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7002547 上传时间:2022-12-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性胆囊炎患者饮食护理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于急性胆囊炎患者可给予低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流质食品,如藕粉、 米汤、 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 少食多餐; 禁用动物的脑、肝、肾及蛋黄、鱼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饮酒、浓茶、咖啡及含粗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水果,特别是橙子中的维生素C和果酸可以抑制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使胆汁与胆固醇聚集形成胆结石的机会相应减少,从而减少了结石引起胆囊炎的危险性。胆囊炎患者的日常饮食应注意什么?(1)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2)慢性

2、胆囊炎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 2000ml),以稀释胆汁。每 2 3 小时进食 1 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严格控制脂肪和含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 宜多吃萝卜、 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 萝卜有利胆作用, 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 青菜含大量维生素、 纤维素; 豆类含丰富的植物蛋白。此外,还应补充一些水果、

3、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5)胆囊炎、胆石症患者一般宜进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肥肉,油炸食品,含油脂多的干果、子仁类食物及蛋黄,动物脑、肝、肾及鱼子等食品均宜严格控制。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 造成胆汁流出,从而使胆囊炎急性发作,所以均应避免。急性发作时宜予低脂、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应予禁食、胃肠减压及静脉补液。(1)胆囊炎在急性发作期,忌食油炸、煎的食物,忌食蛋类、肉汤及饮酒;进食应限于低脂肪、 低蛋白、少量易消化的 流食或半流食,随着病症的消退可逐渐加入少量脂肪及蛋

4、白食物,如瘦肉、鱼、蛋、奶和水果及鲜菜等。(2)慢性胆囊炎 患者,平日进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应进大量饮料(15002000ml),以稀释胆汁。每 23 小时进食 1 次,以刺激胆汁分泌。吃易消化的蛋白质,每天50g。勿吃动物脑、肾、蛋黄、油炸食物、辛辣品。(3)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在饮食规律方面,宜定时定量,少吃多餐,不宜过饱。在饮食结构上, 严格控制脂肪和含 胆固醇食物,如肥肉、油炸食品 、动物内脏等,因为胆结石形成与体内 胆固醇过高和代谢障碍有一定关系。 不可饮酒和进食辛辣食物,宜多吃萝卜、青菜、豆类、豆浆等副食。萝卜有利胆作用,并能帮助脂肪的消化吸收;青菜含大量维生素、纤维素;

5、豆类含丰富的 植物蛋白 。此外,还应编辑版 word补充一些水果、果汁等,以弥补炎症造成的津液和维生素的损失。(4)胆囊炎、胆石症患者 一般宜进低脂肪、低 胆固醇饮食。肥肉, 油炸食品 ,含油脂多的 干果、子仁类食物及蛋黄, 动物脑、肝、肾及鱼子等食品均宜严格控制。平时饮食亦应进易消化、少渣滓食物以避免产生气体。一切酒类、刺激性食物、浓烈的调味品均可促进胆囊收缩,使胆道括约肌不能及时松弛,造成胆汁流出,从而使胆囊炎急性发作, 所以均应避免。 急性发作时宜予低脂、 易消化半流食或流食;重者应予禁食、 胃肠减压 及静脉补液。胆囊炎好发于 中年人胆囊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发病率仅次于 急性阑

6、尾炎 。一般多发生在中年人。从医学理论上讲, 胆囊炎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但是实际上大多数为慢性,开始几次发病症状很轻,疼痛不太厉害,常被误认为胃病而不被引起注意,随后病变逐渐严重, 在某些诱因作用下, 突然表现为急性发作, 上腹部靠右边剧烈地绞痛,不敢直腰,只好用手保护腹部, 不敢碰,甚至疼得在地上打滚和喊叫。胆囊炎为何多发生在 中年人呢?这得从胆囊炎的发病原因说起。胆囊就是普通所说的苦胆,形状像梨,它是贮存和浓缩胆汁的脏器。人们在吃进食物以后,通过神经反射 ,使胆囊收缩,把胆汁通过胆道流入 十二指肠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如果身体过于肥胖,或是有代谢紊乱、神经内分泌 调节障碍、胆结石等,胆

7、汁就不容易从胆囊流出而滞留在胆囊里, 胆汁里的水分逐渐被吸收, 使胆盐浓度增高,而胆盐会刺激胆囊黏膜发炎。开始还是无菌的, 随后细菌乘机侵入, 便由无菌性胆囊炎开始转变为感染性胆囊炎。有一些 40 岁以上的中年人,由于工作环境、生活方式的变动,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神经调节 和代谢障碍, 影响胆囊的正常收缩和舒张,使胆汁的排泄不通畅, 特编辑版 word别是逐渐发胖的中年人, 由于脂肪代谢 紊乱,更容易刺激胆囊强烈收缩。如果同时有感染、消化不良 、结石形成就更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了。绝经期前的中年妇女,因为内分泌改变的关系, 常常影响胆汁的分泌和调节,所以得胆囊炎的机会要比同年龄的男子更多一些。防治胆

