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984952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参考word(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定位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三者之关系?对于大学来说,人才培养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前提条件,人才培养是服务社会、传承和创新文化的直接表现。人才培养是原点、根本和核心,没有人才培养,不能称其为大学。科学研究首先源于教与学过程中的求知、探索、解惑、授业之需要,这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科学研究的副产品是服务经济社会,经济社会也会对学校加以足够的回报,学校从而能更好地开展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最终完成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应该围绕人才培养而开展,不能脱离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要通过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

2、、文化传承创新四者是一个有机整体,应该齐头并进,在学校内部只能有限程度的相对独立,不能人为制造割裂和对立。任何有意无意单独强调一个方面的做法都是狭隘和有害的。首先,要处理好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关系。当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既对人才培养构成严重危害,同时也不利于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因此,推进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协调发展,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其次,要建立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机制,确立以教学质量为核心,并综合考虑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贡献的教师业绩考核体系。一方面要彻底扭转以科研评价教师的片面做法,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质和量在教师业绩评估中的核心地位;另一方面也要牢固

3、树立人才培养必须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支撑的观念,鼓励教师重点开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理论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办学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重视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成长,将教师的教学投入、师德、对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等确定为教学评估考核的核心内容。结合我校人才培养实际工作,第一,要继承好聊城大学多年来重视教学改革、加强教学研究,抓实常规教学管理的好经验、好做法;第二,要弘扬好聊城大学崇教、尚学的精神,发扬好教师热爱教学、奉献教学的传统;第三,要把借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做强教师教育、国防生教育特色,发挥好文理工艺多

4、学科融合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等;第四、抓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把建立起的因材施教、分类培养,拔尖人才与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到教学过程之中;第五,正视本科教学存在的主要挑战和问题,地方高校越来越重视本科教育质量在内涵建设中的核心地位,竞争的力度越来越大。我们的本科教学有良好的传统和历史积淀,但仍存在影响发展的问题:如我们能为学生提供的课程总量不足,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尚不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要求,少数学生存在悠闲迟到、旷课现象,少数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的问题,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问题等,这些都对“学在聊大”形成冲击,需要通过改革与加强管理加以克服。有人说,家长上孩子的第一人老

5、师,还有人说什么样的家长会带出什么样还的孩子,孩子的性格.是家教问题,同样,在工作单位也是一样,好的老师带出的徒弟也是好的,刚从大学出来的学生进入社会需要重新塑型,塑造成,与家长是一样的,严师出高徒认真的态度也是传承的一部分内容,科研的精神传承孜孜不倦的科研精神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2-8-29 阅读:789次 2012年8与23日,美国Arkansas大学信息科学系徐晓伟教授应研究生部丁老师之邀,做了一场题为推荐精选“社会网络中的数据挖掘”的精彩报告。 随着科技与社会的进步,时下,已经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那么在众多的信息中,数据一词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成为众多的科研

6、单位所关注的对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正是大家长期所关注的。下午两点,报告还未开始,会场已经座无虚席。 报告会上,徐教授首先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及其实验室的研究与项目,之后徐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为大家介绍了数据挖掘中的聚类算法等相关知识。讲解过程图文并茂,语言通俗易懂,使得在场的每一个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一些同学也会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时而低头记下笔记。时不时,会场上都会报以热烈的掌声。 报告结束,在Q&A时间,会场的研究生踊跃发言。针对每一位研究生的提问,徐教授都认真的聆听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对于在报告中出现的一些算法的设计部分,徐教授还和大家认真的进行探讨。讨论过程中,徐教授对所里研究生们严谨

7、的科研态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徐晓伟教授,是我所87届的毕业生,他在数据挖掘领域的研究成果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实际的工程与科研领域中。短短一个多小时的报告,让同学们对数据挖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徐老师的近距离交流与沟通,让我们对徐老师积极探索、严谨治学的科研精神所倾倒,并进一步激励了在读的研究生们勤奋学习,创新进取,进一步提高科研水平。 至此,此次报告会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中圆满结束。 首页 各地 人文华东 华东学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离不开对经典的传承访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2014年01月08日 16: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记者 张清俐 字号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8、 150诸如资本论这样的经典如何体现学术价值?当代学术成果的“出产”往往“得益”于二、三手研究材料的再加工。学术原典在当代研究中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削弱,而这样的快餐式研究方式究竟能为后世留下多少有价值的东西?近日,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王建民就相关问题接受了中国社会科学网记者的采访。中国社会科学网: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应该被遴选为经典?王建民:谈到“经典是如何形成的”这样的话题,恐怕要先说说什么样的作品可以尊为经典。我认为,能够在学术史上尊为经典的作品大致应具备这样一些品质:(1)开创了某一学科的先河,即作为拓荒之作,较为系统地探讨了某学科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等,使得任何踏进该学

9、术园地的当代和后世学者必须在她面前驻足,甚至在围绕着她徘徊,绕过去是不可能的。(2)解决了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提出了在学术史上影响深远的问题,即使没能解决之,但却向后世学者预示了继续前进的道路。顺便说,从推进学术进步的角度看,欲使众多学者走出在迷茫中徘徊的困境,有时候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还来得重要。(3)围绕该作品及其作者,在学术史上形成了有影响的学派。推荐精选中国社会科学网:可否就您认为的经典作品,举例说明?王建民:以上述尺度衡量,举例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无疑称得上是经典。首先,国富论是公认的经济学开山之作,它对经济学的基本范畴,如劳动、分工、价值、价格、资本、工资、利润、利息、地租、生产、

