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958880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0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60 讲 少阴寒化证预后、少阴热化证、太少两化证大家好,我们上课。 少阴寒化证我们讲完了之后,就应当讲一讲少阴寒化证的预后。下面我们打开讲义174 页,看287 条。“少阴病,脉紧,至七八日,自下利,脉暴微,手 足反温,脉紧反去者,为欲解也。虽烦,下利必自愈”。这个少阴病是真阳衰微的少阴病呢, 还是寒盛伤阳的少阴病?我问大家,是真阳衰微的少阴病还是寒盛伤阳的少阴病。真阳衰微 的少阴病应当是脉微细,但欲寐,现在脉紧,和我们前面所学的脉阴阳俱紧的那个少阴病不 是一样的吗?所以这是寒盛伤阳,以邪气盛为主。以邪气盛为主的这种少阴病,它就可能自 愈。真阳衰微的少阴病是不能够自愈的。所以“至七八日,自

2、下利”,这个“自下利”是怎么回事呢?这不是真阳虚衰,火不暖土, 而是肾阳恢复以后驱除体内的寒浊邪气外出的表现。“脉暴微”,脉由紧(这是邪气盛)突然转得不紧了。这个“微”是和“紧”相对的。突 然转得不紧了,这提示了寒邪退,所以下利是寒邪排出体外的表现。脉由紧突然转得不紧了, 转得弱了,这正是“小则平”,黄帝内经所说的“大则病进”,脉大病就有发展,“小则平”, 脉由大而变小,这是邪气退的表现。“手足反温”,那是寒邪退,阳气得以伸张,所以手足就 转暖了。“脉紧反去”这不正是提示了邪气退吗?“为欲解也,虽烦”,正邪相争有一点烦, 但是这个“下利必自愈”,你把寒湿邪气驱除出体外了,这个下利自个儿就好了,

3、阳气也得以 伸张就完全恢复了。这是少阴寒化的一种自愈证。这个证候它不是以正虚为主,而是以邪盛 为主。我们在太阴病篇中学过一条,说“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 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 腐秽当去故也”。还记得吗?那是寒湿腐浊气阻滞于太阴,当太阴阳气恢复以后,驱逐邪气外 出,表现了下利自愈,通过大便排出体外,然后这种下利必自止。而少阴病篇的第287 条, 也是寒浊在少阴,在体内,那么这种病通过什么途径把邪气排出体外,也通过下利的方式。 所以太阳病自愈是自汗、自衄、战汗,使邪从外解。三阴病属于里证,它要自愈的话,它不能通过汗解

4、,它通过自利。287 条我们就讲这么多。之所以可以自愈,它不是真阳衰微的少阴寒化证,它是寒盛伤 阳的少阴寒化证。288 条:“少阴病,下利,若利自止,恶寒而踡卧,手足温者,可治”。这一条我们应当 这么读:“少阴病,下利,恶寒而踡卧”,这是个寒盛的表现。“若利自止,手足温”,这是阳 气恢复的表现,当然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因为阳气没有衰竭,还有恢复的苗头。而下利自 止了,这是寒邪已经排出体外的表现。289 条:“少阴病,恶寒而踡卧”,这是寒邪盛的表现。“时自烦”,一阵一阵的感到烦热。 “欲去衣被者”,这是阳气恢复的表现。所以能够有这种情况,它也是个寒盛伤阳。寒盛伤阳, 所以他躺在被窝里,“恶寒而踡

5、卧”,等阳气恢复了,一阵一阵有烦热,“欲去衣被”这种情况 预后比较好。以上这三条,应当说都是寒盛伤阳,病证的矛盾主要方面在于寒邪盛。下面讲 的阳不回不治证都是以真阳衰微为主。295 条:“少阴病,恶寒,身踡而利,手足逆冷者,不治”,一派阴寒内盛的表现,而没 有阳气恢复的征兆。所以我们讲义上把它叫做纯阴无阳的危候。张仲景看到这种情况,他就 说没有办法了,他就走了,不予开方了。那我们今天不是这样子啊,在今天急诊室要全力的 中西医结合抢救。如不去抢救的话,那病人的家属会按照医师法去告你的状。296 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这一条原文,这个“吐,利”是肾阳 虚衰,火不暖土所造成的,这

