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类文本阅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989153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13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论述类文本阅读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述类文本阅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述类文本阅读(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青春心态:“五四”文学审美心理素描 这个概括来源于徐志摩,默境中他写道:但见玫瑰丛中,青春的舞蹈与欢容,只闻歌颂青春的谐乐与欢踪。轻捷的步履,你永向前领;欢乐的光明,你永向前引,我是个崇拜青春、欢乐与光明的灵魂。 这里青春、欢乐、光明是三位一体的,“五四”作家的宗教就是青春与欢乐、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五四”作家不是将欢乐当成是一种消费和闲暇来对待的,“五四”作家不是简单地将光明当作外在于个人的目标来认识的,他们是将欢乐、光明融合在个体的人的生命形态“青春”之中,“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正因如此,“五四”文学开辟出一条以欢乐

2、、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审美战线以反对封建文学的自虐、黑暗、老年心态。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是以青年为突破口来建设“五四”青春型文化的。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第一卷名(青年杂志,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在其发刊词敬告青年中竭力赞美青年。新青年杂志将“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作为自己的天职;1916年李大钊在新青年2卷1号上发表青春一文,认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乏历史,而中国以后之历史应成为“青春之历史,活青年之历史”。“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标志着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的终结和中国现代青春型文化的诞生。由此“五四”文学运动在这一背景中是与整个“

3、五四”文化运动的青春型转向相应和的。 “五四”新文学作家主体是青年,从新文学的创作主体这一角度来说,将“五四”文学说成是青年的文学是完全不过分的。以1918年时“五四”作家的年龄为例,陈独秀、鲁迅两人算是比较大一些,其余李大钊29岁,周作人33岁,钱玄同31岁,刘半农28岁,沈伊默35岁,胡适27岁,都是很年轻的,至于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庐隐、石评梅、冰心、丁玲等冲上“五四”文坛时许多人只20出头。他们的出现给现代文坛带来一股青春风,一扫中国文坛的暮年气。以哪些作家为主体往往会决定一种文学的性质,中国古代文学以士大夫为主体,他们写作常常是从载道或消闲的角度出发。“五四”文学

4、则是情感的自燃,青春的激情和幻想,青春的骚动和焦虑,青春的忧郁和苦闷,青春的直露和率真“五四”文学是青春性的文学,“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 “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空穴来风。梁启超的“新文体”可算是它的精神先兆,梁氏文章“雷鸣怒吼、恣肆淋漓、叱咤风云、震骇心魄”,一扫四平八稳,老态龙钟之气。 1900年他在少年中国说中表现了希望变老大中国为少年中国的憧憬,前文所及李大钊青春一文与上文有着气脉上的承续关系,郭沫若也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的心目中就像一位葱俊的有进取气象的姑娘,是“年轻的祖国”,“五四”作家的青春气息是如此地富有感染力量,主体的气息投掷于对象的身上,

5、使得对象也变成青春勃发的了。祖国在更生,是年轻的祖国;时代在变化,是年轻的时代。这种整体的青春气息在“五四”时代的文学杂志的名称上也可以明确地看出,新青年、新潮流、少年中国、 猛进、创造、狂飙等等都是一种青春风格的命名。“五四”文学审美心理上的青春气息几乎是不证自明的。“五四”作家的忧郁是青春的忧郁,“五四”作家的幻想是青春的幻想,他们对于青春的迷恋已经到了走极端的程度,钱玄同甚至说过不可理喻的话“人过四十该枪毙”。 (摘编自葛红兵正午的诗学)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五四”作家的宗教是青春、欢乐与光明三位一体的“青春教”,由于他们将欢乐与光明融合在个体的生命

