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912431 上传时间:2023-01-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8.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班科学说课稿小小手导读:此次活动的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因为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幼儿体验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渐渐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符合了幼儿的情感的需要。设计意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中班的科学活动小小手,时间设计为25分钟,纲要中指出幼儿是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者,教师是指导者、观察者和合作者。在整个活动中,主要以幼儿的主动探索为前提,让幼儿先感知如:你们先来看看我们的小手有什么特征,引发幼儿主动的探索欲望,激发兴趣为整个过程奠定了基础。基于以上设计意图,我将活动目标设计为以下三点:1、探索手的基本特征,感知理解指纹。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

2、的快乐。3、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以及和同伴一起学习的快乐。此次活动的重点: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科学活动的快乐。因为在幼儿园中,活动的主体是幼儿,让幼儿体验中学习,感受到活动的快乐。从而渐渐培养幼儿的探索欲望,符合了幼儿的情感的需要。难点:探索手的基本特征,初步感知理解指纹。中班的幼儿活泼、好动,用手通过动作来认识世界,但是在认识世界的同时,对自己的双手却并不了解,我借助于本次活动,让幼儿自己知道的基本特征,以及探索双手的小秘密即指纹。教法:教师通过启发提问的方法、直观引导(ben文由wuyanrenjia收集整理)的方法、观察法等对幼儿进行指导。科学活动本身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幼儿的兴趣会很

3、浓,教师用这些方法,能让幼儿更快更好地进入到活动中来,体现幼儿学习的主体性,以教师教学变为我要学。学法:中班的幼儿由于年龄特征,开始接受任务,所以给他们布置一个任务,他们会很愿意去完成。幼儿会通过观察法、发现法去尝试这个科学活动。活动准备:1、幼儿已有经验的准备(日常生活中已经了解手的基本特征)2、音乐的准备3、橡皮泥等活动目标:(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弹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利用音乐,把幼儿带入到一个情境中,使他在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使学习与环境交互作用)(二)初步感知(让幼儿先通过观察,体现了把幼儿放在主体的原则)师:现在,请你拿出自己的双手来看看,你认为自己的双手事故什么样子的呢

4、?师:有五个手指头、有指甲还有呢?师:有的小朋友观察得很仔细有一条条的线,那你们知道叫什么呢?对,它就叫做指纹。(三)动手操作(让幼儿在做中学、学中乐)师:指纹在我们的手上,指纹宝宝说了想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那么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把指纹记录下来呢?师:有什么好办法呢?(通过迁移经验,会说出在泥土留下痕迹的经历。)师:桌子上,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橡皮泥,你们去试试看。(四)巡回指导教师边走边巡回知道,可以针对个体的不同进行交流,亲近幼儿,单纯幼儿的操作,主动性不强,适应了面向全体而因人施教的原则。(五)示范讲解(让幼儿获得正确的方法)师:请你们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现在我也来试试看,在示范的过程中获得正确的方法。(六)幼儿再次操作师:现在你们去试试吧!记录完足迹后,你用眼睛观察下有什么特点?(七)总结师:原来每个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了,有的粗有的细。延伸活动:在美工区,放置泥土、橡皮泥,让幼儿动手操作。也可以利用家庭资源丰富幼儿的知识。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