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7002411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某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勘察报告(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前言12 地形地貌13 地层岩性14 地质构造25 不良地质现象26 地震27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28 疏浚岩土特性评价49 结论与建议5附图、附表: 1 *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钻孔平面位置图S-1(共1幅)2 *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工程地质纵剖面图 S-2(共5幅)3 钻孔柱状剖面图共85张4 岩石试验报告附表15 土工试验报告.附表2、附表3附件: 岩芯照片(64张)共4页*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施工图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1前言1.1 扩建航道概况*港深水航道扩建工程是在*港10万吨级深水航道扩建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续建,建设规模为满足10万吨级油船的通航要求。航道全长26.753km,包括四

2、个航道段,从外海口门至*作业区依次为:南段航道长10.751 km、三墩航道长7.209km、大榄坪航道长7.946km、果鹰航道长0.847km。航道有效宽度除三墩段航道为210m外,其它航段为190m;航道设计底标高为-13.0m。1.2 任务依据、目的及要求根据我院生产经营处任务单项目归档号4.4.2-150SD安排,该项目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详勘)任务由我院岩土工程分院承担。该项目共布置85个钻孔,钻孔布置图、钻孔坐标及测量控制点由我院水运勘察设计所提供。此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及要求为:1)查明勘察场地的地层结构及分布情况、取得各疏浚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本阶段的设计、

3、施工提供合理的岩土参数。2)对勘察场地的地层进行岩土工程疏浚等级划分,评价岩土的可挖性。1.3 技术标准勘察工作按疏浚岩土分类标准(JTJ/T320-96)、港口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240-97)、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J50021-2001,2009年版)和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T0017-91)等规定执行。1.4 外业工作外业勘察工作自20010年1月3日起,至2010年1月27日止,历时25天,外业期间受大风、雾天影响共耽误11天,实际外业施工14天。主要完成勘察外业工作量见表1.4-1。 完成外业工作量表 表1.4-1项 目数 量附 注钻

4、孔85均为海上钻孔进 尺713.00m覆盖层538.35m,基岩174.65m取 样原状土样7常规试验7组扰动土样18颗分试验18组岩样12试验12组标准贯入试验137次钻孔放样、测量85个岩土试样由我院试验室进行试验并提供试验报告。2地形地貌航道地处*港海湾内,为海成地貌,海底地形起伏不平,勘察期间测得勘察区各钻孔孔口标高在-2.16-11.60m之间,均位于潮位以下。3地层岩性据钻探揭示,场地岩土层主要由第四系人工堆积层(Qml)、海相沉积层(Qm)、残积层(Qel)和侏罗系(J)基岩组成。3.1第四系覆盖层3.1.1人工堆积层填土(Qml):杂色,成分较杂,多由残积粘性土或全、强风化泥质

5、粉砂岩碎石混淤泥、砂、角砾,为航道开挖基岩时堆填。按其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两类:一类以淤泥为主,混少量砂、碎石,呈软塑状;另一类以碎石、角砾为主,混少量淤泥、砂,呈松散状态。该层揭露层厚0.308.15m,广泛分布于场地,大部分钻孔有揭示。3.1.2海相沉积层(Qm)该层为勘察场地内主要的第四系覆盖层,具有成分复杂、多相变、结构松散、上部含有机质等特点。按其沉积的先后顺序关系自上而下可分为、等4层:1) 淤泥类土:灰褐、灰、深灰色,软塑流塑状,饱和,含有机质,多数稍具腥臭味。按其性质特征分为淤泥、淤泥质粘土。淤泥多呈流塑状,饱和,部分钻孔钻具靠自重可下沉,土质较均匀,局部混粉、细砂;淤泥质粘土多呈

6、软塑状,局部可塑状,土质较均匀。该层揭露层厚1.0012.45m,广泛分布于场地,大部分钻孔有揭示。2)粘性土:黄、灰黄色,可塑状,局部混粉、细砂,或相变为粉质粘土。该层揭露层厚2.505.70m,零星分布于场地,仅少量钻孔有揭示。3)砂土:灰、灰白、灰黄、黄等杂色,饱和,松散为主,局部稍密状,成分为石英,分选性一般较差,相变较大。表层不均匀,混少量淤泥。按其颗粒大小差异可分为粉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等4种。该层揭露层厚0.207.55m,广泛分布于场地,大部分钻孔有揭示。A、细砂:灰、黄、灰黄色,性质不均匀,局部为粉砂,松散状为主,局部稍密状,局部混淤泥、粘性土。B、中砂:灰褐、灰黄、灰白色

