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7002793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9.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胶粘剂综述 市场分析胶粘剂是精细化工中规模较大的一类,品种繁多。有多种分类方法:主要物料分类、固化类型分类、物理状态分类、性能分类等。早期胶粘剂多用天然动物、植物及矿物作粘性材料,到二十世纪前期,出现了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它们性能优于天然产物而广泛用于胶粘剂中,从而使合成胶粘剂占到主导地位。目前世界合成胶粘剂年产量超过800万吨,并在快速增长。1、国内外胶粘剂生产概况1.1 国外概况1996年全球合成胶粘剂与密封剂产量超过750万吨,销售额约210亿美元。年增长率3-5%。世界各种胶粘剂所占的比例:水基胶54%、热熔胶15%、溶剂型16%、反应型15%。世界各地区的发展极不平衡:北美占38%、

2、西欧32%、亚洲19%、东欧5%、非洲4%、南美2%。北美合成胶粘剂主要在美国,其分为:石化为基础的胶粘剂(包括:PE、EVA、PP、PU、NR、SBC、丁苯、CR、丁腈橡胶、丁基橡胶和EPDM但不包括PVA)、丙烯酸酯类、PVC、PA、PET、环氧及酚醛等。美国热熔胶为62%,乳液23%,溶剂型8%,其他7%。其热熔胶所用各种树脂的构成EVA18%、LMPE13%、SBC9%、APP9%、石油树脂23%、松香22%、其他6%。美国消费胶粘剂量大,进出口量也较大,从西欧和日本进口,向加拿大、欧洲出口,也向中国、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出口,共有250多家生产厂共近万个牌号,包括所有胶粘剂类

3、型(1997年美国出版的“Adhesive Digest”。西欧胶粘剂比较发达,1996年约150万吨,其中纸品和包装用胶40万吨,增长最快,木制品24万吨,建筑用胶30万吨,总计100亿德国马克。其中胶粘剂79%,胶带和标签13%,密封胶8%,增长率分别为2.7%、5%、3%,各类胶粘剂1997年所占比例:水基胶61%、热熔胶15%、反应型9%、溶剂型13%、其他2%。各类胶粘剂的增长速度差别很大:热熔胶增长最快,1993年为7.4%,溶剂型是负增长,1993年为-2.1%,欧洲热熔胶所用的原料比例:增粘剂43%、增塑剂5%、填料6%、蜡10%、EVA26%、SBC7%、其他3%。在西欧德国

4、胶粘剂产量最大,结构最完整,用量最大,技术先进,许多胶种牌号属领先地位。西欧各国的生产厂家数:德国105个、英国76个、法国46个、西班牙30个、瑞士9个。产量所占份额为:31%、19%、14%、6%。日本是亚太地区胶粘剂产量最大的国家,热熔胶基础聚合物消费6.3万吨,其中EVA占63%、SBC占31%、其他6%。日本、中国台湾省和韩国人均消耗胶粘剂与西方相近,中国、印度等用量较少,但增长速度很快。中国为10%、日本为2%、亚太其他国家为8%。亚太地区消费比例:韩国28%、中国台湾24%、中国14%、澳大利亚13%、泰国3%、新西兰2%、菲律宾1%。世界胶粘剂中以热熔胶发展最快,但热熔胶在世界

5、各地区的生产分布却不平衡:北美49%、西欧31%、日本11%、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才占9%。1.2 国内概况我国胶粘剂生产厂在1000个以上,生产能力250万吨。1996年产量为133万吨,干胶量为40万吨,产值60亿,可见已有一定规模,门类较全,但主要是大吨位、低附加价值的品种。2000年,预计生产情况:改性淀粉27万吨,尿醛胶7.13万吨,酚醛胶0.37万吨,醋酸乙烯乳液2.2万吨,丙烯酸乳液3万吨,EVA乳液0.45万吨,弹性体(包括氯丁胶)3万吨,聚乙烯醇缩丁醛2.5万吨,聚氨酯0.3万吨,环氧胶0.2万吨,热熔胶0.2万吨,有机硅胶0.3万吨,聚硫密封剂200吨,合计47万吨,其中合成

6、胶粘剂占42%。我国各类胶粘剂所占比例:水基胶45.3%,反应型胶3.8%,热熔胶1%,橡胶型胶9.3%,而三醛胶占40.6%。市场分配:建筑占51.8%,纸品包装占12.6%,制鞋占9%,今后在汽车、建筑、包装、电子、木工等行业将有较大增长。中国胶粘剂1995年进口额2.24亿美元(其中合成胶占1.95亿),96年2.65亿美元,97年3亿美元,1995年出口额0.54亿美元(合成胶为0.23亿美元)1996年0.75亿美元,1997年1亿美元。2、适合石化行业发展的胶粘剂品种:2.1 丙烯酸类胶粘剂丙烯酸带有双键,它们可以均聚,也可与其他单体共聚,如苯乙烯、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丙烯腈、丙

