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98429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能力(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如何提升农村孩子的音乐欣赏水平 多媒体 拓展 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发展音乐感受水平和审美水平的有效途径。但总是发现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更夸张地甚至对于有些学生来说,欣赏课简直就是一种“煎熬”。我想主要是在欣赏教学中多采用了“教师讲,学生记”的这种灌输式教学方式,导致学生不喜欢上欣赏课。譬如:第一、教师上课形式比较单调,尤其是像我们农村学校又是低段的学生,因为硬件与软件的条件都十分有限,很多都是兼职音乐教师,导致在教材把握中不够全面、完善,随意性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导致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状态接受知识。第二、学生学习任务不明确,学习没有

2、目的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无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导致课堂气氛呆板、不活跃等现象。第三、有些音乐作品本身就缺乏吸引力,再加上新课程的教材有些偏难,若教师在课前自己都不去研究一听而过,那就更不用说让学生去听懂它了。总来说之,学生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的原因数不胜数,但归根结底,这与我们的音乐教师有着密切的关联。如何在欣赏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欣赏水平,是我工作以来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因为对我工作仅4年的新教师来说,在平时的课堂中,欣赏教学实在是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问题。如今经过几年的教学,逐渐悟出了点滴教学规律,现和大家一起探讨。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兴趣,是

3、最好的老师。”音乐教育把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基础。音乐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是产生感情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如果有了稳定持久的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学习实践中来,反之对音乐不感兴趣,仅仅被迫地被动地实行音乐学习那就不会产生学习效果,甚至会形成对音乐的厌烦心理。所以在音乐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激发兴趣,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来。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创设“逼真”的情境。首先:教师本身应该有积极、贴切的教学态度。其次:应提供简洁明了、艺术化的语言叙述。最后:应提供声像、图片、艺术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料

4、,使得学生尽可能多的获得对音乐知识的理解与了解,强化学生对音乐的熟悉感受,促使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保持注意力的适度集中性和稳定性,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 如在欣赏狮王实行曲教学中,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理解与理解,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音乐所表现的形象。我用卡纸制作了狮子头饰和出示课件美丽的森林相结合,并用丰富的语言引导学生感受情境,巧妙地提出问题,通过多媒体的播放,教师的动作表演,让学生放佛看到了真正的狮王那行走的形象与威武的吼声。接着又问:为什么狮子能成为森林之王呢?而不是其他动物如大象、老虎呀?它那一次次地吼叫声又代表着什么意思呢?这样的情境下提问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形象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5、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学生们畅所欲言。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引导下,狮子的雄壮威武、正直勇敢的森林之王已淋漓尽致地跃然与课堂之中。此时,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视野,开拓学生的思维,在音乐欣赏课中培养学生热爱音乐情感的同时又增强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思想情操。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使音乐欣赏逐步逼近并进入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共鸣,促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二、 培养学生倾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听”是音乐实践活动的基础,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身心地投入到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持续提升音乐的鉴赏水平。因为音乐影响情感的方式很特殊,无论是欢快的音乐还是悲伤的音乐,它都能够让人的情感世界变得丰富起来

6、,活跃起来。这样,在教学中持续地让学生判断音乐之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是非标准。根据学生特点,让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在轻快的音乐声中感受美,实行审美教育。具体做法有:1、让学生熟悉音乐的主题音乐的主题是音乐的精华,它能给人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熟悉、背唱音乐的主题或主题片段,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学习音乐主题能够在欣赏之前实行,也能够在欣赏之后实行,甚至还能够在欣赏之中实行。学习音乐主题时,能够用视唱法,也可 以用跟唱法。如有可能,可将学习音乐主题和识谱练习结合起来。我在教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候,总是尽量把谱子印发给大家或把主题写着黑板上,学生们一目了然,主题很快便熟悉了。但因为学生

7、的水平有限,让学生熟悉、背记音乐主题或片段不宜太长,有条件的能够使用乐器实行演奏,与器乐教学相结合。 如在欣赏小放牛一课时,这首音乐作品是唢呐与乐队演奏的,作品内容正如两人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出现,正好,在此我让学生用竖笛来代替唢呐,模仿者唢呐并师生合作的方式来演奏这音乐带来的一问一答式情景,此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顺利的掌握了音乐的主题。2、教学生如何去倾听音乐的方式在欣赏课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听了作品后提问: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感受怎么样?是怎么听出来的?此时,学生总是答不上来,这说明他们不知道怎么去倾听音乐,即使看似认真也无任何想法。这种倾听方式太过于被动。那么要怎样才

