.请分析这篇文章最主要的表现手法,并结合其主旨,联系现实生活,谈谈自己的感悟。(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18分) 走进春天的怀里 马中原 头

11、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失子的惨痛,把人们变成苦忍的骆驼,在无尽的长路上跋涉着。等到看惯了战乱中的人脸,反而修正了我早期的印象,觉得那些骆驼并没有则怪、则丑,它们比人更能默默的

12、忍耐,更能吞饮一切的痛苦。 迎着风沙朝西走。在深浓的夜幕中,辽阔的原野上,我走着,心里摇响着驼铃声,梦想自己成为一只骆驼,忍着饥、忍着渴、忍着苦。在风雨霜雪的路上,我想念过骆驼;在饥饿干渴中,我想念过骆驼;当脚底起了流浆水泡,走路像针刺的时刻,我忍住泪,更想起那些负重的驼群了。如果有一天,我真能走到骆驼们生长的家乡,我真会诚心诚意和它们做朋友呢。 但我一直没有时机进入想象中的沙漠,偶尔见到几只骆驼,也都是寂寞的流浪者,为那个时代默默的负重奔波。后来转到南方,连一只骆驼也难见了,觉得自己已经变成一只骆驼,在人生的道路上,默默行走多年了。这不只是一种空无的幻觉。我曾在长途的饥渴中,咀嚼自己蓬勃的、

13、嫩草般的青春,当我在深夜的灯前,翻开稿笺,让我的精神在格子上一步步行走时,人世便变为广大无涯的瀚海,永远也走不到边了。 我多么希望我的作品,响成一片叮当的驼铃,除了抚慰我半生行走的寂寞,也能为在人生旅程上行走的人们,带来一丝慰藉和盼望。从纯美的感情世界里走出来,从惨重的依乡恋土的情怀里走出来,从一长串战乱的时光里走出来,临波顾影,已两鬓星霜了。我真的是一只憔悴的骆驼,日以继夜的走着,走着,年轻的孩子看我,就像我童年看骆驼一样,怕是又老、又丑、又怪吧。但道路给我智慧和耐力,使我不呻吟,不叫喊,不颓丧。尽管已再没有大把的青春让我咀嚼了,我还会走下去的。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

14、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一群走过中国大地的骆驼,竟然影响了我一辈子,使我一生行迹,像骆驼行走在沙漠上一样,处处都有饥饿寒冷,都有风雨霜雪。把历史的苦难和现实的苦难,都驮负在背脊上,何止我这一匹骆驼呢 据说骆驼队行进时,都让最老的、熟识道路的、有过无数跋涉经验的骆驼走在最前面;小的骆驼,走在中间;像我这种半老不老、又不强壮的骆驼,只能殿后了。希望先辈的姿影作为引导,年轻一辈的勇锐行姿作为鼓励,使我勉力跟上而不落队。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1.文章开头局部写骆驼又怪又丑,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4分) 2.作者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对骆驼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请结

15、合全文简要答复。(4分) 3.解释以下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只要苍天给我呼吸,我就拼命的前进,每走一步,我笔下便会扬起一串驼铃的叮当。 让我们在驼铃的交响中,走到春天的怀里去,一直走到春来雨润的绿洲。 4.请结合文意,联系自己,谈谈你对文中“骆驼精神的理解。(4分) 答 案 一、?倾听原野 1.(共4分)树是原野生命力的代表,是作者倾听的主体(2分);这样写有利于揭示主题,表现树是原野的希望。(意思对即可,2分) 2.(共5分)树象征了生活在原野上的广阔农民(2分)。/他们辛苦的、巨大的付出,具有在恶劣环境中坚忍生存的精神,他们平凡普通默默无闻的身份,他们与世无争,(答对三点,可得2分)/但他们却以顽强的生命力和执着的精神改变着大地的面貌,使原野生机勃勃,充斥了希望(1分)。(共5分,意思对即可。) 3.(共4分)原野的平静是外表的,外表看来空旷、寂静,/(2分)但正是在这平静中酝酿着汹涌的绿意、蓬勃的生机,充斥希望。(能揭示出“大来,2分) 4.(共5分)“这声音应该来自树们(2分)。/从全文来看,作者描写了不同类型的树,它们或丑陋、或无名、或沉默,活很艰难,但它们还在做着“簇簇新芽的梦,“冰凉的躯体泛着温热,“树冠上方支离破碎的天穹在噼噼啪啪地往下掉等(结合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