6、形态之中,所以“五四”作家的青春教又是光明教和欢乐教。 B“五四”文学运动的转向是指以自虐、黑暗、老年心态为特征的封建文学向以欢乐、光明、青春心态为宗旨的“五四”青春型文学的转向。 C.“五四”新文化运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场青年文化运动,它终结了中国传统的长老型文化,催生了中国现代的青春型文化,是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化运动。 D.“五四”文学的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具有历史和时代生活基础的,梁启超、李大钊和郭沫若等为青春型审美心理特征的形成做出了贡献。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引用徐志摩默境中的诗句,为论述“五四”文学的鲜明特征奠定了昂扬、欢

7、乐的基调。 B.文章第二段中的“宗教”其实是指“五四”作家的追求和向往,这里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式。 C文章第三段先以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为例,然后以李大钊的文章为例,集中论述了青年一代在“五四”时期的重要作用。 D文章四、五两段的论证思路是相同的,一开始就提出论点,然后列举事实加以佐证,很有逻辑力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开篇引述徐志摩的诗句,主要目的是为了引出青春、欢乐与光明这个话题,为论述“五四”文学的审美是一种青春心态的审美这一主旨服务。 B一个时代的作家主体特性往往决定一个时代的文学性质,中国封建时代的作家群以士大夫为主体,体现出一种老年心态,因此李大钊认

8、为中国以前之历史为白首之历史。 C“五四”新文学运动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平等并列的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从封建文化向新文化转变的背景中,前者与后者是相应和的。D“五四”新文学的创作主体是青年,“五四”文学是青年的文学,那么,“五四”新文学的读者群自然是青年,他们的青春气息使祖国成为年轻的祖国。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经研究领域存在一些长期未能解决的学术悬案,这些公案直接关涉诗经学的根基,但传世文献本身已无力 解决,若想有所推进,唯有把眼光转向出土文献。“孔子删诗说”首见于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称“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为“三百 五篇”。但是到了唐代,孔颖达编纂诗经正义时

9、,开始对该学说提出质疑,其核心理由是“书传所引之诗,见在 者多,亡逸者少,则孔子所录,不容十分去九”。此后,不承认孔子删诗活动者代不乏人,并陆续增加了诸如“诗三百”之名由来已久、孔子八岁时吴公子季札所观周乐演奏顺序已与今本诗经篇序相近、布衣孔子不得代表官方删诗、孔子本人仅自称“乐正”而未曾言过“删诗”、孔子若删诗则不可能留存“淫诗”等新的理由。肯定“删诗说” 者则又对新的否定理由逐一驳难。但遗憾的是,对孔颖达的核心理由,始终无力颠覆,因为国语左传称引赋 诵诗篇确实多见于今本诗经而少“逸诗”。有学者又变换思路,以刘向校理管子荀子等十去其九之例, 类推孔子编订诗经十去其九的可能性,以回护“删诗说”

10、,可惜也仅是间接推测而非实证。2012 年清华简第三册周公之琴舞公布,为肯定“孔子删诗说”提供了经典实证。该组诗以周公还政、成王 嗣位为内容,存诗两组,周公儆毖成王一组仅余前半首 4 句,成王自儆诗存完诗 9 首,每首 8 句。这 9 首半诗确为诗经“逸诗”无疑,因为第 1 首就是今本诗经周颂中的敬之篇,而从第 1 首到第 9 首诗连续用音乐依 次标识“元纳启曰”至“九启曰”,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然第 1 首是诗经作品,后 8 首也必然是删除之前的诗 经作品。由两组诗前小序明言各为 9 章乐曲可知,该组竹简一次性贡献了 8 首“逸诗”文本和 9 首“逸诗”数目, 可谓“逸诗”大宗,只是周公的 9

