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井降水施工方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7000192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14.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井降水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井降水施工方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井降水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4一、工程概况4二、施工要求4三、技术保证条件5四、施工平面布置6第二章编制依据6第三章施工方案7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7一、技术参数7二、工艺流程7三、施工方法8四、检查验收11第五章施工平安保证措施11一、组织保障12二、技术措施14三、监测监控18四、应急预案18第六章劳动力方案20一、专职平安生产管理人员20二、所需劳动力安排20第七章计算书21-可修编-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针对该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的特点及要求进展编写】工程根本情况工程名称潍坊裕源大厦工程地点潍坊市滨海经济开发区中央商务区政通街以北,观海路以西建筑面积(m2)35892.6

2、3建筑高度(m)79.60基坑?索度(m)7.2主体构造框架剪力墙土质沿海冲填淤泥质土/粉砂降水设计参数见第四章2、各责任主体名称建立单位潍坊海化裕源房地产开发设计单位同圆设计集团施工单位莱州建立集团监理单位同圆设计集团、施工要求1、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平安,以及施工质量可靠。2、降水施工进度应符合施工要求。3、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展技术交底,严禁盲目施工。三、技术保证条件1、平安网络项目经理安亲技术负责人1.监瞥施工全过:捏的安全生产,到三逢黄三2配含有关邰门排除施工不安全因素.3 .项目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1.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使用。1制定项可支全技术措施和分项工程支套施工方案二 技术负责

3、人-2督促安全揩施落实;3 .解决施工过程中的不安全技术问翘.生产堀度鱼煮人1 .在安全前程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2 .组织施工宾全技术措施的实施,机械管理负责人L保证项目使用的&类机械安全运行;2.瞌督机械操作持证作业“消防管理负责人L保质防火设备设施齐全有效;2消除火灾隐患i4负责现场消防衙里工作“劳务管理员贵人L快狂近场施工人员安全挂卡素质工 】控制加班加点,保证劳逸结合, 鼻根供必须芳保用品,确保安全.其他有美部门1财务部门保证安全措施项目的经费2卫生、行政部门保证工人生活基本条件,硝保工人身 心健康“2、降水井的施工布置需严格执行该?专项施工方案?四、施工平面布置围挡地下车库外边线模

4、板加工6r:17土勿QTZ40臂长47m郢艮位生酒叵板房2=5m-I每排人间64人莞力拟建主楼三车泵:4F拟建附楼材料堆放砂浆 搅拌 站道路(3.5米宽)QTZ63 臂长 52m基坑边坡线(放坡按1评计)材料堆放处汽车泵侔泵 侔吊i层施工_L36第二章编制依据1、?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JGJ/T111-983、?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编著4、?基坑降水手册?天强编著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JGJ46-20056、?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20117、危险性较大的分局部项工程平安管理方法建质200987号文8、本工程施

5、工图纸9、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岩土勘查报告第三章施工方案1、材料方案序号工程型号备注1无砂滤水管2150PVCW连接成排水管网3砂料或碎石滤料2、设备方案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钻机设备回转/冲击钻机台12高压水泵100TSW-7台13离心水泵QJD-60台24污水泵套15泥浆泵台16电焊机BX3-500台2第四章施工工艺技术一、技术参数管井类型选择疏干井过滤器半径(m)0.1管井半径Yw(m)0.2过滤器进水局部长度l(m)2基坑开挖类型放坡开挖基坑边界条件潜水层完整井基坑开挖深度D(m)5基坑抗压土层厚度Hs(m)3含水层厚度H(m)11地下静水位埋深dw(m)2基坑中心处水

6、位与基坑设计开挖面的距离S(m)0.5二、工艺流程井点放线定位一钻孔一井管安装一填管壁缝隙料一洗井一安装抽水设备一抽水试验一铺设排水总管及沉砂池一联网抽水。三、施工方法管井降水1、施工前准备(1)调查地下管网情况,并进展醒目标识;调查施工场地上方高压线,对机具施工影响;(2)调查排水及排污情况;(3)调查周边建筑物情况,降水对其影响作用大小。(4)场地具备“三通一平条件,即路通、水通、电通及场地平整;(5)机具设备进场(6)材料进场,并进展检验验收;2、技术准备(1) 首先进展图纸会审,一般应着重分析,地基处理设计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否相符、桩位布置图与构造根底平面图是否对应;根底的标高以及施