7、,稍密状为主,局部极松或松散状,不均匀混砾石及少量粘性土。C、粗砂:黄、灰黄色,松散状,局部混少量粘性土。D、砾砂:灰褐、灰黄、黄、灰白等杂色,稍密状为主,局部松散状,混少量粘性土。4)圆砾:灰白、褐黄色,稍密状为主,局部密实状,主要成份为石英,不均匀混中细砂。3.1.3残积层(Qel):粘土,灰黄、褐黄、紫红色,硬塑状为主,局部可塑或坚硬状,土质不均匀,局部为粉质粘土。该层揭露层厚0.603.85m,零星分布于场地,仅少量钻孔有揭示。3.2侏罗系(J)基岩据钻探揭示,勘察场地内下伏基岩为侏罗系泥质粉砂岩、砂岩。根据风化程度不同,勘察区下伏基岩可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及中风化三层:1)全风化泥质粉

8、砂岩:紫红色,呈坚硬土状,手可捏碎,局部可见原岩结构,该层揭露层厚0.552.85m,零星分布于场地,仅钻孔YZK9、YZK11、YZK41、YZK42、YZK54有揭示。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岩质极软,部分手可折断或捏碎,遇水易化,岩芯多呈碎块、土柱状,该层揭露层厚0.503.30m,广泛分布于场地,大部分钻孔有揭示。3)强风化砂岩:灰色,岩质极软,岩芯呈砂状,该层层厚1.15m,仅钻孔YZK72有揭示。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紫红色,泥质粉砂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质稍软,裂隙较发育,多为泥质胶结。送水钻进进尺较慢,岩芯呈短柱、大块、碎块状,该层大部分钻孔有揭示,最大揭示厚度5.50

9、 m。5)中风化砂岩:灰黄色,砂状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岩石质稍软,送水钻进进尺较慢,岩芯呈柱状、碎块状,该层层厚2.35m,仅钻孔YZK72有揭示。4 地质构造航道均为第四系地层覆盖,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钻探资料判断,未见区域性断裂构造和构造破碎带存在,航道区域地质稳定。5 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地层主要由第四系海相沉积层(Qm)及侏罗系(J)基岩组成,沿线除分布软弱淤泥类土及松散砂层外,未见其他类型的不良地质现象。软弱淤泥类土及松散砂层地段可通过放缓边坡的措施进行处理。6 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划分,本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特征周期分区为第1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

10、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航道不属于对液化沉陷敏感的工程,可不考虑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7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7.1岩土物理力学参数本次勘察采用原位测试、室内岩土试验的方法进行,以测试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各岩土层的室内试验成果见附表15,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统计见表7.1-17.1-6。 各地层原位测试成果统计表 表7.1-1地层编号岩土名称有效样本(个)校正锤击数N (击) 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建议标准值填土53.013.06.8/淤泥51.03.01.8/淤泥质粘土53.05.03.6/粘土33.0504.0/粉质粘土25.06.05.5/细砂163.

11、028.013.88.50.6510.0中砂14.0(单个值)粗砂27.09.08.0/砾砂33.020.013.0/圆砾220.041.030.5/粘土58.040.414.4/全风化泥质粉砂岩522.028.025.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2130.055.040.57.200.1837.7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砂岩15均大于50.0击淤泥主要物理力学参数统计表 表7.1-2 统 计 值参 数有效样本数(个)最小值最大值平均值自由膨胀率%5385044含水量%561.3 77.7 68.4 天然密度g/cm351.58 1.64 1.62 比重Gs/52.64 2.70 2.68 孔隙比e/51.597 2.025 1.787 液限L%549.0 50.8 50.1 塑限P%524.2 25.5 24.8 塑性指数IP/524.5 25.9 25.3 液性指数IL/51.502 2.0821.772压缩模量ES MPa51.39 1.77 1.55 压缩系数0.10.2 MPa-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