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004501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苏轼词中的意象孙利兰【摘要】本论文以苏轼的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词作中常见的明月、孤鸿、风雨三种意象展开分 析研究。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本文正是通过苏轼贬谪时期词作中的几个意象来探索其贬谪心 态。通过对这几个意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词人身处贬谪时期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理想。关键词:苏轼词意象贬谪心态一、引言诗词是侧重表现诗人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样式。但感情并不是诗,从感情到诗, 这中间有一个具体外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意象来发挥作用。一首诗词有无诗味, 说到底是看这首诗有没有优美巧妙的意象。诗词的创作离不开意象,意象不同于物象, 它注入了诗人的感情色彩。意象把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中的多种物象相

2、交相 融,相契相合,在勾画出整个诗篇脉络的同时,创造出“意与境谐”的词的艺术境界。 在苏轼的词中存在着大量的意象,下面就其中三个意象展开研究。二、苏轼词中的意象研究(一)明月意象:广漠时空下的人生诘问和苦难排解明月意象是中国文学中的一个重要意象。在历代的诗词曲赋中,明月意象“大放异彩”, 让文人百写不厌。清代黄宗羲一语道破:“好诗多在月明中。”在苏轼的词中,有大量 的月意象,他一生咏月、赏月、问月,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水调歌头明 月几时有就有很好体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 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3、眠。不 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工婵娟。”苏轼创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正是他仕途上不如意的时期, 由于当时变法派当政,他的改革意见不被采纳,且感觉朝内政治争斗激烈,受到外放 冷遇,于是他在丙辰(熙宁九年)中秋之夜欢饮达旦,大醉。作者在全词一开篇就问 “明月几时有?”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问话?在词人心中,月亮是光明、高洁的象征, 苏轼通过问月来试问社会上正直的人和事还有多少?“天上宫阙”有隐喻朝廷之意, “高处不胜寒”,暗含朝廷难处之慨,他当时既不能“致君尧舜”,兄弟又不在身边, 政治关系和血缘亲情都得不到慰藉,双重的人生失意使他不禁在月

4、下“把酒问青天”。 他既向往超凡脱尘,又担心高处孤寒,处于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中,他乘醉在天上和人 间徘徊,最后还是落实到“人间”、“忠爱”的政治性寄托上来。他为什么会在矛盾中 作这样的选择呢?因为他自幼学儒,儒家思想对他的影响很大,是他一生立身处事的 根本。儒家的人生态度基本上是就积极用世的,它以修身为出发点,进而实现齐家、 治国、平天下的目标。苏轼虽然很羡慕陶渊明,有“归隐”的思想,但由于他对儒家忠 君报国的思想接受很深,终究没有归隐。中秋明月的美好寓意与坎坷不平的人生形成鲜明的对照。诗人一生充满波折,政 治生涯、家庭生活的憾恨悲愁,使他再次问月“何时长向别时圆?”当他想到“人有 悲欢离合,月

5、有阴晴圆缺”,心头掠过一丝忧伤,这些都是人力所无法改变的,他把 人的“悲欢离合”与月的“阴晴圆缺”进行类比,通过月展开对人生命本质的探究。 由于诗人受庄子和佛家思想的影响,形成洒脱旷达的襟怀,齐宠辱、忘得失、超然物 外的处事态度,所以在词的收尾处写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词人一个 良好的祝愿,把平安、幸福、安康献给弟弟苏辙,并以共勉。既然人长团圆月长圆不 现实,既然“此事古难全”,就不必徒然忧伤,而应该应积极、乐观的态度来面对人 生。苏轼正是借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来感悟人生的道理,人的悲欢、月的圆缺,自然 规律从来就是如此,于是以旷然自得、乐以忘忧而收结。苏轼写词的月意象除了单独存在之

6、外,还有着独特的意象系统。他写词中的意象 系统主要表现在“江、月系统”。苏轼词中的“月”大多时候是和“江”联系在一起 的,比如“后夜松江月满”(如梦令题淮山楼),“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 奴娇赤壁怀古),还有他的(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等。 在这些词作中,“江”和“月”紧密相连,合二为一。江是很宽阔的,一眼望不到边, 江水清澈而平静,明月倒映在江水之中,画面幽静而美丽,使得烦恼抛之脑后,一切 杂念都不存在了。“江”因其气势而使词境开阔,“月”因其灵妙而使词境空灵,江月 的结合很完美,把诗情、画意、哲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词人一生的波折不断,命运 多舛,把天上的“月”与

