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8691390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海中小型工业企业发展的思考(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海中小型工业公司发展的思考发布时间:-5-1信息来源:内容提纲 中小公司是南海经济发展的主体,如何增进中小公司发展对南海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南海在经济发展上要实行内源和外源经济双轮驱动战略,不能忽视中小公司,中小公司的提高关系到南海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质量的提高。本文简要论述了中小公司的原则和在国民经济中作用,从南海中小公司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分布以及对经济的奉献等方面分析了南海中小公司的现状、特点,展示了南海工业中小公司从“三驾马车”到“五个层次一起上”的发展轨迹、部类齐全的行业特点和在南海经济社会中的作用。同步,指出了中小公司规模较小、规模扩张速度慢、融资较困难、产品技术含量偏低、附

2、加值不够高、自主创新能力局限性和劳动生产率较低等方面的局限性。并提出了应在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涵再生产、拓展融资渠道、发展规模经济、提高公司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和品牌战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及政策扶持等方面采用相应措施,增进南海中小公司的提高和发展。实现南海经济在较高基数上保持迅速增长。一、中小公司的概念及其作用中小型公司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公司中集中限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量规模较小的公司。这里所讲的中小公司是指中小型工业公司(涉及个体工业,下同)。按照国家制定的中小公司原则暂行规定,工业中小公司须符合如下条件:职工人数人如下,或销售额30000万元如下,或资产总额为4

3、000万元如下。中小公司的特点是:公司数量众多,分布面广;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财务状况差;产出规模小,经营效率低,竞争力较弱;经营灵活,组织精干,形式多样;民营公司还带有色彩较浓的“家族式”管理。但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中小公司是大公司的重要补充它与大公司互相补充,为大公司提供配套生产或提供有关的服务,其作用不可或缺。(二)中小公司是增进市场竞争和市场经济的基本力量它是维护市场竞争机制的重要力量,积极参与竞争,发明市场的活力。(三)中小型公司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它数量巨大和经营分散,以及较强的适应能力,可以极大地缓冲国民经济的大幅波动,从而有效地缓减经

4、济增长的失衡状态,抗风险能力强,对国民经济增长的奉献率不断上升。(四)中小公司是增长就业的重要渠道,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小公司量大面广,重要生存和发展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力的技术规定低,是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和新增劳动力就业的重要渠道,对社会发展起到了稳压器作用。(五)中小公司是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中小公司机制灵活积极,能增进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增进产业换代和技术进步,活跃技术市场。二、南海中小公司发展的现状(一)中小公司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分布南海的中小公司源于乡镇公司,是南海经济的重要支柱,始创于58年,后来不断发展,在改革开放中闯出了具有南海特色的“三大

5、产业齐发展,五个层次一齐上”的发展路子,逐渐实现了三个转变:在经营形式上从老式经营向现代化经营转变;在生产方式上从以来料加工为主、合资合伙经营向自主经营的民营公司转变;经济构造上在多层次、多项目、多品类的基本上向支柱工业、产业集聚转变。南海中小公司重要经历了几种发展阶段:1979年,南海提出大力发展社队公司,形成了公社、大队、生产队“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经济发展格局,并且开始引入外资搞“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生产和补偿贸易)。这是南海乡镇公司的第一次大发展。82年,实行县社联营、社队联营、队队联营、集体与个体联营,由“三驾马车”变成“五个层次一起上”。985年,南海乡镇公司在战略

6、上作了重大调节,一是从重速度、重产量、重产值的赶超战略,转变为重产品质量、重经济效益、重社会效益;二是从依托增长投入以增长产值转变为挖潜降耗以提高效益;三是从发展劳动密集型公司为主转变为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外向型公司为主,由此带来了乡镇公司的二次大发展。0世纪0年代初,南海乡镇公司不失时机地抓投入,上新项目,实现了第三次大发展。90年代后期,南海中小公司以高新科技改造老式产业,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形成纺织、铝材、陶瓷、五金、内衣等大行业和专业镇,中小公司发展上了一种新台阶。本世纪初,实行“扶大扶优扶强”、“东西板块”战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大力招商引资,发展规模经济,由此带来了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升

7、级,形成了东部地区重点发展第三产业,西部地区重点发展工业的“东西板块”效应。目前南海西部地区是中小工业公司的主战场,分布有狮山的科技工业园、丹灶的环保产业园、西樵的国家级纺织产业基地等,其产值占了全区的62.。通过以上几种阶段的发展,南海中小公司形成了行业、种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分布在工业3个行业大类、5个行业中类、400个行业小类之中,走出了一条遍地开花,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具有南海特色的工业发展路子。南海工业中小公司单位数达到10个,比5年增长669个,增长533%,十年年均增长4.4%;工业总产值达154亿元,比195年增长3倍,年均增长14.%;税金64.73亿元,比1995年增长3.7

8、倍,年均增长1.%;从业人员72.8万人,比199年增长7%,年均增长5%。形成纺织服装业、铝型材加工业、建筑陶瓷制造业、交通运送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等大行业,其中铝型材加工业、建筑陶瓷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这个行业的产值超过100亿元,分别达到60亿元、102亿元、11亿元和131亿元,分别比195年增长2.倍、7.%、23倍和.8倍。 南海中小公司一种明显特点是以非公有制为主,特别是民营工业为骨干。在注册登记类型中:私营、个体工业单位数达180个,占全区工业中小公司的6.1%;工业产值占3.6%。港澳台及外商投资单位数77个,占全区工业中小公司的3