7、烯酰胺、氯乙烯等等都可与其共聚。还可以制成丙烯酸酯及其盐类。因此是制备高分子材料及胶粘剂的重要单体。丙烯酸(及酯)的发现已有100多年历史,目前世界产量已达到200万t/a以上,预计到2000年全球将形成340万t/a以上的生产能力,成为丙烯的三大用途之一,也为胶粘剂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全球用于胶粘剂的丙烯酸占总量的20%。国内八十年代初北京东方化工厂引进丙烯酸及酯的生产装置,“八五”期间,上海高桥石化和吉化公司又引进日本三菱油化技术,并已先后建成投产。目前已形成10万t/a以上的生产能力。丙烯酸类胶粘剂是以各种丙烯酸酯为基料复配而成的反应型胶粘剂。由于它含有强活性的酯基、丙烯基,因此能粘接

8、金属、非金属、以及人体器官等,基本无毒性、无环境污染,粘度可调节,并有节能、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对光、热及许多物质都有很好的耐受性,还便于改性,由于其优良的性能而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种胶粘剂。丙烯酸类胶粘剂的主要品类有:水基胶、热熔胶、结构胶和光敏胶等。世界上丙烯酸类胶粘剂工业的规模及用途情况如下:以美国为例,95年用于胶粘剂的丙烯酸及酯单体约为18.4万吨,其中建筑和包装行业各占三分之一,汽车行业占五分之一,而医学及牙科用途是增长最快的门类。日本95年丙烯酸酯类胶粘剂消费量为6.14万吨。1995年,国外丙烯酸乳液的销售量为14.4万吨。用于压敏胶制品的为8.4万吨,用于纺织行业为4.03万吨,

9、用于涂料1万吨,其它1万吨。国内丙烯酸类胶粘剂品种有溶剂型、乳液型和结构型胶粘剂。但是与国外比,从规模、品种、技术、成本等方面有很大差距。中石化已拥有国内最大的丙烯酸及酯生产装置和其他有关原料,并已有一支开发研究力量,因此其到2010年的发展目标是建立和确立中石化在国内胶粘剂的原料供应,生产开发和应用上的主导地位;在规模、品种、成本、技术方面赶上或接近当时的世界先进水平;适应和满足各行业发展的需要;部分产品、原料和技术要进入国际市场。国外生产丙烯酸胶粘剂的厂家极多,但技术领先、在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却是少数跨国石化企业,如:德国的赫司特,巴斯夫、休斯等公司;美国的罗门哈斯、联碳、3M、乐泰等公司

10、;此外还有知名度高的专业公司,如比利时UCB等。国内丙烯酸胶粘剂生产单位有:北京东方-罗门哈斯公司、河北华夏胶粘带有限公司、上海石化-联碳、苏州国泰、昆山-台湾长兴、德国巴斯夫、迪诺瓦、联碳广东中山、深圳奥基德、广东中山永大、中山永一等。值得一提台湾丙烯酸胶粘剂的情况,其丙烯酸年产14.8万吨(1995)中,13.4万吨用于胶粘剂,主要用于OPP包装带,占世界总产量的12%,其内外销比例为4:1,主要出口到中国大陆。生产丙烯酸胶粘剂的生产厂家主要有:台湾罗门哈斯、国泰、南宝、亚洲化学等20多家。2.2 醋酸乙烯衍生物胶粘剂醋酸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五十种化工原料之一。目前世界上有40多座生产装

11、置。1995年总生产能力为384万t/a,到2000年生产能力将为457.5万t/a。规模最大的是赫司特,杜邦,联碳,康腾等四家,康腾公司在德克萨斯州Laport一座装置的能力高达27.2万t/a。美国是生产能力最大的国家,1995年总能力为145万吨,2000年将达170万吨。我国目前的生产能力已达79.6万t/a,仅次于美国。最大的装置是川维的12万t/a,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的装置能力是8万t/a(实际能力)。醋酸乙烯衍生物:聚醋酸乙烯乳液、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及其他共聚物等能用于胶粘剂。由聚醋酸乙烯经醇解制得聚乙烯醇。聚乙烯醇主要生产国是中国、日本和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70%。96年