7、地上的“江”结合在一起,用“江月”、“江水”可以用来洗 涤心胸、排遣胸中苦闷,消解诗人人生的悲剧意识。另外,苏轼词中的月意象与人之间还存在着亲和关系。他一生是孤独的,以月为 友,与月为伴,他把月当作与自己同等的存在。月是孤独的,同时它也是皎洁的,这 正与苏轼高尚的品质相似。例如作品西江月黄州中秋中的“月明多被云妨”。当 时苏轼被贬到儋州已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心中不免有一些感慨,正值秋季,万物凋 零,诗人想到自己的人生也不过如此,凭添了一些孤寂和愁绪。云遮月本是很正常的 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在这里却意义不同。明月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云则指的是 小人,诗人没有得到重用,并不是因为自身的才学问题,

8、而是因为在朝中政局中小人 当道,自己被小人排挤,正直之声不能上达。诗人借用云妨明月来比喻自己被小人陷 害,正是因为二者有着相似的遭遇,才会觉得月与自己是朋友,能达到心灵上的共鸣, 由互相理解而产生默契,因此也才会有诗人一次次的“问月”。(二)孤鸿意象:清幽之境中孤独高洁的灵魂孤鸿,这基本上可以看作是苏轼的专利,在他的诗歌中大量存在。在全宋词苏轼 360首词当中,“鸿”字出现了 9次,“孤”字出现了 36次,可见除了 “明月”意象, “孤鸿”对苏轼来说也具有特殊的意义。苏轼是吟唱生命悲歌的流浪者,他的词作或 浓郁或阴晦,从整体上呈现出悲情色调,从他的词作中流露出的悲怆性可以称为“孤 鸿情结”。苏

9、轼生在北宋,北宋国力不振,外有捍敌,内则经济颓废,新旧党派作乱。在他二十 二岁时,他以文动朝野,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苏轼才学横溢,本应该用才学效 力国家,得到国家的器重,但是他的直言却得罪了朝廷中的一些人,遭到小人的排挤, 屡遭迫害。他几度被贬谪,黄州、惠州、儋州都是他的贬所,在他的内心里面满怀不 为人知的孤独幽怨。在他被贬期间,文学成就很高,写了不少词作,其中有“孤鸿” 意象的词作就有“欹枕江南烟雨,渺渺没孤鸿”(水调歌头快哉亭作),“露寒烟冷 兼葭老,天外征鸿廖唳”(水龙吟),“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鸿雁这一意象在苏轼的词作中或是借物自喻,或是作为背

10、景,烘托气氛,他所引 用的鸿雁意象带有孤寂和孤傲的指向。“谁见幽人来?缥缈孤鸿影。”这句可以说是苏 轼的心迹写照。“乌台诗案”是北宋最大的一场文字狱,苏轼也是在这一次中遭到了 一生中最严酷的政治打击。当时王安石是新派,苏轼的政见与他不合,写了一些诗激 怒了新党。在多方的营救下苏轼于元丰二年被贬到黄州,那时他的心情怎一个“愁” 字了得?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正是东坡被贬黄州所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 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全词一开始就用“缺”、“疏”、“断”,为全词定下了低沉的基调。深夜,一位幽 人在月下独自徘徊,谁见?只有失了群

11、的孤鸿看见。这里诗人自比孤鸿,词中借孤鸿 而写幽人,孤鸿、幽人都是诗人自指,通过鸿的孤独缥缈,惊起回头、恨无人省、拣 尽寒枝、寂寞沙洲,不难看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凄楚。孤鸿失群就像诗人失意一 样,境遇是多么的凄凉?孤鸿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这正是当时诗人的现实处境,孤 鸿洁身自好,“拣尽寒枝不肯栖”,诗人和它一样,在遭到贬谪迫害后仍心志不移,没 有放弃理想和忠君报国,没有随波逐流。孤鸿失群,幽人失意。幽人有着孤鸿的情态,孤鸿有着幽人的心志。孤鸿很长时间以 来,积下了很深的怨恨,没有人能理解、能体察,只得离去,但是它仍孤高自傲,不 肯栖息树林里的高枝,宁愿到沙洲上去度过寒冷和寂寞,这不正是诗人内

