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池调水色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983015 上传时间:2023-05-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虾池调水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对虾池调水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对虾池调水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对虾池调水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对虾池调水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虾池调水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虾池调水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对虾(水产)养殖水色的判断与诊疗池塘养殖水体环境和水色判定的原理是一致的,首先根据养殖主体食性特点判断池水中优势生物群,再据生物特征加以观测。这里以对虾作为一个样本进行综述,南美白队虾为杂食性,幼体以浮游动物的无节幼体为食,幼虾除摄食浮游动物外,也摄食底栖动物幼体;成虾则以活的或死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为食,如蠕虫、各种水生昆虫及其幼体、小型软体动物和贝壳类、藻类等。养殖池的水色,是池水在阳光下所呈现的颜色。其主要受水中的浮游生物,微生物,悬浮物和胶状物,金属离子,泥炭或腐殖质(有机质)及黏泥土颗粒等物质的影响。尤其受浮游生物数量和种类所左右。虾池中的浮游植物硅藻、绿藻能较稳定生长,对虾池的水色

2、、水质变动起着重要作用。虾池水色变化的主要原因,通常是受浮游生物繁殖周期,或者气候(主要是光、温)以及水中盐度(总无机盐)、营养盐、有机物质等的变化,使水中浮游生物种群和数量状态发生变化,从而使虾池水色变淡变深或水色改变。经常往复不稳定的水色变化(水体理化性异常、不稳定),导致对虾应激,生长异常,病变,死亡,中途夭折等。因此,如何稳定虾池全程水色,是对虾健康养殖的关键。“养虾(鱼)先养水”,水色是判断水质好坏的重要指示。一、养虾池良好的水色;在对虾养殖中,通过施肥、调节水质使池水达到“肥、活、嫩、爽”,即良好水色一般评判的四大特点:肥:指水中优势藻类数量和构成藻类生长的营养物质丰富,施肥适当即

3、肥水;活:指池水1015天(不定)水色的浓淡会交替出现一次,晴天早中晚水色变化,表明藻类种群处在不断被利用同时又不断得到增长补充,池塘物质循环处于良性更新状态;嫩:指水色鲜嫩不衰,易被虾消化的浮游植物多,水色不老,即藻类处在生长旺盛期;爽:指水质清爽,水色不浓不淡、动态稳定,一般用透明度评判,当透明度在2540之间,晴天9时至13时可相差7cm以上,正常;老水则透明度为2025cm,日变化不大。生产经验主要常见肥水水色:好水色:茶(褐)绿【褐色水(黄褐、红褐、褐带绿、茶褐)和绿色水(黄绿、褐绿、褐青、油绿)】 差水色:灰绿、蓝绿、土黄、蛋黄、紫褐。 虾池(成虾养殖)常见水色评判:1黄褐 盐度较

4、高的虾池生长以硅藻类为主体,菱形藻、舟形藻、角毛藻、金藻、绿藻等一些种类。这是对虾养殖的基础藻类,是优良水色。2褐色 主要是硅藻类大量繁殖及部分金藻、隐藻、裸藻等造成水色较浓,透明度偏低,仍是较佳水色。但要注意控制过度繁殖而转向黑褐色,池水过肥加速藻类更新死亡,向老水转化。3黄绿 盐度较低的虾池生长以金藻和绿藻为主体,也是养虾的优良水体。注意有的虾池,暴雨后从堤岸及周边带入泥水或喂料搅动,也会出现黄色,要区别对待。4绿色 比重1.010以下的低盐度水,主要生长绿藻,水色青绿或翠绿。这种水质相对较稳定,他能吸收水中大量的N、P等,净化水质,也是养虾的优良水色。 二、养虾池不良水色;在(对虾)养殖

5、池中出现不良水色,其原因是复杂的,但也有其基本规律性,主要是放养密度过大,投喂量偏多致残饵多,引起水质、底质偏肥,最终导致浮游生物群体性(种类、数量)增殖,尤其是有害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积存,产生各种水色和毒害。以下是几种常见不良水色:1暗绿及墨绿色 该水色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温升高,池水老化,大量有机物增加,原来以绿藻为主的水体转变为蓝藻为主,蓝藻越多则墨绿色越明显,有时形成黑绿色水层,其中多数是大量微囊藻、胶鞘藻等繁殖所致。这种水色往往使虾壳附着较多藻质,影响虾的生长,褪壳少,易染病。若虾长期在此水色生长,会出现大小参差不齐;盐度过低时会发展为软壳虾,影响虾的活力和出售价格。处理措施:先排池