6、里是“躁烦”,“上阴病,吐、利、躁烦”,就是我们以前多次所 说过的阴盛则躁,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肢体出现的躁扰不宁,甚至正气衰 亡之前那种撮空理线,循衣摸床,这种躁动是不自知的。再加上四肢逆冷,上过肘而下过膝, 一派阴寒内盛,阳不盛阴的表现,当然预后不良。296 条要特别注意和我们上节课所学的, 吴茱萸汤适应证相区别。吴茱萸汤适应证那条原文是说:“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 死者,吴茱萸汤主之”,你看都有吐、利,都有四肢厥冷,都有烦躁,不过 296 条讲的是躁烦, 所以呢你要注意鉴别。我们题库里有一道题,是K型题,它说吴茱萸汤的适应证是什么?底 下列了4 条,一个是食谷欲呕,

7、属阳明也;一个是干呕,吐涎沫,头痛者;一个是少阴病, 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一个是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列了这4 条。那么第 3 条和第 4 条,你一定要特别区分开。因为一个是吴茱萸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少阴阳不盛阴 的死证。所以我们才说吴茱萸汤证是个少阴病的类似证。297 条:“少阴病,下利止而头眩,时时自冒者,死”,这个“下利”指的是阴竭于下, 没有东西可拉了,所以它下利止。“头眩”是阳脱于上,为什么头晕呢?虚阳上脱,一阵一阵 头晕,所以时时自冒。“冒”字以前我们讲过,说文解字说,冒,蒙而前也。就是把脑袋, 把眼睛都蒙上,摸着黑往前走,走上一会儿你就头晕了,所以“冒”字可以引申为头

8、晕。“冒” 字也可以引申为遮盖,像我们太阳病篇所说的“发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下悸,欲得按者”, 那个“冒”字就是遮盖,两个手交叉,按护在心前区。而我们现在这里讲的“时时自冒,”这 个“冒”字就是指的头晕目眩。那头晕目眩,这里是虚阳上越,阳脱于上的表现,所以 297 条所描述的这个证候,使阴竭于下,阳脱于上,阴阳离决,当然预后极差。仲景说“死”。298 条:“少阴病,四逆,恶寒而身踡,脉不至,不烦而躁者,死”,这一条显然是正不 胜邪,阳绝神亡,“不烦而躁”嘛,肢体躁动不宁,我们刚才说过了,正不胜邪,阳绝神亡。 阳气也绝了,人的精神、神气也亡了,所以预后不良。299条:“少阴病,六七日,息高者,

9、死。”“息”就是呼吸,“高”就是表浅,呼吸表浅, 这部正是肾气虚于下,肺气脱于上的表现吗?是一个呼吸功能衰竭的表现。中医认为肺是主 吸气的,肾是主纳气的。我们一个正常的人都应当有良好的腹式呼吸,有良好的腹式呼吸这 叫能够纳气归根,它的呼吸是有一定深度的,这叫纳气归根。而当呼吸功能衰竭的时候,它 就呼吸表浅,气不归根,中医把它叫做肾气绝于下。不能够纳气,肾气绝于下,气不归根, 呼吸表浅,那就是肺气脱于上,所以这是预后不良的。第 300 条:“少阴病,脉微”,这是阳虚,“细”,这是阴虚,“沉”主病在里,当然“沉” 也主阳虚,所以阴阳两虚,这是真阳衰微,阴阳两虚。“但欲卧”和那个“但欲寐”差不多,

10、阴精阳气虚衰,精神失养,意识朦胧,意识淡漠。“汗出”是阳不摄阴,“不烦,自欲吐”,这 个“不烦”是真阳衰微,无力和阴相争,不争则静嘛,就像我们在61 条所说的“昼日烦躁不 得眠,夜而安静”,这个“不烦”实际上就是不躁,夜而安静的那个不躁。“自欲吐”是阴邪 上逆的一种表现。“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又过了几天以后出现了虚寒 的下利,这个烦躁实际上就是躁烦,又出现了“烦躁不得卧寐”,这正是正不胜邪,病人临终 前的一种表现。上述这6 条,后世医家把它叫做少阴六死证。我们北京市主治医生的晋升考试,不知道 哪个老前辈出的题,说少阴六死证是什么,结果没有一个大夫能回答。你想想我们大夫学伤

11、寒论的时候,主要是学它的理、法、方、药,谁去背它的少阴六死证啊。更何况我们今天 判断预后,常常是全面考虑,总体把握,中西医结合来诊断,所以对少阴六死证来说,今天 在临床上的意义和价值就不是太大。更何况仲景所说的死证,有时候我们今天采取中西医结 合的方法来治疗,病人也不一定会死亡,所以这些东西,我们供大家参考就是了,不作为重 点要求大家学习的对象。好,少阴寒化证的主要内容和少阴寒化证的预后,我们就谈完了。 少阴脏证有两大类证候,寒化证谈完了我们就该谈热化证。形成少阴热化证的原因,我 们已经说过多次,那就是当病人素体少阴阴虚而阳盛的时候,外邪从阳化热,这就容易出现 少阴的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的第一个