8、能让学生主动地去听呢?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倾听音乐时,跟着音乐心里默唱或哼唱,还可以跟着音乐的旋律线作画,但首要条件是在聆听音乐前教师应提问启发性的问题,要求学生带着一至两个问题去听,或指出在听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逐渐养成学生仔细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在这个基础上再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去听辨音乐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变化等音乐要素。掌握了听音乐的方法,学生的听就有了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听的自觉性也随之逐渐增强。每堂欣赏课,教师都要引导学生投入、参与。指导聆听时,要求要单一,逐步深入,必要时借助老师的讲解,来表现音乐作品的主题思想。三、 运用多种教学

9、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音乐、理解音乐1、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方法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欣赏教学是使学生将音乐表现手段与音乐情绪有效的联系起来。它既有利于学生掌握音乐的各种表现手段,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感受、理解音乐。比如:(1)将同类的音乐表现手段进行对比。如音乐的上行与下行;音乐节奏的密集与宽松;速度的快与慢;力度的强与弱;在这些音乐表现手段的对比当中,可以感受、理解音乐的情绪变化。(2)将不同情感的音乐进行对比。例如把小机灵的歌活泼欢快的,与牧羊姑娘悲伤凄凉的将两首乐曲所表达的情感作比较。(3)将同一乐曲的不同演奏形式进行比较。如欣赏牧歌时,在听小提琴的基础上,对比地欣赏用人声演唱的合唱牧歌。2

10、、引导学生聆听时插上想象的翅膀丰富的想象力是欣赏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音乐是一门非常抽象的艺术,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得好:“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同时又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同一首作品,不同人的感受必定是不同的,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里对同一首作品的感受也可能是不同的。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通过音乐的耳朵感受不同情境的音乐作品。比如在四年级欣赏彼得与狼时,听到乐曲中定音鼓声的时候,启发学生想象猎人开枪时那威猛的画面,然后由学生自由发挥想象,最后在听教师的语言讲述并出示画面进

11、行对比。这样,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便会理解乐曲的各种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在想象的过程中,还可与线条、图画、颜色相结合。3、引导学生听音乐后发挥联想“动”起来人们在欣赏音乐的时候,往往会随着音乐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而晃动自己的头和身体并想起有关事物,这是一种很自然的对音乐的体验。可见,让学生欢乐地动起来,尤其是低段的孩子,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欣赏教学活动的主要手段。如在欣赏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鹅时,让学生观看视频,并随着音乐可以发挥其它各个器官,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之中,如拍手、点头、跺脚、舞蹈等与听觉相结合,让音乐的耳朵和运动的身体密切地结合,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尽情地表现,促进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发

12、展他们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4、多媒体运用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不仅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而且也扩展了学生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孩子们直观的通过视频将会取得许多积极的效果。例如:在欣赏小青蛙时,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随着音乐的旋律、节奏的不断变化,在屏幕上分别出现美丽的月色、小青蛙玩耍、捉害虫、面对暴风雨的侵袭等画面,再如:在欣赏阿细跳月时,我运用了现代教学技术网络、录像、图片相结合的手段,在适宜的时机播放彝族的文化、风情、民俗等一些少数民族的美丽景色。很自然,这堂课便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在轻松愉悦、生动形象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感受理

13、解音乐的能力,从中也理解多元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5、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欣赏能力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学科综合的理念:将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姐妹艺术的综合。音乐欣赏就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它与其它艺术门类、其它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同的音乐作品可以涉及到诸如历史、地理、自然和风土人情等许多方面,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总之,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想象力、审美力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知道:音乐是声音的世界,而声音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音乐与生活是不可分开的,只要有一双聆听音乐的耳朵,音乐将一直在你的身边。让我们走出课堂,投入大自然的怀抱,真实的去聆听小溪声、鸟鸣声,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音乐是无处不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