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98009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DOC(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区疾控中心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一、目的做好防控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以及我区发现病例时的应 急处置等工作,全力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经济平稳发 展和社会稳定。二、原则坚持“依法规范,联防联控,外堵输入,内防扩散”的原则, 针对疫情发展的不同态势,强化风险评估,科学、统一地做好 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的防控和应急处置工作。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传染病防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突 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 、国 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办法、广东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 市 突发

2、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XX 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 XX 市 XX 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试行) 等编制。四、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以下情形:准备阶段(W级响应,国外出现暴发,中国内地及港澳台地区未出现病例);川级响应(中国 内地、港澳台地区、本省其他市出现病例);H级响应(本市出 现输入病例);I级响应(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或本 地病例引起持续传播的病例)。五、组织管理(一)成立领导小组、疫情评估小组和日常工作小组:1 、领导小组职责:根据疫情评估小组报告的情况,对控制 的级别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部署人员开展疫情防控, 向上级报告疫情情况,开展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人

3、员名单:组长:组员:2 、疫情评估小组职责:对我区出现埃博拉出血热情况进行 危险性分析与评估,当可能出现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时、对相 关工作进行讨论,报告单位疫情领导小组。疫情评估小组成员名单:组长:组员:3、日常工作小组职责:(1)开展埃博拉出血热防控的常态工作;(2)对区内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和密切接触 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处理;(3)对可能出现埃博拉出血热疫情及时向疫情评估小组提 出评估申请,召集评估小组成员开展危险因素评估。日常工作小组人员名单:组长:组员:(二)根据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当出现埃博拉出血热防控 川级响应时,立即启动全单位人员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跟踪 密切接触者、

4、进行检验监测,单位人员具体分工与职责如下:(1)流调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的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及 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和报告,制定区内疫情防控指引、督 导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实。组长:副组长:组员:(2)消杀组:负责疫情的消毒指引工作,因应流调组的评 估,对埃博拉出血热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居住点或聚集病例点 实施消毒工作。组长:组员:(3)检验组:开展病例的检验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开展采 样、检测工作。组长:组员:(4)后勤组:协调做好相关物资、车辆的保障工作。组长:组员:(5)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管理工作组: 协助日常工作组做 流调工作,按流行病学调查密切接触者要求,对所有密切接触 者实施医学观察追踪

5、和管理。第一组长:组员:第二组长:组员:(5)宣传工作组:负责埃博拉出血热知识宣传,开展全区 埃博拉出血热健康教育要点。组长:组员:其他人员根据领导的安排进行人员工作的调整。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咨询电话:。六、疫情防范与应急措施准备阶段(W级响应):国外出现暴发,中国内地及港澳 台地区未出现病例。()负责开展疾病信息收集、风险评估和提出防控工作 建议。定期向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建议,并指导各镇(街道)准 备工作。(二)根据区卫计局XX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应急预案 (试 行)等,及时完善我中心应对埃博拉出血热疫情相关技术方案。在区卫计局指导下,组织开展埃博拉出血热病例的发现、 排查、报告和管理的技术培训工

6、作。(三)做好可疑病例的筛查与管理。XX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全市定点收治医院,医疗机构及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一旦发 现留观或疑似病例后,应当将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转运工作按照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转运工作方案(附件6)要求执行。(四)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 和管理工作。加强与外事、商务、教育、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 安边检等部门的防控协作,建立跨部门的疫区来华(归国)人员信息通报机制,做好疫区来华(归国)人员的追踪管理工作。 (附件3)(五)按照实验室检测与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和省市 的统一部署,做好样本采集和上送工作。(六)做好应急物资和技术储备等准备工作。加强

7、生物安 全管理,加强现场调查、防护装备的准备工作。做好消毒药械 和防护物资等储备。(七)加强风险沟通工作。积极开展舆情监测,加强公众 的健康宣传与教育,强化疫情防范意识川级响应: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本省其他市出现输入 病例。在做好准备阶段(W级响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 以下措施:(一)完善预案和工作方案。根据疫情形势,进一步完善 预案和各类相关工作技术方案。(二)开展应急监测与风险评估。及时启动应急监测,开 展风险评估,在出入境检验检疫、旅游等部门间强化信息互通, 适时调整监测和应对策略,加强和完善防控措施。级响应:本市出现输入病例。在做好川级响应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落实以下措施:(一

8、)启动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加强与外事、商务、教育、 出入境检验检疫和公安边检等部门的协作,各司其职开展防控 工作。(二)开展密切接触者追踪。依据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附件4)评估界定密切接触者,对密切接触者实施医学观察。(三)督促各级医疗机构进一步加强院感控制,对相关诊 疗人员实行医学观察。加强应急物资储备,确保防护用品、快 速检测试剂等物资满足保障需要。(四)进一步加强健康宣传和教育,及时向公众发出健康 风险提示,并提出相关措施建议。I级响应:出现因输入病例引起的二代病例或本地病例引起 持续传播的病例。(一)进一步强化联防联控机制。(二)启动应急监测,加强各级医疗机构门急诊

