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987844 上传时间:2024-01-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方案按照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的通知(黑教高2010150号)精神,学校制定了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要求,切实做好迎接2015全省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评估验收工作,对照建设方案,全面深化学校综合改革,本着“坚持定位、着眼长远,总结经验、挖掘亮点,补齐短板,办出特色”的评估验收工作思路,在三年建设实践基础上,从学校实际出发,特制定本评估验收方案。一、目的与意义1.督促各单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国家规定的本科质量标准与要求办学,进

2、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努力提高对高教强省建设的贡献度。2.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要,完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强专业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对学校办学的满意度。3.不断强化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求支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着力提升学科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错位发展,办出特色,增强学校的竞争力。二、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本科内涵建设,强化面向地方基

3、础教育和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增强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注重特色发展,切实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高水平有特色地方本科高校。(二)总体要求坚持主体性、目标性、多样性、发展性和实证性五项基本原则,实行目标导向、问题引导、事实判断的评估方法。主体性原则注重以各单位自我评估、自我检验、自我改进为主,体现各学院(部)在人才培养质量中的主体地位;目标性原则注重以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关注学校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目标与建设任务的具体实现;多样性原则注重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和自身特色,关注改革试验区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成效;发展性

4、原则注重学院(部)内部质量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及其长效机制的建立,关注内涵的提升和质量的持续提高;实证性原则注重依据事实做出审核判断,以数据为依据,以事实来证明。目标导向就是围绕建设方案所列出的建设目标、建设任务、建设内容,开展针对性的验收;问题引导就是为专家组考察而设计的若干引导性问题,要求各单位对建设中的目标性问题、过程性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解决问题方法;事实判断就是实事求是展现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定性为主。 本次评估验收主要考察的是,各单位在2011年3月至2014年7月期间的相关建设工作。 三、评估对象 评估验收对象为哈尔滨学院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方案所涉及的各学院

5、(部)、职能部门和建设项目工作组。 四、范围与重点 评估验收范围主要包括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发展、校园文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条件完善、质量保障以及自选特色等方面,涵盖学校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教师及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投入,教学经费、教学设施及专业和课程资源建设情况,教学改革及各教学环节的落实情况,招生就业情况、学生学习效果及学风建设情况,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及运行情况等。评估验收重点是考察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教师和教学资源条件的保障度,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的有效度,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五、组织与管理 由评估督导处、教务处统筹协调

6、评估验收工作,制定评估验收总体方案及计划,指导监督评估验收工作。各学院(部)、职能部门负责组织本单位的自评工作,可结合实际情况,在学校评估验收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细化。具体方案报评估督导处备案后实施。六、评估实施步骤 (一)评估验收程序:包括单位自评,专家组考察,评估验收结论公布等。各单位自评是整个评估工作的基础,专家现场考察是在自评的基础上开展,以自评为主。 1.单位自评。参评单位根据本办法和评估验收内容,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开展自我评估,按要求形成自评报告(教学单位或专项建设组1万字以上,职能部门5千字),其中涉及未完成的任务与原因、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分析、整改措施与建议等方面的内容不少于3

7、0%。自评报告要实事求是,简明扼要,全面透彻,重点突出,用事实数据说话,切忌泛用描述、阐释性语言文字。根据观测要点整理的三年相应原始资料备查,应保证资料与数据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实时性。2.专家组考察。专家组由熟悉本科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教授、校外教育机构评估专家等7-11人(含秘书)组成,分为两组(第一组负责对教学单位进行评估验收,第二组负责对职能部门及专项组进行评估验收),校领导作为视导员参与整个评估验收过程。在审核各单位及项目组的自评报告基础上,通过查阅材料、个别访谈、集体访谈、考察、观摩等形式,对建设工作做出公正客观评价,形成写实性评估验收报告。评估验收报告是在全面深入考察和准确把握所有

8、审核内容的基础上,对各审核项目及其要素的审核情况进行描述,并围绕审核重点做出判断和评价,同时明确值得肯定、需要改进和必须整改的方面。专家组最终形成合格与不合格两个等级结论,供下一步整改参考。3.评估验收结论公布。本次评估验收主要是检验各单位完成情况和存在的差距,提出整改建议或举措,从而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职责,使学校顺利完成省教育厅的验收工作,为迎接2017年教育部审核评估打下坚实基础。对于不能如期完成整改工作的单位,学校将予以通报,并采取相应措施敦促其尽快完成整改工作,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14年10月8日-11月28日,各单位自我评估,形成自评报告,并公示

