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985451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21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Pb 207 Br 80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1.锗酸铋(简称BGO)是我国研制成功的一种性能优良的闪烁晶体材料,其中锗(Ge与碳同主族)元素处于最高价态,铋元素(Bi与氮同主族)的价态与它跟氯形成某种共价氯化物所呈的价态相同,且此氯化物中铋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BGO的化学式是( )A. Bi3Ge3O15B. Bi4Ge3O12C. Bi4Ge3O16D. Bi3G

2、e3O12【答案】B【解析】因锗(Ge)元素为+4价,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GeO2,铋元素(Bi)的化合价表现为+3,则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Bi2O3,由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质量相同,则BGO的化学式可写成:3GeO22Bi2O3,即化学式为Bi4Ge3O12,答案选B。点睛:学生应对信息习题充分认识信息在解答中的重要作用,本题中在BGO中,两种氧化物所含氧的质量相同,BGO可看成由锗和铋两种元素的氧化物所形成的化合物是解答化学式的关键。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方法中正确的是( )A.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B. NH4I的电子式:C. 比例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D. CO2分子的

3、结构式:O=C=O【答案】D【解析】【详解】A.过氧化氢是共价化合物,H、O原子间通过共价键结合,所以H2O2的电子式为,A错误;B.I-最外层有8个电子,因此NH4I的电子式为,B错误;C.CO2分子中三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分子为直线型分子,不能用该图示表示,C错误;D. CO2分子中C原子与2个O原子形成四对共用电子对,结构式为O=C=O,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D。3. 下列条件一定能使反应速率增大的是( ) 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升高温度 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 不断分离出生成物 加入MnO2A. 全部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增加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4、,比如增加固体物质的量,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错误;升高温度,会使得所有化学反应速率均加快,正确;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即增大压强,仅仅适用于体参加的反应,错误;不断分离出生成物(不是固体产物),会导致化学反应速率减慢,错误;加入MnO2,仅会使得部分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催化剂具有专一性的特点,错误,答案选D。【考点定位】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名师点晴】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原因。反应的类型不同,物质的结构不同,都会导致反应速率不同。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浓度: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压强: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增大气体的压强,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温

5、度: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其他因素: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表面积、扩散速率、溶剂等因素也都能影响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4.元素周期表中未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 原子序数B. 元素性质C. 原子半径D. 化合价【答案】A【解析】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核外电子排布、元素的化合价、原子半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变化,但原子序数的决定因素是原子中质子数,所以原子序数不呈周期性变化,故选A。5. 能说明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A. 氯化氢的酸性强于硫化氢B. 氯化氢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C. 氯气能与水反应而硫不能D. 氯原子最外电

6、子层上有7个电子而硫最外电子层上有6个电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可以根据元素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来比较元素的非金属性,氯化氢的酸性强于硫化氢,无法说明非金属性的强弱,故A错误;B氯化氢的稳定性比硫化氢强,则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B正确;C物质能否与水反应,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所以判断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C错误;D最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非金属性不一定强,如Br最外层有7个电子,O最外层6个电子,但是非金属性O比Br强,所以不能直接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多少判断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故D错误;故选B。考点:考查非金属性的比较6.近年来有多个品牌的手机电池曾发生爆炸事故,公众对电池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7、越来越高,燃料电池作为安全性能较好的一类化学电源得到了更快的发展。 一种以联氨(N2H4)为燃料的环保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工作时产生稳定无污染的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极生成氮气且电极附近溶液酸性增强B. 负极上每消耗1molN2H4,会有4molH+通过质子交换膜C.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D. d口流出的液体是蒸馏水【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H+移动的方向判断,电极M为负极,燃料电池的负极为联氨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H4-4e-=N2+4H+,电极附近pH降低,溶液的酸性增强,A正确;B.负极为联氨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2

8、H4-4e-=N2+4H+,则每消耗lmol N2H4,转移4mol电子,会有4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B正确;C.根据氢离子的移动方向,电极N为正极,正极是氧气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氧气从c口通入,C正确;D.N是正极,氧气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但是电解质不能是水,d 口流出的液体不是蒸馏水,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D。7.有某烷烃与烯烃的混合气体9.00g,该混合气体的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的11.25倍,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溴水,溴水质量增加4.20g,则原混合气体的组成为( )A. 甲烷 、乙烯B. 乙烷 、乙烯C. 甲烷 、丙烯D. 甲烷 、丁烯