9、预检分诊 管理。(三)加强对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的医学观察等健康管理。(四)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必要时设置临时密切接触者医 学观察场所和疑似病例专用就诊隔离观察区。(五)必要时建议区卫计局提请政府实行区域封锁和交通检疫以限制疫情的传播蔓延。七、应急响应的级别调整或终止根据疫情发生形势,由区防控专家组(附件1 )评估提出响应级别调整或终止建议。附件:1.XX区埃博拉出血热防控专家组名单2. 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3. 埃博拉出血热疫区来华(归国)人员健康监测和 管理方案4. 埃博拉出血热病例密切接触者判定与管理方案5. 埃博拉出血热诊疗方案6. 埃博拉出血热疑似或确诊病例转运工作方案7. 埃博拉出血热

10、疑似病例标本采集运送技术指引XX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4年9月11日#附件2埃博拉出血热防控方案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传染 病。主要通过接触病人或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 泄物等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突起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埃博拉出血热病死率高,可达50%-90%。本病于1976年在非洲首次发现,主要在乌干达、刚果、加蓬、苏丹、科特迪瓦、南 非、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流行。一、疾病概述(一)病原学埃博拉病毒属丝状病毒科,为不分节段的单股负链RNA病毒。病毒呈长丝状体,可呈杆状、丝状、“ L”形等多种形态。毒粒长度平均1000nm

11、,直径约100nm。病毒有脂质包膜,包膜上 有呈刷状排列的突起,主要由病毒糖蛋白组成。埃博拉病毒基 因组是不分节段的负链RNA,大小为18.9kb,编码7个结构蛋白和1个非结构蛋白。埃博拉病毒可在人、猴、豚鼠等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增殖,对Vero和Hela等细胞敏感。埃博拉病毒可分为扎伊尔型、苏丹型、塔伊森林型、莱斯顿型和本迪布焦型。除莱斯顿型对人不致病外,其余四种亚型 感染后均可导致人发病。不同亚型病毒基因组核苷酸构成差异 较大,但同一亚型的病毒基因组相对稳定。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4 C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60 C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 C 5分钟即 可灭活。该病

12、毒对紫外线、Y射线、甲醛、次氯酸、酚类等消毒 剂和脂溶剂敏感。(二)流行病学特征1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病人和灵长类动物为本病传染源。目前认为埃博拉病毒的自然宿主为狐蝠科的果蝠,尤其是锤头果蝠、富氏前肩头果蝠和小领果蝠,但其在自然界的循环方 式尚不清楚。#2.传播途径接触传播是本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病人和 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感染。病例感染场所主要为医疗机构和家庭,在一般商务活动、旅行、社会交往和普通工作场所感染风险低。病人感染后血液中 可维持很高的病毒含量。医护人员、病人家属或其他密切接触 者在治疗、护理病人或处理病人尸体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

13、的 防护措施,容易受到感染。据文献报道,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的精液中可分离到病毒,故存在性传播的可能性。有动物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可通过气 溶胶传播。虽然尚未证实有通过性传播和空气传播的病例发生, 但应予以警惕,做好防护。3.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埃博拉病毒普遍易感。发病主要集中在成年人,这和 暴露或接触机会多有关。尚无资料表明不同性别间存在发病差 异。(三)临床表现本病潜伏期为2-21天,一般为8-10天。尚未发现潜伏期有传 染性。患者急性起病,发热并快速进展至高热,伴乏力、头痛、肌痛、咽痛等;并可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病 程第3-4天后可进入极期,出现持续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及消化 道症

14、状加重,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包括皮肤粘膜出血、呕血、 咯血、便血、血尿等;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休克及多脏器 受累,多在发病后2周内死于出血、多脏器功能障碍等。(四)病理特点主要病理改变是皮肤、粘膜、脏器的出血,多器官可以见到 灶性坏死。肝细胞点、灶样坏死是本病的典型特点,可见小包 含体和凋亡小体。二、病例的发现和报告各级医疗机构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符合埃博拉出血 热留观、疑似或确诊病例时,应当及时报告相关信息。病例的 分类和定义参照关于印发埃博拉出血热相关病例诊断和处置 路径的通知(国卫发明电201444号)。留观病例、疑似 病例和确诊病例应当在 2小时之内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 统进行

15、网络直报,疾病名称选择“其他传染病”中的“埃博拉出血 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转运接收的医疗 机构进行网络直报。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 报告信息的三级审核。对报告的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在作出进 一步诊断后,应当及时进行订正。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突发 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进行报告。相关信息报告要求和方式由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发。三、实验室检测对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血液等相关标本进行 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具体检测方案由中国疾病预防控 制中心下发。实验室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相关活动严格按照人间传染 的病原微生物名录的要求,在相应的生物安全级别实验室开 展。病毒培养在 BSL-4实验室、动物感染实验在 ABSL-4实验室、 未经培养的感染材料的操作在BSL-3实验室、灭活材料的操作在BSL-2实验室、无感染性材料的操作在 BSL-1实验室中进行。四、预防控制措施目前尚无预防埃博拉出血热的疫苗,严格隔离控制传染源、密切接触者追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