12、证候,303 条,黄连阿胶汤证,看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这个证候,它的主证只有一个:“心中烦,不得卧”,这 主要是阴虚火旺,心肾不交,他之所以说“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是他所看的这个病人 得了少阴病两三天以后就出现了精神神志症状。伤寒论中许多条文都写了日期,后世医家 在研究这些时间的时候,有的人就说不大好理解,就说这些时间都是约略之词,你不要去拘 泥它,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是张仲景他所写的这个时间就像我们今天写病历一样,你比方来 一个急性膀胱炎的病人或者急性大叶性肺炎的病人,我们就举大叶性肺炎的病人吧,那你在 写病历的时候,你第一句话就会写,高热

13、,咳喘三天,这是主诉;那么第二句就写,三天前 这个病人偶感风寒,然后恶寒发热,随后咳喘,然后持续发热,用过什么样的方法,效果不 好,然后来住院治疗。如果两千年以后,别人看到你这个病历,也许两千年以后你就成了亚 圣了,医中亚圣了。看到你这个病历说,唉,他写的这个两三天,这个发热咳喘三天你不要 拘泥它,临床不一定是那么回事,你生气不生气啊。所以张仲景所记录的这个时间,人家就 是客观的病人,就是个病程的记录,所以我们不要往这个上面说,只是个约略之词。他干嘛 说约略之词呢?他这个病人就是这样。我说这段话,我想大家听明白这个意思了。所以伤 寒论中许多这个日期和时间是张仲景观察病人的实际病程。我们在讲少阴

14、概论的时候,曾 经提到过一段话,说少阴经的一个分支和心相连,这就沟通了心和肾的相交的关系。在生理 情况下心阳下交于肾,我们也把它叫做心火下交于肾,助肾阳以温暖肾水,使肾水不寒。肾 水就是肾阴,上奉于心。助心阴以制约心火,使心火不亢,这就叫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在 生理上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呢?那就是人的觉醒和睡眠交替发生,兴奋和抑制有规律地交替 发生,觉醒的时候精神振作,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睡眠的时候,睡眠香甜,能够得到充 分的休息,一个这样的人,就是心肾相交的,就是水火既济的。而我们303 条讲的是一个病 例的状态,他是肾阴虚于下,心火亢于上,阳入于阴谓之寐。该睡觉的时候,该阳入于阴的 时候,

15、由于阴虚不能敛阳,由于阳亢不入于阴,这个时候,该睡觉的时候他就睡不着觉。不 仅睡不着觉,他还越睡不着越烦,越烦越睡不着。为什么呢?他睡不着觉,他还不是说安静 地躺在那眯着眼睛躺着,他一听和他一个床睡的人在打呼噜,狠狠拧他一下,我让你睡,你 的呼噜吵得我睡不着。实际上不是人家吵他,而是他自己,他就心烦,越烦越睡不着,越睡 不着越烦,所以就辗转反侧,坐卧不宁。因此仲景才说:“心中烦,不得卧”,不是说不得眠,不得寐,而是不得卧。典型的阴虚 火旺,心肾不交的表现,治疗用黄连阿胶汤。黄连阿胶汤有滋阴清火,泻南补北的作用。泻 南补北是什么意思呢?南代表火,北代表水,为什么南可以代表火北可以代表水啊?我以前

16、讲五行的时候曾经说过,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夏天,这 个时候火气当令;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着北方的时候,地面上是冬天,这个时候水气当令, 所以南和北就代表火和水。当我们看到泻南补北的时候,你就会知道这是泻心火滋肾阴,黄 连阿胶汤这个方子,黄连和黄芩这是清心火的,鸡子黄是养心阴、养心血的,阿胶是滋肾阴、 滋肾水的。鸡子黄和阿胶都是血肉有情之品,因为阿胶是驴皮熬制的,而鸡子黄是老母鸡下 的蛋,那当然是血肉有情之品。它们都是动物药,以有情补有情,比那些草木的沙参、玉竹 麦冬这一些草木滋阴、生津的药效果直接、效果迅速。芍药在这里头干什么用?芍药是养阴 的酸味的药,它和鸡子黄这个甘味的药相配,酸甘化阴,可以更好的养心阴、养心血。芍药 和阿胶这样的甘味药相配,可以养肾阴,更好地养肾中的津液,这样就构成了一个泻南补北、 滋阴泻火的一张方子。“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烊是什 么意思啊?把胶状的药物在热药液中溶解的过程。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都属于这种服用的 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