10、分配、收入、税赋等等,都进行过深入探讨,形成了分工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分配理论、税赋理论、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等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其次,国富论试图以劳动价值论为基本方法构建其理论大厦,尽管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和不彻底(这在学科初创时期绝对是不可避免的),但这是经济学说史上以一个基本方法贯彻经济学体系始终的首次尝试,在科学上有着重大意义。就对科学发展的引领来说,比如,国富论第二篇第一章“论资财的划分”中谈到人民通过学习而获得的才能可以成为日后获取利润的资本,这一观点直接成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人力资本理论的源头。后来的发展中,人力资本学说从一般经济学中分化出来形成相对独立的

11、理论,直至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枝教育经济学。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西奥多舒尔茨的学术贡献中,人力资本理论构成了其中的重要部分。再如,国富论中提出的“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理论及其带来的诸多问题,虽然已经过去了两个多世纪,许多经济学人留下探讨文字无数,但至今仍难说有很令人满意的结论。不必说,国富论问世后,以这一作品为渊源,后来经过李嘉图的强力推动,形成一个我认为堪称经济学说史上第一个真正的经济学派,对当时和后世影响深远,以至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他的价值、货币和资本理论就其要点来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必然发展。如果说作为经典的国富论是经济学说史上第一座高峰,资本论的高度则是一览众山小的。马克

12、思说自己的学说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发展。但这个发展是革命性的。例如,在经济学说史上,马克思首次发现并论证了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科学地区别了劳动和劳动力这两个范畴,克服了斯密李嘉图学派的矛盾,为在劳动价值论和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说明剩余价值的起源扫清了道路。远不止如此。作为经典的资本论决不仅是斯密李嘉图学说的直接发展,而是创立了一个从方法、范畴、基本原理等全新的经济学体系。就方法说,例如,贯穿全书的唯物辩证法;就范畴说,例如,关于价值实体、价值量、特别是关于人类探索了二千年之久而无果的价值形式的研究;就基本理论说,例如,制定了严密而完备的剩余价值理论等。中国社会科学网:对于经典的形成,哪些因素是关键性

13、的?有人认为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您怎么看这种评论?王建民:经典是如何成就的,这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但有一个因素不可或缺,即她往往是学者们艰苦劳动的、有时甚至是毕生心血的结晶。还是先以文学为例,大家知道歌德的鸿篇巨制浮士德,她消磨了作者60年的光阴。在学术领域,资本论的创作史也是大家不陌生的,这本无产阶级的“圣经”耗费了马克思40年的心血。还有一点也许不能不提:经典之作,应该是学者把自己的生命降低为手段,而视知识、学术、真理为至高目的的结果。不必说,像恩格斯批评的那种人,一肚子对职位和收入的担忧,满脑袋向上爬的念头,是出不来经典之作的;更不必说,对时下的那些厚着脸皮捞经费,搭个草台

14、班子搞项目的所谓科研,我们可期待的只能是极品垃圾。推荐精选为何当代难产学术经典,少见学术大师?从国际学术界看,这一问题未必真实。例如,路德维希冯米瑟斯及其专著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学分析就是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不能不认真对待的人物和作品;例如,要理解20世纪西方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丹尼尔贝尔及其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很难不令人注目。但这一问题在当下我国学术界却大致是真实的。至于说到问题产生的原因,这要检讨整个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学术史,要检讨我们的教育体制,要检讨我们当下学术评价机制。现在活跃在学术舞台上的中青年学者,面对着浮躁的物质主义的诱惑,被追求数量的“学术GDP”所挟持,对学术存敬畏之

15、心者比白乌鸦还要稀少,如何指望产生经典和大师?那个有名的“钱学森之问”是向我们的整个历史和现实提出来的,对它的回答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中国社会科学网:经典之作对于当代学术研究有着怎样的价值?王建民:前面谈到什么样的作品可尊为经典的问题时,我提到一个意见,即经典之作中应当蕴藏着对该领域学术发展产生长远影响的重大问题。由此,经典研读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也在其中了。社会科学的创新必需以积累为基础,积累则离不开传承,而经典中蕴藏的问题是学术传承中最有价值的遗产之一它们是学术征途上跋涉者们前赴后继的接力棒,不知道、不了解这些问题,你不可能站在前辈巨人的肩上,甚至,或许你也只能匍匐在前辈的脚背上。还是以资本论为例。经常听人说,马克思认为资本家都是不劳而获的。非经济学专业人士这样说,或可理解,但这种话从专业学者口中吐出来,很难令人不沮丧。其实,如何理解资本家也可能是劳动者,例如在资本论第3卷第23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中,马克思是有着详细分析的。不读经典的所谓学术研究,只能制造学术笑料。现代中国职场,有一个很普遍的怪现象:大多数企业不喜欢培养人,喜欢让别人培养后自己拿来就用!用现成的有经验的,老练的,不用新手!而且原因都是:培养一个又走了,培养一个又走了,我们承担不起!这里的培养可能包括各种方式,有的很可能就是一些简单的程序化的培训。人才流失大的结果变成了公司不愿培养新人的理由!企业希望社会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