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7000186 上传时间:2023-12-03 格式:DOC 页数:87 大小:6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85页)(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 审 稿都江堰市人民政府二O一O年九月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目 录第一章 规划总则1一、指导思想1二、规划原则2三、规划依据2四、规划范围3五、规划期限4第二章 规划背景5一、县域概况5(一)自然资源5(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6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7(一)农用地7(二)建设用地8(三)其他用地8三、土地利用的主要问题8(一)未利用土地面积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8(二)土地整理实施力度不够8(三)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低,人地矛盾日益突出9(四)土地利用效益提高不明显9第三章 规划目标及主要控制指标9一、土地利用战略9(一)都江堰

2、市发展定位9(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10(三)土地利用战略10二、规划调控指标10(一)上级下达的主要控制指标10(二)规划目标落实情况11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13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3(一)农用地结构调整13(二)建设用地结构调整14(三)其他土地结构调整15二、土地利用空间布局调整15(一)土地利用总体布局15(二)稳定农用地布局16(三)优化建设用地布局18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19一、落实耕地保护责任19二、严格控制耕地减少20三、加大补充耕地力度20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20五、合理布局基本农田21六、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建立基本农田保护长效机制21第六章 建设用地

3、调控22一、强化城镇建设用地管理22二、加强中心城区用地控制23三、推进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节约利用24四、加强工业集中发展区用地管理24五、重点项目用地安排25(一)能源用地25(二)交通用地25(三)水利用地25(四)环保用地26(五)旅游用地26(六)其他用地26六、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26(一)允许建设区27(二)有条件建设区27(三)限制建设区28(四)禁止建设区28第七章 土地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30一、综合建设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30二、重点保护“山、水、田、林”生态本底30(一)耕地31(二)园地31(三)林地31三、维护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安全32四、不断完善生态基础设

4、施体系32五、分类管制土地利用空间33第八章 土地综合整治34一、土地综合整治潜力分析34(一)农用地整理34(二)建设用地用地整理34二、重点整治区域划分35(一)重点整治区35(二)限制整治区35三、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36第九章 土地用途分区管制38一、基本农田保护区38二、一般农地区39三、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39四、独立工矿用地区40五、风景旅游用地区40六、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41七、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区42八、林业用地区42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43一、乡镇土地利用控制指标43(一)耕地保有量43(二)建设用地总规模43(三)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44(四)农村新型社区用地44(五)

5、新增建设占用耕地45(六)土地整治补充耕地46二、乡镇土地利用管制要求46(一)严格落实本规划分解的指标46(二)严格落实本规划空间布局47(三)做好与相关规划的协调、衔接47第十一章 近期规划48一、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48二、建设用地控制目标48三、土地综合整治安排48第十二章 灾后恢复重建规划49一、有效衔接灾后重建实施规划49二、规划指标衔接49三、灾后重建城镇建设用地49四、灾毁土地复垦整理50五、灾后重建农村集中居住区用地安排51第十三章 环境影响分析53一、环境影响分析53二、保护和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措施55(一)划定土地用途区55(二)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55(三)进行河

6、道综合整治56(四)加强大气环境保护56(五)加强声环境保护56(六)加强生态保护57第十四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58一、加强规划宣传、推进民主决策58二、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实施保障体系58(一)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整体控制58(二)强化土地利用计划调控59(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59三、完善规划实施的激励机制59(一)探索建立基本农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59(二)制定有利于盘活各类存量建设用地的激励机制60四、加强规划实施执法监督60五、加快推进规划信息系统建设61附 则62附 表63表一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构成表(2005年)64表二 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

7、6-2020年)主要调控指标表65表三 都江堰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66表四 都江堰市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67表五 都江堰市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68表六 都江堰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70表七 都江堰市各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73表八 都江堰市各乡镇基本农田调整分析表74表九 都江堰市各乡镇基本农田目标落实情况表75IV第一章 规划总则都江堰市位于成都市西北部,在成都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处于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都江堰市还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自1997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既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持续、高速发展又有效的保护了耕地。随着改革开放和

8、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区域发展的宏观形势已产生了根本变化。“跨越式”的发展思路以及成都市“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为科学、有效、充分地利用区域内的各类土地资源,为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协调和合理安排各区域、各业、各类用地,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编制都江堰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

9、地”的基本国策,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按照保障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大力提倡生态文明,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平原山区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以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建设龙门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为载体,切实转变用地观念,优化用地配置,完善用地机制,加强用地调控,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都江堰市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规划原则我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尊重科学,勇于探索,立足自我,大胆实践,规划编制遵循以下六条原则:(一)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二)集约节约用地,优化布局;(三)以人

10、为本,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四)区域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可持续发展;(六)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提高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能力。三、规划依据(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三中全会决议。(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6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和保护的法律、法规;(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

11、003】222号);(五)关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采用基数有关事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139号);(六)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与各类用地布局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10号);(七)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八)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九)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成府发【2003】50号);(十)成都市工业发展布局规划纲要(20032020年)(成委发【2004】11号);(十一)成都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3

12、2020);(十二)成都21世纪议程成都可持续发展白皮书; (十三)都江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计划和2015年远景目标规划(2005年)(十四)都江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及交通、水利、旅游等专项规划。四、规划范围本轮规划范围为都江堰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蒲阳镇、胥家镇、向峨乡、幸福镇、崇义镇、聚源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安龙镇、中兴镇、翠月湖镇、玉堂镇、青城山镇、大观镇、紫坪铺镇、虹口乡、龙池镇、灌口镇镇、滨江街道办,土地总面积120843.8公顷。五、规划期限本轮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13、。第二章 规划背景一、县域概况(一)自然资源1、地形地貌都江堰市地质构造复杂,地貌类型多样。全市整个地势西北较高,东南较低。海拔592米4582米,最大相对高差3990米。龙门山脉中南段褶皱地带贯穿市境西部和北部,西北向东南依次分为高山、中低山、丘陵和平原,境内地貌特征大致概括为“五山二丘三分坝”。山区占54.3%,丘陵占11.5%,平坝占34.2%。2、气候资源都江堰市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地处成都平原与西北高原的过度带。气候总体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日照较少。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22.2毫米,冬季占20%,5月10月占80%,降雨最多

14、的是八月。年雨日数多年平均为200天,雨量多且不易蒸发,山上常为云雾笼罩,降雨量较多。3、水资源都江堰市属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丰水区,水资源十分丰富。都江堰市水资源的组成包括地表水的过境水、当地径流和地下水,总量为165亿立方米。主要集中在岷江干流和13条山地溪流,其中都江堰渠首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156亿立方米,山地溪流9.1亿立方米。4、矿产、能源资源都江堰市矿藏资源丰富,是成都市的资源富集区之一。有煤、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磁铁矿、赤铁矿、菱铁矿、硫铁矿、磷铁矿等20多种矿藏。其中,石灰石、沙石、大理石、花岗岩、砖瓦、水泥粘土等建材资源储量大,开发价值高,是成都市建筑材料基地建设的资源保障。全市水能蕴藏量58.19万千瓦(包括岷江正流21.4万千瓦),可开发量22.77万千瓦,是成都市重要的能源基地之一。5、动、植物资源都江堰市森林资源丰富,动植物种类繁多,具有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植物76种。主要树种有银杏、楠木、黄心树、红豆树、高山杜鹃、珙桐、青城幽蓝等,名贵中药有川芎、天麻、黄柏、杜仲、厚朴等,还有青城梅、天师粟、青城灵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