7、工工艺设计是否符合实际等。(2) 收集详细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上部构造及根底设计资料等;(3) 结合工程情况,了解当地地基处理经历及施工条件,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尚应了解其他地区相似场地同类工程的地基处理经历和使用情况等;(4) 调查邻近建筑、地下工程和有关管线等情况,并做好醒目标识;(5) 了解建筑场地的环境情况;(6) 其次是备齐相关规程、规、标准、法规等,配备测量、检测、试验用仪器和工具等。(7) 最后还应做好高程点的引测与定位,做好坐标点、水准点的引入。(8) 设备进场前详细进展现场勘察,了解场地情况及周边环境优劣,以利施工。(9) 了解水源,电力位置及最大可用量,并将施工总用电量通

8、知现场电工,配合其合理安排,现场临时用电的管线架设,落实按插电箱,以利平安用电。(10) 开挖沟槽,根据井点平面布置图所示,具体位置开挖1.5米左右沟槽,深度以见原土质为准。3、施工方法(1)井点放线定位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测量控制点,测量放线确定井点位置,对井点进展开挖,挖一个小土坑,深大约500mm,以便于开孔时集水、埋管时灌砂,并用水沟将小坑与集水坑连接,以便排泄多余水。(2)钻孔钻孔施工易缩钻孔的松软地层,钻探施工采用稀泥浆钻进;对于不易产生塌缩孔的地段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成孔。钻孔至设计深度到达设计孔深后,冲洗钻孔,稀释泥浆。在施工过程中假设发现地层泥浆不能满足护壁要求时,那么须进展护壁

9、性能好的红粘土或进展人工造浆。井径不小于800mm,井孔应保持圆正垂直,孔深与设计井深误差小于300mm。(3)吊放井管降水井井管采用无砂混凝土管,在混凝土预制托底上入置井管,在底部中间设导中器,四周栓8号铁丝,缓缓下放,当管口与井口相差200mm时,接上节并管,接头处用玻璃丝布粘贴,以免挤入混砂淤塞井管,竖向用24条30mm宽竹条固定井管。为防止上下节错位,在下管前将井管依方向立直。吊放井管要垂直,并保持在井孔中心,为防雨水泥砂或异物流入井中,井管高出地面200mm,井口加盖。(4)填料井孔成型后,以防砂石或其他杂物进入孔壁周围填灌砂砾石滤层。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滤料沿井孔四周均匀填入,

10、宜保持连续,将泥浆挤出井孔。填滤料时,应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不得用装载机直接填料,应用铁锹下料,以防不均匀或冲击井壁。(5)洗井成井后,用污水泵反复进展恢复性抽洗,洗至水清砂净为止。(6)装抽水设备安装水泵及排水管,排水管就近接入排水渠或下水道。每一口井采用尼龙绳放置一台潜水泵,铺设电缆和电闸箱,安装漏电保护系统。(7)水试验试抽及检查抽水设备及发电机具,井点安装完成后,进展试抽,当抽水设备运行正常后,抽水管路无漏水情况等,即可进入正常抽水施工。(8)水管网做为排水主管路采用150PVCT,每58m设托台,排水管居中放置。排水管网进入市政管线接口处

11、设置沉淀池,沉淀池可采用铁桶,假设采用砌砖池,须做防水处理。(9)抽降联网抽降后应视水位变化情况,有效的合理的启动水泵。(10)水位观测抽水前应进展静止水位的观测,抽水初期每天早晚7点观测2次,水位稳定后应每天观测1次。四、检查验收(1)施工前应有降水设计。当在基坑外降水时,应有降水围的估算,对重要建筑物公共设施在降水过程中应监测。(2)降水系统运转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位。(3)降水施工的质量检验标准见下表。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GB50202-2002表7.8.6序号检查工程允许值或允许偏差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012目测:坑不积水沟排水畅通2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

12、井管点间距与设计相比%150用钢尺量4井管点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mm攵00水准仪5过滤砂砾料填灌与设计相比mm5检杳回填料用量(4)成品保护1)管井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豆石滤料,以防塌孔。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堵孔;2)降水井管埋设后,管口要用木塞堵住,以防异物掉入管堵塞;3)井点使用应保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防止泥渣沉淀淤管;第五章施工平安保证措施项目经理安金管理作业安全监酱管理一:m不定期检查日常检查合格合格安全按木交底安全措施实施作业后作业中、组织保障1、平安保证体系安全捶木措施安全指标计划作业前其他问题清扫工作机具设备整理材料物魂整理煌章现象立章指挥违纪现赛其他问题事故透犯*作规程不懂不会操作基他恃殊问题主要安全措牖(IA防护用品IM戴机具设备作业环境岗位责任制替H种安全技术操作现程三点活动周六安全会班前食2、环境保护体系环境监督市环卫部门监督上级部门项目部例行检查自我控制、落实措施救育仄I彻行法规指且P、教育制定制度、监督作业班管理层次管理手段环保管理环保教育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环保法规学习二、技术措施1、施工材料及施工要求(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