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现代化崔军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98441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现代化崔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育现代化崔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育现代化崔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现代化崔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现代化崔军(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明德小学:崔 军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种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这样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创造,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每一个学生既是一片有待

2、开发的教育资源,又是这一资源的拥有者和开发者。我们应打破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的、被动的教学模式,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综合,使学生的活动变成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二、现代教育教学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加强情感和美感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利用典型课例,有效地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能使语文教学更具感染力。例如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的教学,教师可通过多

3、媒体课件,向学生播放几个感人的片段: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英、法联军抢夺珍宝、火烧圆明园的过程学生看后无不深受震撼。于是,满怀激情的读书声在教室里朗朗响起。从他们动情的朗读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三、现代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阅读教学特别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和自主地位,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性差异,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们也很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但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师生交流方式比较单一,个性化的学习难以真正得到落实。而运

4、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则可以加大实施的力度和深度,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例如利用计算机网络教学,采用图文交互界面和窗口交互操作,可以使人机交互能力大大提高,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进度,进行自我调控,教师也可通过服务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如在对太阳这一课进行计算机网络教学时:我向同学们提供了相关网站、图片等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编写读书汇报材料。同学们可自行选择喜欢的、认为有价值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编写;编写过程中还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字体、格式等,然后将完成的作品及时上

5、传给老师。老师阅读后,对学生的作品又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反馈,或简短的鼓励,或巧妙的提示,或适度的修改。这种尊重学生差异的个性化的教学,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四、现代教育应追求实效性。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教学媒体,切忌凑热闹、搞形式。语文学科是一门创造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直观应该有个度,不能把原本文质兼美、魅力无穷的课文图解成五颜六色的画面供学生观看,而忽视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个根本目的。教师要本着形式服从内容的原则,通过多种教学媒体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益,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素质。作为语文教师应及时汲取新知识,日渐积累,丰富自己的头脑,充分认识多媒体教学的意义,明确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目的,走出使用的误区,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精心制作合适的多媒体课件,使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最佳整合,通过多媒体传授知识,更能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让多媒体的教学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以更好地适应语文课堂教学手段改革的要求,促进语文教学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多种教学媒体的优越性,实现多种教学媒体与语文教学的最佳整合。第 1 页 共 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