12、心的真实写 照吗?即使被奸臣陷害,仍保持其孤高贞洁的品性。人间有味是清欢,胜固欣然,败 亦可喜,团团如磨牛,步步踏陈迹,拣尽寒树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浮名浮利,虚苦 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诗人已完全与孤鸿融为一体,词人虽然不得志, 一人孤独,但是他始终保持清醒的状态,宁肯孤寂也不与小人同流合污。才高屡欲补 天,却空怀报国之志,苏轼的内心充溢着边缘人的孤寂。叔本华认为:拒绝投降和同 流合污的人注定是孤独的,他确信自己的优越,所依据的是自己内心对自我价值的体 认,并不以外来的评价作为尺度和依据。苏轼对当时的北宋国势有清醒的认识和超前 的危机感,无人可通心志的孤寂吞噬着他的舍我其谁、当仁不让

13、的热情,在万般无奈 之余,只有借词篇来展示他那一愫孤寂、悲凉的情怀。孤鸿情结在苏轼的词作中有多 方面的展现,孤鸿意象从不同层面印证了苏轼的心性情怀。(三)风雨意象:不畏坎坷、旷达超逸的胸襟和情怀晴空万里,大家的心境自然也就开阔得多,遇上刮风下雨,难免有所恐慌和心情低落, 苏轼词中的风雨更为猛烈。苏轼一生波折不断,满腔热忱不但不能为国效力,还多次 被贬。在黄州谪居时期,他的词风逐渐走向成熟,在经历了“乌台诗案”后,可以说 是一次死里逃生,他经历了人生旅途中的风风雨雨,深切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开始 思索生命的真谛。在他的词作中大有“风雨”意象的存在,“风雨散,飘然何处”(鹊 桥仙七夕送令举),“官

14、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满江红东武会流怀亭), 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在黄州“沙湖道中遇雨”而作,全词一开始就展现了一幅雨中的画面, 由于风雨突然袭来,同行的人急匆匆找避雨处所,狼狈不堪。然而苏轼却在雨中“竹 杖芒鞋”,“吟啸徐行”,别有一番乐趣。他还提醒同行人“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既是 对同行人的勉励,也是对自身的勉励。在一阵雨后,天空放晴,可以归去了,在人们 因天晴而高兴时,诗人却不喜,当诗人回头看到刚才在雨中人们的

15、狼狈、草木的萧瑟 时,却觉得“也无风雨也无晴”。“穿”和“打”两个字把打击的力量写得很强,但是 “莫听”把它们全部否定了,这是词人的一种定力和持守,可以说是不畏“风雨”。“风雨”语意双关,在这里来说既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政治上的风雨,对于两 种不同属性的风雨,诗人的态度却是一样的,都是坦然的来对待。政治上的“风雨” 比自然界的更为猛烈,但诗人并不畏惧,面对风雨,面对人生逆境,他的壮志仍不消 退,苏轼吸纳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他在自我价值得不到实现、报国无门的现实中能 用儒家的孔颜乐道、道家的顺其自然、佛家的随缘来自我调剂平衡,为浮躁动乱的灵 魂寻找一处安顿之地。面对苦难,面对风雨,他没有悲吟,反

16、而非常淡定,把所有的 风风雨雨都当成烟云和清风,过了也就了无痕迹,萧瑟的清凉平淡才是人生唯一的真 谛。回首来路,展望归途,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晴。所有的沧桑甘甜,到头来都将虚 无缥缈。不管是自然界还是人生旅途中的风雨既然不能避免,不如等闲视之。林语堂 在苏东坡传中指出:苏轼在玄学方面是佛教徒,是短暂躯壳中所藏的永恒的灵魂, 他自己欣赏生命的每一时刻。词人超然物外,不放弃和逃避,他从身边不如意、不顺 心的事情中超脱出来实际也是对前面提到的孤鸿情结的一种纾解。庄子知足的哲学也 对苏轼起到了很到的帮助,在他面对苦难的时候,没有感觉到绝望而悲吟,反而有一 种把苦难踩在脚下的恬淡和圆满。既然久戏风波,进退得失齐之久矣,那么自然界和 人生旅途中的风雨阴晴大可等闲视之。三、结语综合以上词中的意象,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位狂(放)、旷(达)、谐(幽默)、谪 (自谪)的词学家,如果要以豪放和婉约来划分,他的词侧重于豪放派词,“老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