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980690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介绍(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统编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我将从三个方面对我们即将使用的一年级上册教材进展介绍:主要特点、教材概览、具体内容与教学建议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一、主要特点:1.立德树人、自然渗透立德树人,自然有机渗透,是我们这套教材的一个最根本原如此。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确实有它独特的优势。从传统的讲是文道结合,每一篇文章都有它独特的思想内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都可以在语文教材里面潜移默化的涵盖进去。教材的选文以与配套的活动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的情感,还有学生的自尊、自信,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等。所有这些都应该是熏陶、感染的方式,而不是

2、强加给学生的,不是刻意的,一定要坚持自然有机渗透的原如此。做到润物细无声。2.保护天性、幼小衔接尊重儿童,以人为本的具体表现。幼小衔接是很多年来努力想去解决却一直没有很好解决的问题。这册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和创新,儿童的天性是探索世界,他们对这个社会充满好奇,他们喜欢去探索这个世界。他们喜欢听故事,讲故事,喜欢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去认识世界,作为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要保护、呵护他们,力求用这样的活动,包括教育内容,包括教育方式能跟学前阶段的内容有所衔接。我们很多板块的设计都表现了这一特点,在内容的编写过程中时时渗透,一以贯之的原如此来执行。3.夯实根底、全面启蒙一年级的起步阶段的语文,一定是一个全面启

3、蒙的教育。除了看到的,外显的知识之外,特别强调兴趣和习惯、方法、策略、情感教育,包括我们怎么激发起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都在根底与启蒙之内。4.难度适宜、梯度合理教师们可能已经看到了,这册教材非常明显的一个变化识字量的减少、课文数量的减少,这是跟十年前的教材有明显变化的地方。根据大家先前使用的反应,一下子要认识这么多字,在教学方式上面难度比拟大。这册教材把识字量做了调整,调下来的识字量主要放在二年级,考虑到二年级识字能力更加强了,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的知识。起步阶段适当的降低难度,每一册保证合理的难度,每一册之间保持合理的梯度。5.强化运用、联系生活11版的课标出来之后,大家讨论得最热烈的是

4、语言文字的运用。把原先指向知识和记忆的教学转向指向实践的,指向运用的思路。因此在具体的板块设计和题目的安排上面,教材所有的内容都尽可能地去联系学生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并能将语文学习的收获运用于生活,指导他们的生活的实践。6.引导发现、倡导自主我们目前整的一个教育方式是偏向传统的,我们应该怎样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呢?在教材中安排了一些相应的板块,主动发现识字规律,主动展示自己学习语文的所得。经常的获取语文学习的动力,能够在和别人交流展示中,获取持续努力学习的动力。我们不希望每个孩子只是一个获取知识的容器,而是愿意去探索,愿意去发现,不要被我们单一的传授压抑了他学习的欲望。7.课外阅读、纳

5、入课程这是新教材很大的一个亮点。一到六年级,每一册都安排了一个“快乐读书吧栏目,这个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希望教师在操作的时候,不要认为这个不考试,只是走过场。其实,我们如果能够一开始就养成孩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我们的语文教育是事半功倍的。“快乐读书吧只有大量阅读,才能实现语文素养的提升,我们要理解每个板块背后的深意。二、教材概览我上学了集中识字汉语拼音课文2个单元2个单元4个单元10课13课14课口语交际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每个单元都有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安排是四次。因为后面主要讲大板块识字、拼音和课文。我们先来看看大板块之外的一些内容,教材的定位和意图是什么?1.我上学了,传统的管它叫入学教育。内

6、容就三句话: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首先表现一个教育理念的转变,视角的转变。传递的是平等的姿态,而不是教训的姿态。我们放低身价段,不再拿出教训的姿态,把学生看成受教育的对象,而是把他看成跟我们来分享的,我们能够去分享他们的快乐,去见证他们的成长。教师视角的转变,我们一直在讲平等的师生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又会不自觉地回到师道尊严这样的境地。所以我们要想想,我们还可以怎么放低姿态,陪伴孩子。入学教育要实现怎样的功能呢?首先一个是国家认同, “我是中国人。开篇第一页表现国家的认同,身份的认同。“我是小学生。这里面是实现角色的转变。“我爱学语文。承载的是情感的激发,习惯的培养。我爱学语