8、囊炎的办法主要有:1要经常做一些 体力活动 ,使全身代谢活跃起来,特别是脑力劳动和上班老是坐着不动的中年人, 更要有意识地多做体力劳动,防止过度的肥胖, 因为肥胖是胆囊炎或 胆结石的重要诱因。2要讲究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适当节制脂肪食物。因为吃带脂肪的食物以后,会反射性地使胆囊收缩,一旦收缩过于强烈便导致胆绞痛的急性发作。3秋凉 以后要注意保暖,尤其是睡觉时要盖好被,防止腹部受凉,因为肚子受凉以后会刺激 迷走神经 ,使胆囊强烈收缩。4已经证明有胆结石或者肠寄生虫病 的人,要及时治疗,避免引起胆囊发炎。5如果发作比较频繁,症状比较重,明显影响生活和工作,用利胆药等保守疗法又不见效,就应该考虑

9、用手术治疗。胆囊炎的保健一 .我国胆囊炎、 胆石症 的主要病因与 肠道寄生虫病 及肠道感染有关。 蛔虫能上窜钻入胆道, 引起胆道发炎。 蛔虫残体及蛔虫卵可成为“核心”而形成结石。 肠道感染可逆行而导致 胆道感染 、胆囊发炎。防治这两类疾病可明显降低本病的发病率。二 .情志失调,肝胆失于疏泄可导致 胆汁排泄 受阻而发病。保持情绪乐观、心胸开朗是预防本病及减少复发的重要一环。编辑版 word三 .注意饮食卫生,酌情饮用矿泉水或 磁化水 。矿泉水以含有 硫酸镁、硫酸钠、重碳酸钠 的为佳,饮用后能使胆囊收缩,促使胆汁排出。平时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应在 1500毫升以上。饮食要有节制,避免暴饮暴食。严格

10、控制脂肪和富含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脑、内脏、鱼卵、蛋黄等。饮食宜多用高 碳水化合物 、低脂、多维生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 多吃萝卜、青菜、豆类等副食,多食新鲜水果,少吃辛辣、 油炸食品 ,应戒酒,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四 .对久坐的人 应强调进行户外活动,可选择做操、跑步、散步、 太极拳、气功等锻炼。提倡腹式呼吸 ,能对胆胰肠胃起到有节律的“按摩”作用, 使肝胆疏泄流畅。医生告诉您怎样保养调理1. 胆汁是帮助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物质,胆囊炎病人的胆汁分泌不良,故脂肪吸收困难。病人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的偏 素食为主,尽力避免高脂肪饮食。2. 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不暴饮暴食,少吃油腻

11、食物 ,消除发病诱因。多进行经常性的活动,调理经络气血,以利于胆道疏通,减少急性发作。胆囊炎的饮食疗法胆道疾病与饮食有密切关系,故饮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可给予低脂肪高 碳水化合物 的流质食品,如 藕粉、米汤、果子水、蔬菜水、蜂蜜水等;少食多餐;禁用动物的脑、肝、肾及蛋黄、鱼籽等,不用油炸食物、肥肉等。忌饮酒、浓茶、咖啡及含粗纤维素多的蔬菜和水果。编辑版 word胆囊炎饮食治疗饮食治疗目的通过对饮食脂肪和胆固醇量进行控制,辅以高碳水化物。 供给足够营养, 维持机体热能需要,消除促进 胆石形成和引起疼痛的因素, 减少诱因,增加机体抵抗力。二、饮食治疗措施(一)急性期急性发作期应禁食,使胆囊得到充分

12、休息,以缓解疼痛。由静脉补充营养。但可多饮水,在饮料中注意补充钠和钾盐,可有利于治疗疾病。疼痛缓解后,根据病情循序渐进地调配饮食, 可给予清淡 流质饮食 或低脂肪低 胆固醇高 碳水化物 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豆浆等食物。病情好转后可给予低脂半流质饮食 或低脂少渣软食。慢性期1热能:供给正常或稍低于正常量热能,约 8.37MJ(2000kcal)d,肥胖者宜限制热能。2低脂肪:含脂肪多的食物可促进缩胆囊素的分泌,使胆囊收缩。胆囊炎时胆汁分泌障碍, 脂肪消化吸收也受到影响,脂肪多可能诱发胆囊疼痛。 故需严格限制脂肪摄入量,每天 20g,后可逐渐增加到 40g 以内。主要应严格限制动物性脂肪,而植

13、物油脂 有助于胆汁排泄 ,可以适量选用,但应 均匀分布 于 3 餐饮食中,避免在 1 餐中食用过多的脂肪。编辑版 word3低胆固醇:过多胆固醇大部分重新分泌于胆汁中,胆汁胆固醇浓度增高,每天摄入量以 300mg为宜,重度 高胆固醇血症 应控制在 200mg以内。禁止食用含胆固醇高 的食物,如肥肉、动物肝、肾、脑等内脏,鱼子、蟹黄、蛋黄等食物。4适量蛋白质:每天供给5070g,过多的蛋白质摄入会增加胆汁分泌,影响病变组织的恢复; 摄入过少同样不利于受损胆道组织的修复。应适量给予高生物价蛋白质,如豆制品、鱼虾类、瘦肉、蛋清等食物。5碳水化物:每天 300 350g,以达到补充热能、增加 肝糖原、保护肝细胞的目的。应供给复合碳水化物为主的食物,适当限制单糖,如砂糖、 葡萄糖的摄入;对合并高脂血症 、冠心病、肥胖者更应限制。6供给丰富维生素:维生素A 有防止胆结石作用,有助于胆管上皮生长和保持完整性,帮助病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