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7001986 上传时间:2022-07-24 格式:DOC 页数:89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目 录序 言1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2一、“十一五”发展回顾2(一)主要成就2(二)基本经验9二、“十二五”发展环境13(一)国内外环境13(二)优劣势分析15第二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18一、指导思想18二、基本原则19三、主要目标20第三章推动产业升级24一、巩固提升三大支柱产业24(一)汽车产业24(二)钢铁产业26(三)机械产业27二、培育壮大两大新支柱产业28(一)化工产业28(二)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30三、改造升级四个传统优势产业32(一)食品产业32(二)建材产业32(三)造纸产业33(四)日化产业34四、大力发展三个新兴产业35(一)新能源

2、汽车和节能环保产业35(二)高端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36(三)生物和制药产业37第四章优化工业布局39一、突出一轴:工业向东发展主轴39二、完善两区:两个老工业集中区43三、打造两带:统筹城乡发展南北工业带45第五章 转变工业发展方式49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49(一)着力打造两大千亿产业集聚区49(二)大力发展特色园区50(三)不断完善园区建设50(四)加快中心城区企业搬迁改造51二、促进企业升级发展51(一)加快培育大企业集团51(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52(三)加强企业技术改造52(四)推动企业管理创新53三、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53(一)提高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53(二)建立技术创新投

3、入新机制54(三)强化“产学研”联合54(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54四、努力提高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55(一)加强节能管理55(二)推进清洁生产55(三)发展循环经济56五、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56(一)用信息技术提升传统产业56(二)加强“两化”融合示范项目建设57(三)加快信息产业发展57六、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58(一)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58(二)积极发展研发服务业58(三)创新发展金融服务业59(四)推动发展中介服务业59(五)培育发展会展服务业59(六)培育发展总部经济60第六章 加速信息化发展61一、加强信息基础建设61(一)加强信息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61(二)加快全市性信息资

4、源共享利用体系建设62(三)加强信息和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建设62二、完善政务信息化63(一)深化电子政务应用63(二)建设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门户服务体系64(三)推进高效协同的城市管理信息化64三、推进社会信息化65(一)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信息化65(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65(三)持续推进教育文化科技信息化65(四)切实推进社区服务信息化66(五)扎实推进农村信息化66第七章 完善支撑体系建设67一、加强用地保障体系建设67(一)保障工业用地67(二)提高用地集约化水平67(三)加强城市用地储备67二、加强能源保障体系建设68(一)加大电源开发68(二)完善电网建设68(三)加强用电管理

5、68(四)加快油气管网设施建设69三、加强交通保障体系建设69(一)推动铁路交通建设69(二)大力发展公路交通70(三)加快水路交通建设70(四)积极发展民航交通70(五)优化市内交通体系70四、加强工业投入保障体系建设71(一)加强对企业融资的服务与协调71(二)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扶持71(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71(四)鼓励社会民营资本投资71五、加强工业人才保障体系建设72(一)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72(二)建立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72(三)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73(四)建立一支优秀的技术工人队伍73第八章强化对策措施74一、着力推进十大工业结构调整工程74(一)

6、加强组织领导74(二)实施重点突破74(三)加大支持力度74二、加大招商引资75(一)以项目为核心统领招商策划75(二)围绕三个方面转变招商模式75(三)突出四个重点创新招商方式75三、扩大对外开放76(一)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76(二)推动产品出口转型升级76(三)实施“走出去”战略77四、加强政策支持77(一)争取国家、自治区政策支持77(二)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77(三)制定完善政策78五、营造良好环境78(一)深化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78(二)规范行政执法行为78(三)创造和维护诚实守信市场79六、加强规划实施79(一)加强组织协调79(二)健全规划管理79(三)完善责任机制806序 言