6、水1/41/3,然后使用杀藻剂如螯合铜、菌藻净等,杀藻后注意加开增氧机(搅水),必要时使用增氧剂补充以消除底部氧债。34天后,再使用微生态制剂调水,如芽孢杆菌,益多利,海联科等,后续加强施肥、投喂等管理,以维持良好水色。2黑褐与酱油色 该水色多发生投料过多的精养池,由于残饵淤积,导致溶解性及悬浮性的有机物增多,池中鞭毛藻、夜光藻、裸甲藻、多甲藻大量繁殖。旧虾池,淤泥多,换水少,有机杂质含量高,养殖后期透明度低也会出现;当开增氧机时,池水黏性高,泡沫久而不散。该水质中虾5健康度差,抵抗力弱,虾体柔软,容易被病原菌侵入,引起红鳃,黑鳃等疾病(呼吸病)。处理措施:换水,然后改底,隔天可交替使用“菌敌

7、”或强效碘23次,防止病虫暴发,待水色基本稳定后选择施用微生态制剂维稳;另一方法是投料减半,降低水位30Cm左右,使用沸石粉5Kg/亩+EM(光合细菌)一起投入虾池,也能改善水质。3灰白色 该水色有数种原因引起,一是浮游植物大量死亡,水中有机物较多,大量纤维质分布,会导致虾体质变弱易感染 ,二是浮游动物大量繁殖,养殖后期不能被对虾很好利用,影响对虾栖息环境,发生虾池溶氧降低,出现虾沿池边群游现象。处理措施:使用较安全药物杀死浮游动物,适当换水;引入藻类生长较好的池水,追肥及适当施用微生态制剂,如枯草杆菌等能逐渐改善水质。4发暗浑浊水(铅色,乌云色,暗淡无光) 水色发暗是藻类老化,是养殖后期常见

8、问题。是因为虾池较长时间没有换水,水中某些藻类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已经耗尽。此时,换水、注入薪水、补充藻类所需的元素是有效的办法。池水混竹是水中有机物过多引起,主要是投饵量残余和对虾排泄物长期微积堆集,超过了有机物分解矿化速率,导致池水悬浮物、氨氮、(亚)硝酸盐增加,致混浊。严重时对虾活力减弱,食量减少,应引起充分注意。处理措施:先排部分陈水,再加注新水,然后施加适量有益微生物制剂,尤其是化能异养细菌(如芽孢杆菌为主的利生素),分解池水中过多的有机物,净化水质和改底,降低水中有害物质含量。5清色水 在养虾早期,水温偏低时容易出现水清见底现象,可能原因有三:(1)不注重施肥或施肥量不足;(2)越

9、施肥塘水反而更清;(3)藻相不稳定又未及时追肥。有的虾池较浅,天气晴朗、光线强时容易生长丝状藻、浒苔之类大型藻类,其迅速繁殖吸收水中营养,使水变清增加作水色难度;(4)夏季高温雨多,天晴后也容易出现(3)情况,水质理化检测显示COD偏低,PH升高处理措施:(1)(3)应适当排水,并适当引入周边虾池良好水色(藻种),施加3*10-6单胞藻促长素和有机肥溶解后全池泼洒,光合细菌5*10-6和利生素2*10-6活化后施入,然后每隔34天追肥一次,水色能够培养起来。(2)要检测水质及底质,如果PH过高或过低,水色都难以直接培育起来。此时不能再继续施肥,首先调节PH排掉1/3陈水、引入水色良好的新水,再

10、施肥并施入芽孢杆菌,水色能够调节好。(4)适当排水,减少投喂量,趁天晴适时改底,使用海联科201泼洒;如果连续阴雨天,少喂同时注意增氧。池中丝状藻、浒苔之类大型藻类迅速繁殖时,先人工打捞,然后加深水位,施肥培养水色,透明度达到3040能有效抑制其生长。也可使用粒状的“养帮”(含氯消毒剂中的二氯乙氰尿酸),施量为1.01.2g/M3,药沉到底部后使浒苔的基部枯死腐烂,24h左右浒苔死亡漂浮,行人工捞除;该药不影响单胞藻和虾的生长,是有效处方。三、怎样维持虾池良好水色 虾池良好的水色主要是依赖硅藻、金藻、绿藻等浮游单细胞藻类的繁殖来维持。这些优势藻类的生存能使虾池形成浅褐色和绿色水等。它们合适的繁