9、。 第二阶段,2014年11月29日-12月20日,专家组考察评估,形成评估验收报告。第三阶段,2014年12月21日-2015年4月30日,各单位制定整改方案,完成整改任务。七、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组 长:孙列兵、胡永昌副组长:王利民、樊 千(常务)、解 海、王 骞成 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于永红、王 峰、王同兴、王志伟、王效红、王继伟、孔令伟、丛 军、田 玫、田 野、吕广仁、刘鸿达、孙红镱、孙志国、毕伟林、吴卫东、宋国利、张旭东、张虹、张智钧、李大威、李志敏、李晓光、李惠男、陈 威、杨志辉、杨贵斌、范 鹰、贾宗福、盖功琪、崔瑞海、龚 宏、黄丽丽、葛宝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王利民、樊

10、 千(兼)成员:王继伟、于永红、田 野、崔瑞海、丛 军、刘振清、宋国利、宁 凯八、纪律与监督评估验收工作实行信息公开制度,各单位的自评报告和专家组评估验收报告予以公开,广泛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确保评估工作公平公正。各单位和专家等人员要做到简朴节约、注重实效、廉洁自律,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和形式主义。学校对评估验收过程中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敷衍塞责、相互推诿等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或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特色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工作评估验收范围评估项目一级指标观测要点备注1.专业建设1.1专业结构优化1.1.1学校办学定位在本部门发展规划中的体现1.1.2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专业建设规划中的体现与效果1.1

11、.3重点专业建设效果与新专业建设的面向1.1.4专业特色与优势(比较同类院校同类专业)重点考察各学院有关专业建设与调整的思路、做法、效果1.2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优化1.2.1专业培养目标、标准及确定依据1.2.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执行与调整1.2.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1.2.4专业发展与本区域规划发展的关联度围绕省市重大发展战略、未来产业升级和承接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作为1.3课程建设1.3.1课程建设规划与执行1.3.2课程团队的数量、结构及建设成效1.3.3优质课程资源建设1.3.4应用型教材建设与选用1.3.5校外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情况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双语课、MOOC课程

12、、微课1.4教学信息化建设与推广1.4.1网络课程建设与应用1.4.2多媒体教学课件研发与应用1.5专业群建设1.5.1学科专业基础优势1.5.2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情况1.6改革试验区建设1.6.1开放式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成效1.6.2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成效软件工程和土木工程专业2.人才培养2.1教学改革2.1.1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政策措施2.1.2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的成效2.1.3教学研究成果与运用2.1.4教学方式与手段更新重点考察“适应度”2.2课堂教学2.2.1教学大纲与考核大纲的制订与执行2.2.2教学内容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科研成果促进教学的体现2.2

13、.3教师教学方法改革,学生学习方式转变2.2.4考试考核的方式方法改革及管理教学计划执行与调课率2.3实践教学2.3.1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2.3.2实验实践教学大纲的制定与执行2.3.3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所达比例及依据2.3.4实验教学效果与实验室开放利用情况2.3.5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2.3.6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的落实及效果2.4第二课堂2.4.1第二课堂育人体系建设与保障措施2.4.2学分社团建设与校园文化、科技活动及育人效果2.4.3学生国内外交流学习情况2.4.4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3.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文化传承3.1学科与科研发展 3

14、.1.1办学定位在科研发展规划中的体现3.1.2 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的措施与成效重点考察学科建设成效3.2应用性科技服务3.2.1应用性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与产学研用的结合3.2.2鼓励应用性科技服务的措施与效果3.3决策咨询服务3.3.1鼓励开展决策咨询研究的措施3.3.2地方发展决策服务平台建设的成效3.4继续教育服务3.4.1 开展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措施3.4.2 地方继续教育服务平台建设的成效3.5社会志愿服务3.5.1鼓励开展社会志愿者服务的措施3.5.2社会志愿者服务平台建设的成效3.6文化传承服务3.6.1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措施3.6.2地方文化传承与创新平台建设的成效4.师资队伍4

15、.1数量与结构4.1.1办学定位在师资队伍发展规划中的体现4.1.2现有教师队伍的数量与结构4.1.3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及发展态势4.1.4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政策与特点4.1.5外聘教师数量与选用标准重点考察“四个一”建设工程4.2教育教学水平4.2.1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4.2.2师德师风建设措施与效果4.3教师教学投入4.3.1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情况4.3.2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参与教学改革与建设情况4.4教师发展与服务4.4.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的措施与效果4.4.2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引进政策与效果4.4.3服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措施与效果绩效薪酬与激励政策5.校园文化5.1人文环境建设5.1.1校训传承的措施与效果5.1.2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