7、文,让学生先入为主有这样一个观念。语文是很可爱的,我爱学,能让学生感受到很快乐。还有安排了一些学习初期,习惯的内容,比如看书姿势、写字姿势。我们上学了虽然内容不多,是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起步衔接,学生读到我是中国人,会很骄傲。读到我是小学生,会很自豪,读到我爱学语文,会很快乐,我很愿意学语文。这样,我们的起步阶段就会很成功。我们这册教材有个很大的变化,一开始不是学拼音,而是先学一个单元的识字,主要有这么几方面的考虑。一个是考虑到汉字的重要地位,它是语文学习的根底,让学生初入学的时候就学习汉字,比拟符合母语教学的需求,另外,初入学的时候,孩子或多或少都有汉字的根底,汉字对他们不陌生,容易承受。更好的

8、做好幼小衔接。按一般情况来讲,这样安排,学习难度是降低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度过刚入学的过渡期,适应期。并不是很难的教学任务也有利于学生养成教学常规。下面主要讲一下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由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大人一起读等栏目组成。四个栏目是每个单元都出现的。我的发现、展示台、书写提示三个项目是轮流出现。那么每个栏目的具体定位是什么呢?6个识字加油站的意图:设计这个栏目的主要意图,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认识常用汉字,特别是随课文不容易出现的汉字。教材编排有一个问题是不容易解决的,识字和阅读的关系,课文数量多就增加学生的负担,所以机动安排一些小的活动,有31个字,降低全册的教学难度

9、,课文内容可以减少。从识字科学性角度来看,可以有意识地把想学的生字安排进去,科学干预。字词句运用:直接指向课标中的运用板块。低年级主要是字词句,到中高年级会涉与段篇。一年级上册,主要用于生字的复习和巩固,把学过的字组成词语。特别是字音、字形结构方面,拼音正音是很重要的任务,也有写字的类型,综合运用的题目也有,笔画笔顺比拟重要,主要是易混、相近的笔画比拟。根据已经学会的100个字,组成新的词语有条件可以看书我的发现栏目的意图:呈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识字不是随意的,其实是一类一类的,特点非常鲜明,如果我们发现了这个规律,就可以迁移这个规律,学生的学习就会非常高效。这个过程,渗透汉字文化。一年级上

10、册的偏旁都是表意的,草字头、木字旁和三点水,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这些汉字的构字特点,这些表意字。这个栏目的价值就是能够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他不是以知识告诉孩子,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怎么样,而是学生自己发现了什么,这个是很关键的。我们很多东西可以引导孩子自己来学习,自己来发现,让他自己在发现的过程,会有学习的乐趣。他会觉得自己有重大的发现,如果能经常这样,他对语文的学习会非常有兴趣。我们在教学的时候,不仅在这个栏目,而是在所有的教学过程中,都应该让孩子有这个机会。这样就能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迁移运用,举一反三。以学生自主发现的方式呈现。鼓励“发现意识,让主动学习成为习惯。展示台栏目的意图:某某识字、

11、牌匾识字,它的主要功能,引导学生展示学习成果,他课外的学习所得,有机会沟通课内外,让他有展示的机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语文学习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书写提示栏目:显示对书写的重视,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有一个系列的全套的安排,低年级上册打好根底,强化笔顺规律。每一个字第一次出现要求写的时候,会有笔顺跟随,但是,也希望能有机会集中呈现,打好根底。尤其是一年级的时候,随着年级的增长,根据学生的需要,给学生不同角度的书写提示。日积月累栏目:这个是经典栏目,一年级上册安排了六次,四首古诗,两个俗语。系统安排传统文化的内容,值得背诵的传统经典,里面古诗的分量比拟大的,这个栏目的名称也有意思,语文学习是一个

