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916647 上传时间:2022-07-2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忻州市中心医院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为加强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完善我院护理人才队伍体系,提高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医院改革与发展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特制定本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 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 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 康服务需求。二、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急诊急救、手术室、血液透析科、供应中心、 ICU 等领域开展专科护士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 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

2、士开展相关工作, 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 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 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 我院护理事业健康发展。三、专科护士培养制度1. 参加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者须必须为中华人民 _执业护士,护 理专业大专以上学历,在相关专科工作2年以上,护师以上职称。2. 参加临床专科护士培训者除具备完成本岗位职责的能力外,还 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较好的专科护理知识与实践经验3. 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工作责任心及奉献精神,本人自愿并经科 室选拔推荐后,由护理部、院部同意。4. 送出参加专

3、科护士培训者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 的专科护士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 护士资格证书;对未完成或未取得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回院后脱离所 学专业。四、专科护士使用制度1. 取得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负责 相应的专科护理工作。2. 主动、及时地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 新方法,每年参加1次以上本专科省级及以上护理继续教育项目的学 习,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3. 临床专科护士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 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发 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4.

4、负责全院相关专业的护理会诊和疑难处理。5. 承担医院N2级以上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示教。6. 在临床岗位中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指导,并对专科护理的 有关工作提出完善和改进建议。7. 临床专科护士应关注学科发展,注重专业培训,强化专业建设, 在医院护理领域中要有突出贡献,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8.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9. 临床专科护士应注重学科研究,加强工作总结,每年发表专业 文章1篇以上,每3年发表护理核心期刊专业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护理部XX年1月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制度1、参加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者须具有执业护士证书,有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学历

5、,表现优秀者。2、原则上参加重症医学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者要求具有1年以上重症医科学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参加手术室临床专科护士 培训者要求有2年以上手术室护理工作经验;参加急诊科临床专科护 士培训者要求有2年以上的急诊科护理工作经验;参加血透室临床专 科护士培训者要求有内科系统工作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3、热爱护理事业,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及为护理事业奉献精神,本人自愿并经科室选拔、推荐。4、送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的护士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专科培训,考试合格,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 护士资格证书。5、所有临床专科护士,须取得相关临床专科护士资格证书,持证上岗。6、专科护士应主动、及时地掌握

6、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每年要一名护士参加省级以上组织的 专科领域的新知识的培训学习,并在本科室组织学习推广。7、临床专科护士应注重加强科学研究,每5年至少在护理专业期刊上发表本专科论文1篇。8、临床专科护士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 能,在突出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临床专科护士培养及管理制度为加强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完善我院护理人才队伍体系,提高 护理队伍整体素质,适应医院改革与发展需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 体健康,特制定本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及管理制度。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

7、彻执行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护 理队伍专业化建设,以提高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专业技术水平,促 进护理工作和临床诊疗技术的同步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 康服务需求。二、工作目标有计划、分步骤地在 ICU 专业、急诊专业、手术室专业、血液净 化专业、产科助产士,肿瘤专业等护理专科或专病领域开展专科护士 培训工作,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业务水平和专长,能较好地解决实际专 科护理问题并指导其他护士开展相关工作,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 护理事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临床护理骨干。同时,通过强化专 科护士培训和管理,探索建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形成较为完善的在职护士培养体系,促进我院护理事

8、业健康发展。三、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1. 参加临床专业护士培训者须取得注册执业护士证书,有卫生和 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护理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护师以上职称。2. 参加临床专科护士培训者要求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2年以上专业护理工作实践。3. 热爱护理事业,具有工作责任心及奉献精神,本人自愿并经科 室选拔、推荐。4. 送出参加专科护士培训者必须与医院签订护士外出进修合 约,接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或委托的专科护士培训,考核合格, 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对未完成或未取得 专科护士资格证书,回院后脱离所学专业、半年内未开展专科项目者, 按协议执行。四、临床专科护士的管理1.

9、临床专科护士,取得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专科护士 资格证书,持证上岗。2. 临床专科护士应积极、主动、及时掌握本专科领域护理新理论、 新知识、新技术和新项目;每年参加1次以上本专科省级及以上护理 继续教育项目的学习,获得规定的专业继续教育学分。3. 临床专科护士应注重学科研究,加强工作总结,每年发表专业 文章1篇以上,每3年发表护理核心期刊专业论文或综述1篇以上。4临床专科护士应认真进行本专业护理人员的临床及理论指导, 承担医院N2级以上护理人员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示教。5. 临床专科护士精通本学科基本理论、专科理论和专业技能,掌 握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专科危重病人的救治原则与抢救技能,在突

10、发 事件及急重症病人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6. 临床专科护士应关注学科发展,注重专业培训,强化专业建设, 在医院专科护理领域有突出贡献者,例如: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建 立专科门诊并坚持按时出门诊者,医院给与专科护士岗位津贴。XX医院护理部xx年7月1日协议书-邯郸市第一医院关于临床专科护士培训的协议我院为加快 护理专业化发展速度,完善临床专科护士培养方向,巩固护理专业人 才培养成果,提高护理队伍专业及综合素质,特制定临床专科护士 的培养及管理制度;经个人申请,科室考核、推荐,护理部审核, 同意科护士参加专科护士培训,并签订临床专科护士培训协议。甲 方:邯郸市第一医院乙方:法人签字:(盖章)本人签

11、字:单位盖章:本人盖章:(指纹)签字日期:年月 日 签字日 期:年 月 日甲、乙双方根据平等、自愿、协商的原则,就甲方出 资进行临床专科护士培训及回院后工作任务一事,达成如下协议,并 订立本协议,双方共同恪守。一、双方认真执行临床专科护士培养及管理制度,甲方为乙 方提供培训、工作等相关支持,乙方认真执行岗位职责,落实本专业 所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等相关专业工作。二、乙方所需培训资金,按照继续教育报销项目规定,分别由甲 方承担 50%,乙方所在科室承担50%,自费项目个人承担。三、乙方参加培训期间,应严格执行培训部门要求,如期完成培 训计划、项目,并取得专科护士培训资质及合格证书后,甲方给付培 训

12、项目费用,如未取得专科护士培训资质及合格证书,甲方不予给付 培训费等支出。四、甲方为乙方提供开展工作的相关支持,协助其开展专科护士、 专业岗位项目指导,并对开展项目成绩突出者给予相应奖励。乙方取 得临床专科护士资质,应在本专业开展工作,承担本专业护理人员在 职继续教育、专业培训、项目开展。五、乙方取得临床专业护士资质后,不得以各种理由离岗、转岗, 如医院或科室工作需要,需要参与护理管理工作,只得在本专业担任 管理岗位工作。如因个人原因离岗、转岗,个人将承担因资格培训、开展工作及项目的所引发的资金支出;如本人调离医 院,需补缴后启动调离程序。六、双方一旦签订协议并签字、盖章 (指纹),从签字之日即发生约束效力,如单方毁约,毁约方将承担 完全责任,并负担因毁约导致的损失,不尽事宜本着互相协商的方式 解决;如有异议,报请院长办公会研究确定。七、本制度从XX年7月1日起执行。邯郸市第一医院xx年6月30日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