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初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初中语文传统的许多教学方法不能与时俱进,显得陈旧,没有很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普遍存在这样的状况: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教师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读得少,写得少。由于没有注入创新因素,导致学生把课文基础知识背得滚瓜烂熟,而不知道把学过的知识运用到课外,再加上学生平时的作业太多,而用于课外阅读,参加实践的机会太少。这样几乎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近两年新课程、现代教育思想的学习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课堂教学的创新。 一、改变课堂时间结构。首先要改变师生占用的时间比。以往的教学教师讲得多。新课程标准就指出,教师
2、要根据语文学科的内容或课堂知识结构的特点,合理而科学地改变师生占用的时间,为教师“教”的创新和学生“学”的创新,留足充分的空间和时间。我认为一堂课45分钟,教师可占用25分钟或更少一点,这样就克服了教师一讲到底的教学弊端,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自主意识的培养。接着改变课堂教学环节占用的时间比。一节课的各个环节比较关键的一环是学习新知识,我认为一般占用1025分钟,机动5分钟,剩余时间由其它环节合理占用,这样既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与迁移,利用时间的改变,为学生“学”的创新,提供及时的保证。 二、转变教师的角色。在新课程条件下,课堂不再单纯是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也不再是一个个学生张开口袋等待灌输的知识回
3、收站,而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广阔天地,这就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播者的角色。1.做语文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我们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要变传统的师生之间的单向交流为多向互动。教学中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做学生健全人格的培育者。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教”,不注重“育”。语文新课程提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必须把它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在教学中注意从以下几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在中学语文新教材里,
4、有许多古今中外的优秀篇章:诗歌中有韵律美、意境美、哲理美;小说中有人性美;常识性的课文有科学美、奇观美;议论文中有逻辑美等,这些都能使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语文过程中情不自禁地、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影响他们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中,不是靠教师的滔滔讲说或是“满堂问”、“满堂练”就能有效,而是靠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师生所蕴含的课程资源的开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2)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按照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构建对事物意义的理解,不同的人往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同一篇课文,同一个人物形象,学生的理解往往是各式各样的。比如,学生写同一个题目
5、的作文,由于原有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的不同,写出来的往往千差万别。相反,如果一道阅读练习题,学生的答案是惟一的,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对同一个人物形象的分析,前后几个学生的回答理解一致,那倒是极不正常的,违背语文教育规律的现象。这个时候,我们就爱引导学生用发散思维的眼光,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像,感受体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勇气这一课,我问r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题目的“勇气”指什么?有学生说是美国伞兵第二次“求生”的勇气,有的学生说是法国妇女救人的勇气,而有的同学说那个美国伞兵身上没有勇气,只是自私。作为老师,我不能说谁的观点正确,谁是错误的。最后我布置了一个作业:请大家各自对“美国士兵的第二次求救也是勇气吗”发表白己的观点,以我的观点为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把握时代脉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教学中体现和把握素质教育,注重以学生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对代所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