12、长期日积月累的过程,让学生有积累的意识,具有文化传承的价值。和大人一起读栏目:一年级上册安排了八次,形式丰富多样,儿歌童谣为多。读起来朗朗上口,也有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意图定位:幼小衔接,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桥梁,儿童的天性,学前的阶段语文学习主要是和大人一起学习。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一起读,这个栏目就想延续小孩子和妈妈爸爸一起读,然后慢慢过渡到自己读。从学习的角度来说,也是从口语过渡到书面语的一个过程。小兔子乖乖这种故事,有人会觉得太简单,但是有局部孩子会听能讲,就是还不会读。这样的安排可以更好的帮上这些孩子。从熟悉的内容入手,小孩子会觉得语文学习没有很难。这个栏目的关键词就是亲子阅读、分享阅读

13、、无压力阅读。这也是书香社会,我们应该努力引导孩子和家人一起读书,形成合力的作为。这个作业应该会受到家长的支持。这是一个习惯的培养。亲子阅读的模式或方式,我们还可以大胆去尝试,去创新。让孩子有机会去阅读有趣的材料,去分享阅读,应该是我们的目标。三、 具体建议具体内容与教学建议一汉语拼音的编排特点以与教学建议。定位:定位不准,会拔高要求,或达不到要求。识字的工具,学习普通话的工具。拼音是工具,不是文字来学习。很多的要求是不必要的。2.编排原如此:综合性、实用性、便捷高效,这三个是最至关重要的。为什么要综合,拼音识字一定要和口头表达、观察、识字、兴趣结合起来。实用性,学生学了之后能够用,而不是学一

14、些额外的,没有用处的,这样才能高效。3.汉语拼音内容:根据教材版面介绍字母、情境图、音节、词语、儿歌、识字、拼音书写1原来的教材有单幅的情境图,这册教材所用的,所有字母下面都是整合的情境图,包含字母的音或形,教育元素也很多,值得挖掘。比如:ai ei ui,这幅情境图,有一个老奶奶,坐在大树下,推广阅读也好,讲故事也好,小朋友放学之后都围着老奶奶,围在一起,小朋友挨着一起,ei历来是一个难点,就安排在具体的音节中,杯子、头发白色、小姑娘的头发黑色。Hei。教师们会发现,这样的情境图能把学生的拼音和口头表达整合起来。情境图中有很多音节元素,说话中体会读音。比如zi ci si 教师的衣服是紫色的

15、,zi,,让孩子感受到每次学到的拼音都是生活中存在的,整合的情境图的意图:提供有趣的故事情境。单图有单图的好处,单刀直入。现在整合在一起,是寄予它更多的功能,希望能够更加综合,调动起孩子的生活经验,更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去学习拼音。学习拼音就不是纯粹的知识导向的学习,而是在一个丰富的故事情境中来学习。以生动事物的字音或字形,希望通过形象的事物来帮助孩子学习字母。另外重要的价值就是将拼音学习与学生生活建立起严密的联系。既充分利用学生的口语根底,又继续开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以前拼音阶段割裂了学生的口语和识字的开展,整个拼音阶段都在学拼音,不太关注他的识字。现在我们是最

16、大限度的保证孩子能够做到幼小衔接,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有开展。我们的教材是零起点,是指知识的零起点,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还是相当高的。我们怎么充分利用它,并且继续促进他它,这是整个拼音阶段,我们要关注的。另外培养观察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引导孩子去观察细节,按顺序观察,按顺序来说,都是良好表达习惯的形成,增强学习的趣味性。2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能说出字母的读音,那么我们就可以以此来读它,作为标准学习。并不需要特别关注发音的方法。我们有些教师特别喜欢教学发音方法。像这样的发音方法在什么时候最有用,个人觉得应该是学生对有的音想发却发不出来,然后你发现问题存在的原因,是舌没有到位,或是唇的闭合有问题等等,这个时候你可以强调发音方法,让孩子对易混易错的的字母的发音有帮助。不需要系统掌握拼音的知识。3音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