9、【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混合气体密度为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1.2倍,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可确定烷烃,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g为烯烃质量,进而计算烷烃的质量、烷烃的物质的量,结合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计算烯烃的物质的量,进而计算烯烃的摩尔质量,利用烯烃组成通式,确定烯烃。【详解】由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同种状况下H2密度的11.2倍,则根据=可知M(混合)=11.22g/mol=22.4g/mol,烯烃的摩尔质量最小的是乙烯,摩尔质量为28g/mol,则烷烃的摩尔质量应小于22.4g/mol,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混

10、合气体的物质的量n(混合)=0.4mo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溴水,溴水增重4.2g为烯烃的质量,则混合气体中甲烷的质量为m(甲烷)=9g-4.2g=4.8g,那么甲烷的物质的量为n(CH4)=0.3mol,所以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4mol-0.3mol=0.1mol,因此烯烃的摩尔质量M=42g/mol,设烯烃的化学式为CnH2n,则12n+2n=42,解得n=3,因此该烯烃为丙烯,则该混合物为甲烷与丙烯的气体。故合理选项是C。【点睛】本题考查气体平均摩尔质量及烯烃的加成反应等计算的知识,明确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介于烷烃和烯烃之间得出甲烷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子数

11、相同的微粒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但不一定是同种核素B. 原子的最外层有1-2个电子的元素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C.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同D.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周期且同族的不同核素,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答案】D【解析】【详解】A. 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例如水分子和甲烷分子等,A错误;B. 原子的最外层有12个电子的元素不一定都是活泼的金属元素,例如He是稀有气体元素,属于非金属,B错误;C. 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相同,例如稀有气体元素中He的最外层电子数是2个,其余的是8个,C错误;D. 在周期表中位于同周期且同族的不同核素,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第族等,D正确;

12、答案选D。9.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己烯、甲苯、硝基苯、水、氢氧化钠溶液鉴别开,这种试剂是( )A. 盐酸B.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溴水D. 紫色石蕊溶液【答案】C【解析】【详解】A.盐酸与水混合,无明显现象,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发生反应,产生NaCl和H2O,也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水和氢氧化钠溶液,盐酸与己烯、甲苯都不反应,且出现分层现象,有机层都在上层,无法鉴别己烯和甲苯,A错误;B.己烯、甲苯都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溶液褪色,不能鉴别二者,B错误;C.将溴水加入到己烯中,溴水褪色,且出现分层现象;加入到甲苯中,充分振荡后,液体分层,上层显橙色,下层颜色变浅;加入到硝基苯中,充分振荡

13、后,液体分层,下层显橙色;加入水中,起稀释作用,液体不分层,溶液颜色变浅;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NaBr、NaBrO和水,溶液不分层,溶液无色,五种液体物质颜色各不相同,可以鉴别,C正确;D.紫色石蕊溶液与己烯、甲苯都分层,有机层在上层,不能鉴别二者,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C。10.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 )A. 三种B. 四种C. 五种D. 六种【答案】B【解析】丙烷有8个H原子,其中2个H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形成丙烷的二氯代物。六氯代物可以看作C3Cl8中的8个氯原子,其中2个氯原子被2个氢原子代替形成,两者是等效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同分异构体

14、,可得到六氯代物也有四种同分异构体。答案选B。11.电池式氧传感器原理构造如图,可测定O2的含量。工作时铅极表面会逐渐附着Pb(OH)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Pt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 随着使用,电解液的碱性逐渐减弱C. a 10-3molO2反应,理论上可使Pb电极增重68a mgD. Pb电极上的反应式为Pb+2OH-2e-=Pb(OH)2【答案】B【解析】【详解】A.Pt电极上O2得电子生成OH-,发生还原反应,A正确;B.铅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b(OH)2,电极反应式为Pb+2OH-2e-= Pb(OH)2,O2在正极Pt上得电子生成OH-,电极反应式为O2+2H2

15、O+4e-=4OH-,总反应为:2Pb+O2+2H2O=2Pb(OH)2,消耗水,电解液碱性增强,所以电解液的pH逐渐增大,B错误;C.a mmolO2反应则得到4a mmol电子,所以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理论上可使Pb电极增重4a mmol17g/mol=68a mg,C正确;D.铅失电子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Pb(OH)2,电极反应式为Pb+2OH-2e-=Pb(OH)2,D正确;故合理选项是B。12. 下列分子中所有的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A. BCl3 B. COCl2C. SF6D. SiH4【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BCl3分子中B与Cl形成3对电子,最外层6个电子,不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A项错误;B.COCl2分子中C形成4对电子,O形成2对电子,Cl形成1对电子,所以各原子最外层均有8个电子,B项正确;C.SF6分子中S最外层有6个电子,与F形成6对电子,最外层有12个电子,C项错误;D.SiH4分子中氢原子满足2电子的稳定结构,D项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