12、产量:中国25.5万吨,日本24万吨,美国11.4万吨。其用途分配:美国96年为纺织浆料27.4%,胶粘剂27.9%,聚合助剂13.5%,纸张浆料、涂料10%,其它21.1%;西欧为缩醛24.7%,聚合助剂21.5%,纸张涂料19.4%,纺织浆料14%,胶粘剂14%,其它6.4%,日本94年为维纶31%,浆料11%,纸张13%,薄膜10.3%,胶粘剂18.2%,其它16.9%;我国95年非纤维用途为78.8%(75年16.7%,85年52.9%),其中浆料27.59%,涂料、胶粘剂21.2%,纸张6.36%,其它15.17%,出口8.48%。到96年聚乙烯醇用于非纤维用途的量为21万吨。我国虽

13、产量大但品种少,虽有1788、1799二个大宗产品出口,但有些品种,特别是作为分散剂方面的品种,我国还需大量进口。因而大力发展聚乙烯醇系列品种是一个重点,应发展的重点品种有:高聚合度用于胶粘剂和纸加工;低醇解度低聚合度用于一次性使用物品和胶粘剂及PVC悬浮聚合的分散剂;生物降解聚乙烯醇作包装品可减少白色污染。PVA国外主要生产商:日本;可乐丽、合成化学、电气化学、尤尼吉卡、信越;美国:空气产品、杜邦、孟山都;德国:赫司特、瓦克尔;英国:雷费特克斯;法国:罗纳普朗克;国内有:北京有机化工厂、上海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维尼纶厂、石家庄化纤厂、山西三维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维尼纶厂、江西化工化纤股份公司

14、、福建化纤化工厂、湖南维尼纶厂、广西维尼纶厂、兰州维尼纶厂、云南维尼纶厂、贵州有机化工厂等。中国台湾有长春公司等。聚乙烯醇缩甲醛,缩醛度在75-80%(mol)的产品软化点高、耐热性好,有较好的耐溶剂性、耐磨性和柔韧性及优良的介电性能,多用于耐热绝缘材料;缩醛度在60-70%(mol)的产品可生产泡沫材料,用于擦拭和过滤材料。美国和西欧都用作导线绝缘的涂覆材料,美国2000年产量约可达3100吨,主要出口到西欧和拉美,西欧产量很小,日本到2000年产量约达2500吨,主要用于充油变压器内壁涂料。国内用作绝缘漆的产量很小,只有天津漆包线厂有100t/a小装置,而水溶液用于纸制品及书籍装订的数量很

15、大,如107胶水、801胶水等。多数是个人乡镇办的小企业,质量波动大。聚乙烯醇缩丁醛是聚乙烯的缩醛树脂中最重要的品种。其主要用于特种涂料和结构胶,大量用于安全玻璃的生产。全世界的生产集中于美国、西欧和日本。1997年装置总能力为11万t/a,到2000年产量估计可达12.23万t/a。其用途分配:美国有61%用于汽车安全玻璃,23%用于建筑玻璃,其它用于金属防护涂料及热熔胶粘剂。西欧92年统计有55%用于汽车玻璃,30%用于建筑玻璃。此后以4.5%的速度增长,1997年将达6万吨用量。日本除7%用于涂料、粘合剂外,都用于汽车玻璃。国内有10多家厂生产,总能力为5590t/a。最大的装置为天津有

16、机化工实验厂1200t/a的能力。产品中低粘度产品主要用于涂料、瓷用薄膜纸和铝箔生产;高粘度产品主要用于生产安全玻璃的中间夹层,还可与其他树脂配合生产优质胶粘剂、管材、片材等。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秦皇岛正拟建4000t/a的中间膜生产合资企业。而我国安全玻璃生产这一市场即需高粘度中间膜在1-2万t/a。国外主要聚乙烯醇缩丁醛的厂家有:孟山都、杜邦、联碳、赫斯特、瓦克、诺贝尔、许尔斯、罗纳-普朗克、电气化学、积水化学等公司。国内超过1000t/a的有湘维有限公司、天津有机化工厂,其他还有:焦作第二化工厂、贵州有机化工厂、锦西化工总厂、温州长城化工有限公司、山东青州铝箔纸厂、济南起重机厂、景德镇南山化工厂、上海振华造漆厂等。醋酸乙烯经乳液聚合制得聚醋酸乙烯乳液(PVAc乳液)。美国的生产能力高达226万t/a,欧洲有112万t/a,97年北美、西欧、日本的产量(包括共聚物)为110.5万t。美国在包装及建筑领域中对聚醋酸乙烯乳液粘合剂与涂料的需求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