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86916630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物理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6期专题03透镜含解析一、单选题1以下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A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人离平面镜越远,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就越小C “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D 凹透镜只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光具有发散作用【来源】(人教版)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2 生活中的透镜【答案】C【解析】【详解】C、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导致看到的“物体”变高,所以“潭清疑水浅”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C正确;D、凹透镜对平行或不平行的光都具有发散作用,故D错误。故选C。2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

2、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丙丁【来源】xx年长沙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详解】甲图,远处过来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的前方,是近视眼成因原理图;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乙是近视眼的矫正原理图;丙图,近处过来的光线成像于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成因原理图;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故丁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故选A。【点睛】重点是近视和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造成的,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配戴凹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青少年时期是眼睛近视的高发期,特别要注意用眼的卫生,防

3、止用眼过度而发生近视。3如图所示,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起刻度线处,在光屏上得到烛焰请晰的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 此成像原理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不可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根据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知,此时

4、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错误;此应用是投影仪的原理,故B错误;C. 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则物距变大,像距要变小,所以光屏要向左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正确;D. 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在蜡烛与光屏之间移动,能再次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D错误。点睛:知道凸透镜成各种像的规律,知道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的规律。4如图所示,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A 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 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正远视眼C 图内中,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 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循光的反射定律【来源】【全国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

5、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点睛:(1)小孔成的是倒立的实像;(2)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3)海市蜃楼是由于光在不均匀的大气层传播时发生折射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4)漫反射虽然光线杂乱无章但是跟镜面反射一样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岸边的人在水中所成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 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正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来源】四川省广安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A、“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

6、;B、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故B错误;C、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为了使各个方向的人都能看到屏幕上的像,故光在屏幕上要发生漫反射,故C错误;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太强,应佩戴凹透镜是光线变得发散,故D正确。故选:D。点睛:(1)(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物体在平面镜中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3)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漫反射的反射面是凹凸不平的;(4)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当蜡烛从如图所示的A位置逐渐移

7、到B位置的过程中,像距及其像的变化情况是( )A 像距增大,像变大 B 像距减小,像变大C 像距减小,像变小 D 像距增大,像变小【来源】山东省烟台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解析】解: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A位置逐渐移到B位置的过程中,由于物距减小,则像距变大,像变大。故选:A。点睛: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体离凸透镜越近,像离凸透镜越远,像也越大。7小军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两侧

8、,蜡烛放置在35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的虚像 B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正立的像C 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 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照相机的成像特点【来源】xx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C【解析】A. 光屏上能呈现烛焰的像,说明是实像,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故A错误;B. 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倒立的,成虚像时是正立的,如图成的是实像,是倒立的,故B错误;C. 由图知,物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光屏上呈现的是烛焰放大的像,故C正确;D. 该实验现象能说明投影机的成像特点,而

9、照相机利用的是成缩小实像的规律,故D错误;故选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8关于凸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凸透镜成的像都是实像B 照相时,景物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内C 投影仪中的投影片放在镜头二倍焦距以外D 远视眼镜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来源】四川省自贡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D【解析】点睛:(1)近视眼用凹透镜进行矫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远视眼用凸透镜进行矫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

10、相机,2fvf。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v2f。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二、多选题9关于生活中的透镜,下列描述合理的是( )A 放映幻灯片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 看电影时,屏幕上的像相对于胶片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 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与放大镜的距离必须小于一倍焦距D 生活中用凸透镜矫正近视眼【来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AC【解析】【详解】A、放映幻灯片时,物距位于一倍到二倍焦距之间,像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的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正确;B、看电影时,电影机镜头与幻灯机的镜头使用原理

11、一样,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错误;C、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之内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是放大镜的应用,故C正确;D、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可以矫正近视眼,而凸透镜用于矫正远视眼,故D错误。故选AC。【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常考试的内容,应牢记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主要应用,有些同学总是记不住,要下点功夫,可以结合成像光路图进行练习、记忆。三、填空题10在森林中旅游时,导游会提醒你,不要随意丢弃饮料瓶。这是由于下雨时瓶内灌了雨水后,相当于一个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太阳出来后,它对光线有_作用,可能会引起森林火灾。【来源】(人教版)xx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5.1 透镜【答案

12、】 凸透镜 会聚【解析】【详解】根据凸透镜的概念和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解答。因为瓶内灌了雨水后,瓶中水的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即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太阳光照射到此水瓶时,此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到树叶时,会造成树叶燃烧,造成火灾。11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_(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才能在光屏上再次成一个清晰的像。【来源】xx年黑龙江省鹤岗市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投影仪 靠近【解析】【详解】【点睛】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是

13、常考试的内容,要掌握成像时物距和像距变化的特点,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也会变小,这里的像变小,是与之前比变小,要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要看像距和物距的比较,像距大于物距,像就放大。12如图所示,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f=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后,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来源】四川省眉山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右 倒立【解析】凸透镜的焦距f15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小红将蜡烛移至20cm刻度线处时,u50cm20cm30cm2f,像距v2f,故向

14、右移动光屏,就会得到倒立、等大的实像。点睛: 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等于物距,据此分析。13眼球的结构类似于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把来自外界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小明同学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形成了近视眼,应当戴_镜进行矫正。【来源】四川省攀枝花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照相机 倒立 凹透点睛:(1)眼球相好像一架照相机,眼睛的晶状体和角膜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眼睛看物体时,物体在凸透镜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近视眼的成因:晶状体变厚或眼球太长,看远处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14如图是一

15、种可以进行航拍的“无人机”(多功能飞行器)。“无人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_透镜;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天线发射的_遥控无人机飞行。【来源】四川省自贡市xx年中考物理试题【答案】 凸 电磁波【解析】试题分析: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原理工作的,因此“无人机”的照相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人们可以通过遥控器上的天线发射的电磁波来控制无人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考点定位】生活中的透镜;电磁波的传播四、实验题15小蒙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宄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cm刻度处不动。(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2)小蒙将蜡烛移动到10cm刻度处,光屏向左移动到55cm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