7、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依据国家“十二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纲要、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柳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等编制。本规划在总结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立足实际、面向未来,按照前瞻性、指导性、宏观性和战略性的原则,围绕建设“工业名城”战略目标,着力调结构、转方式、优布局,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带动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走有柳州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本规划旨在阐述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明确

8、发展目标,规范和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和方向,是未来五年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发展回顾和发展环境一、“十一五”发展回顾“十一五”期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发展环境,柳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全面超额完成“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工业园区加快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新成就。(一)主要成就1、工业总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期间,柳州工业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200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09年工业总产值再上2000亿元台阶,实现三年工业经济总量翻

9、一番。201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653.8亿元,比2005年增长2.14倍,年均增长25.7%(见图1),工业总量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22.8%,一直位居广西各城市之首。2010年工业增加值完成776.8亿元,比2005年增长2.21倍,年均增长26.3%。“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分别快于GDP和财政收入5.6个百分点和5.3个百分点(见表1)。图1 “十一五”期间柳州市工业总产值表1 “十一五”期主要工业经济指标情况表 单位:亿元2010年2005年比增(%)年均增速(%)工业总产值2653.8846.5213.525.7产值占全区比例(%)22.8211.8工业增加值776.

10、8241.8221.226.3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例(%)59.147.211.92、产业格局不断优化经过“十一五”发展,柳州工业基本形成“354”产业格局,即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优势产业;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及制药四个新兴产业(见图2)。支柱产业优势明显。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全市的72.4%。汽车产业,2009年柳州成为继北京、上海之后国内第三个年产突破100万辆的城市,2010年各类汽车产量达到145.2万辆,比2005年增长2.7倍。汽车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达到1027亿元,是我市首个、全

11、区第二个千亿元产业。冶金产业,2010年钢和钢材产量双双突破1000万吨,柳州跻身中国千万吨钢铁城市,其中钢材产量达到1028万吨,比2005年增长1.5倍。机械产业,2010年工程机械产量达到5.4万台,比2005年增长2倍。轮式装载机和预应力锚具系列产品销量保持国际第一。 优势产业持续提升。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五大传统产业产值占全市的7.2%。化工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柳化完成六大生产基地布局,成为亚洲最大的保险粉和国内最大的双氧水生产企业。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及环保、生物及制药等新兴产业处于成长阶段,四个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的2.1%。图2 “

12、十一五”末柳州市重点产业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3、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十一五”期间,柳州大力实施“强优工业企业成长计划”和“中小工业企业成长计划”,企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10年,柳州市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达到5家,比2005年新增3家企业,其中:超400亿元企业2家(见表2)。超亿元中小企业260家,比2005年增加199家。按2010年以前500万元统计标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984家(其中:超2000万以上企业678家),比2005年增加462家。表2 “十一五”期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情况表单位:亿元企业名称2010年销售收入2005年销售收入比2005年增长(%)平均增速(%)上汽通用五菱

13、420100.6317.533柳钢集团472.3150.921326柳工集团169.947.825529东风柳汽138.536.727730五菱集团11938.5209254、工业投资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柳州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961.3亿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790.5亿元。工业技术改造投资是“十五”期(145.8亿元)和“九五”期(46.3亿元)总和的4.1倍。工业投资规模2007年跨越百亿元台阶后,2009年、2010年工业投资连续跨越300亿元和400亿元台阶。5、技术创新能力增强“十一五”期间,柳州市有78家企业获得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柳工、欧维姆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两面

14、针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柳州市第五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柳州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全市工业企业获专利授权2147项。目前,全市共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个,自治区认定技术中心27个,博士后工作站8个。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汽车成功下线、柳汽轿车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五菱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6、园区经济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773.7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2005年的7%上升到32.4%,提高了25.4个百分点(见图3)。企业搬迁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截至2010年,已批复实施搬迁改造企业25户,新征建设用地2897亩,固定资产投资43.23亿元。柳州市现有国家级工业园区1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个,自治区A类工业园区5个,比2005年增加了1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5个自治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