11、 首作品仅保存前半首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周公之琴舞组诗为“十分去九”删 诗幅度和颠覆孔颖达否定“删诗说”的理由提供了经典范本。组诗 9 首被删除了 8 首,今本诗经仅留 1 首,九去 其八不就是“十分去九”吗?九去其八的文本还启示我们重新认识司马迁“去其重”的双重含义,即不仅是删除不同版本的重复篇目,还是同 时删除同一版本中的相近篇目。两个层次的“去其重”,孔子将“三千余篇”删定为“三百五篇”就在情理之中了。周公之琴舞组诗中的小序还说明,今本毛诗各首作品前的小序可能战国时代已有,汉代人只不过是根据时代 需要作了增补完善而已。(摘编自徐正英诗经学公案再认识)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

12、确的一项是A. 孔颖达撰写诗经正义,质疑司马迁的孔子“删诗说”,从此不承认孔子删诗者陆续增加。B. 古代的学者由于思路问题,始终无力颠覆孔颖达否定“删诗说”的核心理由。C. 孔子将“三千余篇”删定为“三百五篇”在情理之中,可由“去其重”的含义看出。D. 周公之琴舞小序暗示,毛本诗前小序古已有之,汉代人可能只是增补而已。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就诗经学存在的一些悬案,先提出方法论,并没有直接显示观点。B. 成王自儆诗的第一首现存今本诗经,说明后 8 首也是诗经原来的作品。C. 竹简周公之琴舞提供了将近20首逸诗,为再认识“删诗说”提供了新材料。D. 周公儆毖成王诗

13、一共 9 首,只剩4句,致使其验证功能丧失,这是很可惜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回护“删诗说”的人对孔颖达之后新增理由的反驳,实际上都是间接推测。B. 对于孔子“删诗说”,文章列举了正反面两方面的观点,并加入大量点评。C. 文章以大量篇幅阐述清华竹简周公之琴舞,彰显了出土文献的非凡价值。D. 文章通过对两组逸诗数据的分析,有力地证实孔子“删诗说”的正确性。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探讨环境美学涉及两个重要问题:环境是什么?审美是什么? 环境必然与人相关,是人的环境。强调环境的属人性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它将环境科学与自然科学区分开来,因为自然科学研究更关注自然本

14、身。其次,它将环境与资源区分开来。环境于人的功能主要是生活,而资源于人的意义主要是生产。环境与资源都有价值,然而是不同的价值。它们都是人所需要的,二者在不矛盾的情况下相安无事,而在发生矛盾的情况下就需要权衡轻重。环境的意义在于它是人的生存之本、安居之地,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环境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自然维度,主要考察自然具不具有宜人性。只有宜人的自然才是人的环境。在自然维度中,最为重要的是生态。生态是否良好关系人的生存、生活和发展。在人看来,有利于人的生存、生活、发展的生态就是良好的生态,反之就是不好的生态。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协助生态在朝着有利于自身方向发展的同时也适合人的生存与发展,实现人与

15、自然生态双赢。这样造就的环境就是生态文明环境。看环境的另一个维度是文明维度。文明是人类的创造,它体现在诸多方面,其中就有与环境相关的创造。人于环境的创造性活动,最重要的是上面说到的有利于人与生态共生的活动。此外,还有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活动,这些活动质量的高低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环境的质量。 审美是什么?美学家们对此有不同看法,但有一点是大家都赞同的,那就是愉快。我们可以将具有审美性质的愉快概括成“乐”。人有三种生存方式:谋生、荣生和乐生。谋生,为自然人生;荣生,为社会人生;乐生,则为审美人生。乐生,有物质性的乐,也有精神性的乐。对于审美来说,精神性的乐更为重要。精神性的乐有高低之别,审美无疑是品位高尚的精神性的乐。乐生,体现在环境审美中,则为“乐居”。“居”当然首先是住下来,但不局限于此,广义的居是生活。环境美学,顾名思义就是环境的审美。环境审美的本质即为“乐居”。人在环境中生活,感受到环境给予的种种或物质或精神的愉快,就是“乐居”。 那么,何为环境美学?简要地说,它是研究人在环境中乐居的学科。环境美学属于偏重于人文方向的研究。从人文方向研究环境,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