11、殖生长浓度,透明度为3040cm。这样的养殖水体溶氧充足,水质清爽;藻类能吸收有毒有害物,改善水环境,营造良好的水色;还能抑制其它有害藻或病菌的生长,例如许多硅藻能抑制弧菌,减少了虾病的患发。同时浮游单细胞藻类的生长能直接或间接为对虾提供活饵料,既能降低饵料系数,又能促进虾的生长。维持水色的稳定,保持有益微生物、单细胞藻类和浮游动物三者动态平衡非常重要,三者缺一不可。单细胞藻类可大量吸收水中的无机盐和CO2,为池水提供大量的O2;有益微生物可分解池水中大量的有机物,改善底质;浮游动物的主要类群是轮虫和桡足类,可以滤食水中的单胞藻类、细菌和悬浮有机质,在调节菌群、藻群动态平衡、减轻虾池有机质负荷

12、、保持养殖水环境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何维持虾池良好的水色,关键在于日常的养护和管理,如下措施仅供参照:1调节好池水PH 平衡(动态稳定)的Ph,一般控制在7.89.0,有利于对虾和有益单胞藻的生长。Ph值偏低可使用生石灰调节,偏高可用降碱灵或沸石粉加以调节(推广应用水剂)。2适量施肥 施肥可促进藻类和细菌(有机肥)繁殖,改善水质,提高生产力。要根据虾池水质,底质肥度来合理调节藻类及其他生物量,促进良性生存。通常是施化肥促进硅藻和绿藻大量繁殖,尤其是雨季虾池变清,酌情施肥调节水质。若单一肥效不佳,可以施一些混合肥,如植物生长素、单胞藻生长素或水产专用肥等。同时配合有益微生物制剂,效果更好。老池

13、和高位精养池,底质有机物多,作水色不宜使用有机肥,适时清塘或改底,以免适得其反;一般大草等有机肥只做底肥使用,平时适当使用(肥水养鲢鳙)。施化肥要注意N、P比例,N/P=10:1时促进绿藻大量繁殖;N/P=7:1时主要繁殖金藻、硅藻及绿藻等,水为黄绿色。降低P的比例,对硅藻繁殖有利。施肥一定要按虾池实际情况进行,否则虾池繁殖藻类失败,致使青苔等杂藻大量繁殖,池水变清,遇到高温青苔死亡,腐败产H2S等。在放虾苗前要提前710天施足底肥,培育有利浮游生物,保持池水(色)稳定;在成虾养殖全程如能保持透明度3040cm是最理想的。3引藻种 如果常规培藻繁殖不起来时,可从附近虾池引种或人工接种,并保持良

14、好藻相。曾有研究报道,波吉卵囊藻(Ocoystis borgi)在南美白对虾池定向培养,能使虾池浮有植物群落组成达95.99%,持续时间达5060天。这种微囊藻还能调控水质,可以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铵等有害因子浓度。引纳这种藻培养虾池,再湛江有些虾场试验效果不错,定向培育藻相,是今后精养虾(苗)的方向。4增氧 要维持水色良好,还要经常开启增氧机,保持水中氧气充足混匀,消除氧债;加速有机物分解矿化,利于藻类吸收利用。增氧机还能不断翻搅水中藻类,使其充分暴露阳光,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也利于繁殖生长。5适当添换水 保证水源清洁,无毒污,换水时不宜一次大量换水,宜少量勤换,保持池水水质清新稳定。当透明度

15、在25cm(水深1.5m)左右应适当添换水,不能等到水色过浓或老化时才换,一般选在晴天中午放水,日落前关停。5药物调节 如果虾池水色过浓,透明度降至20cm,尽管是优良藻群,在添水不行的情况下也应用漂白粉(含CI=30%)1.01.5/M2杀死部分藻群,使其保持良好水色,防止水质恶化。日常使用海联科调水剂对维持水色和疾病预防效果明显,推荐使用。综述, 在肥水的基础上池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形成带状或云块状的藻团,即水华; 隐藻、硅藻、大型绿球藻、鱼腥藻、拟鱼腥藻、金藻、裸藻、团藻、角藻、裸甲藻、膝口藻(水华时,水色偏浓)都是鱼类易消化的种类构成,是养鱼的好水质; 颤藻、席藻、光头藻、囊裸藻水华为比较差的水质; 微囊藻、微型蓝球藻、老化微型绿球藻水华为最差的水质: 易消化的浮游植物有明显的趋光性形成水色的日变化; 不易消化浮游植物无明显的趋光性水色的日变化不大。 李 文 平 2011/7/30于思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