9、%;而工业产值占20.8%。(二)中小公司对南海经济的奉献南海中小公司对提高经济综合实力,增进南海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南海工业中小公司是全区工业的主体南海工业中小公司产值达到115亿元,占了全区工业总产值的7.2%,是工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它对工业总产值增长的奉献率达到5%。2.南海工业中小公司是拉动GDP增长的重要力量工业中小公司的增长值达34亿元,占GDP的42,占第二产业的73%,对GP增长的奉献率达到49%。3南海工业中小公司是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南海工业中小公司的税收达到64.73亿元,占全区税收的63%,对税收的奉献率为55。纺织、有色金属加工、建筑陶瓷制造、金属制品、

10、化工、汽车配件制造业等中小公司为政府提供了大量的税收。4南海工业中小公司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南海工业中小公司从业人数达到72.8万人,占全社会就业劳动力的5.%,对解决城乡就业,增进社会稳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起到重要作用。三、南海中小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制约的因素南海中小公司在改革开放的二十近年来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数量、规模,还是质量、档次都提高到一种新的台阶,大部分公司都挣脱了家庭作坊、来料加工的低档经营方式。但它们在发展中还存在着某些突出的问题和制约因素:(一)公司规模扩张慢,融资较困难南海中小公司的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行业齐全,单位数量占了佛山市的5%以上,而产值却占1/3

11、。户均年产值59万元,户均从业人数37.5人。户均产值虽然比1995年增长1.2倍,但与顺德等同类地区的户均产值低30万元左右。而融资难则是制约中小公司扩张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南海中小公司来源于社队公司,发展于私营、个体户,带有较浓厚的“家族色彩”,公司制度不规范;公司战略意识模糊,产业低度化、分散化,只注重生产技术层面的管理,财务管理上缺少全面的数据核算,许多公司会计解决随意性强,甚至做假帐,设多本帐,逃税、漏税,导致经营管理不规范,从而导致公司自身信用能力局限性;公司内源融资能力低下,自我积累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公司固定资产少,有些甚至没有固定资产,而流动资产变化又大,可用作抵押品的

12、资产较少,难以实现抵押担保贷款,而目前中介担保机构发展处在起步阶段,发育不成熟,金融机构采用“惜贷”政策,对中小公司贷款采用谨慎态度,不敢大量放贷,南海金融机构的存贷差只是43%,近年更是浮现贷款余额负增长的态势,有相称一部分存款未能转化为贷款。这些因素导致了中小公司贷款难,从而克制了公司规模的扩张速度和产业升级。(二)产品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小南海中小公司有大量从事化工、食品、五金制品、制鞋、塑料制品、印刷、皮革制品等技术含量较低的行业,产品附加值较小。南海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低于顺德146%的3个百分点;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1.75%,低于中山(2.41%)、番禺(2.98%)、东莞(

13、3.14%)。产品出口总额是顺德的35,中山的26%,东莞的14%。表白南海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局限性。(三)自主创新能力局限性南海中小公司相称一部分产品都是来样加工,按订单生产,贴牌生产。如食品制造、五金制品、化工、制鞋、涉及部分内衣制造业等行业缺少产品的核心技术和自主产权,没有自己的品牌,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只赚取产品的加工费,获利甚微。到目前为止南海拥有国家名牌产品只有9个,国家免检产品53个,广东省名牌产品42个,申请专利数00多件。这些品牌和专利与南海工业的产品和行业数量还不相适应。(四)公司生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劳动生产率较低南海中小公司以劳动密集型行业居多,

14、如纺织、服装、制鞋、皮革制品、建筑陶瓷制品、金属制品等行业其从业人员都在万人以上。工业从业人员占了全社会从业人员的49.3%。而南海中小公司劳动生产率也只有.5万元/人,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的前“十强”中最低,其中低于顺德万多元/人。以上这些问题制约着南海中小公司的提高、提高。四、提高南海中小公司发展的对策中小公司是南海经济的支柱,是提高南海综合实力和区域竞争力的核心,必须进行“改革、改善,提高、提高”。(一)调节增长方式,注重公司的内涵扩大再生产中小公司经历近年外延高速发展,土地资源紧缺成为南海工业发展制约因素,决定了我们不能再走土地、能源高消耗的粗放型的工业发展路子。为此,要通过公司内部挖

15、潜、外部嫁接和依托科技改造、整合、提高,加速产业优化升级,从内涵上走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尤为重要。在招商引资中注重提高投资公司的准入条件,增长资金、技术的投资密度,推广“无地招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提高中小公司的档次和规模。(二)拓展融资渠道,适度发展规模经济,提高竞争力拓展中小公司融资渠道是扩大再生产,扩张公司规模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加强中小公司自身内源融资能力。规范中小公司的公司制度,增长公司的赚钱水平,规范财务中介机构行为,通过中介机构,加强公司财务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做到收支有据可依、有帐可查。这是公司赚钱和长期发展的保证,也是公司内源融资能力增强的保证。另一方面,要建立中小公司信用

16、评估体系和中小公司信用担保体系,积极发展中小公司担保公司,为公司贷款提供担保服务,一方面向银行提供申请贷款的中小公司的真实信用水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中小公司的信用水平,为进入资我市场准备条件。引导有条件的中小公司建立现代公司制度,重点协助成长型、科技型公司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适度发展中小公司规模是提高竞争力和提高效益的需要。公司规模过小,缺少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对经济的奉献小。据测算南海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工业公司对GDP的奉献率达77%。但公司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规模经济理论觉得:只有最大收益的规模即最适规模才是公司竞争优势的真正体现。中小公司只要发挥优势,调节到最适规模,获得规模经济,完全可以与大公司共存并获得不断发展。(三)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