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911310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四年级语文上册3古诗两首教案苏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望洞庭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本课题望洞的美景。有谁知道洞庭湖的?2、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来介绍洞庭湖的。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4、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教学准备: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一、导入揭题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3、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4、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

2、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5、引出课题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二、精读会意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mg、潭t、螺lu6、磨m6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

3、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

4、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请生读好这两句诗。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三、总结。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四、指导写字1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 、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 、学生完成习字册。五、作业。1 、用钢笔完成习

5、字册。2 、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3 、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第二课时峨眉山月歌教学要求: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 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3学习峨眉山月歌,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具准备:插图、投影片教学过程:持.一、引入谈话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二、学习峨眉山月歌(一)介绍作者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

6、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二)学习峨眉山月歌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半轮一一(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一一指月影。流一一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一一连夜出发。向一一驶

7、向。思一一思念。君一一作者的友人。下一一由上游往下游行走。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三、发展性练习。1、写字指导,注意“君”第二笔“横”要写长一些。持.2、出示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诗,生自渎自悟。3、读后交流诗歌意境及作者思想感情。4、熟读成诵。四、

8、作业园地。1、默写峨眉山月歌。2、完成课后第四题。3、在我国古代诗歌的宝库中,有许多与月亮有关的诗句,请你填一填,再收集几句写下来。1.里予旷天彳氐树,。2.,低头思故乡。春风又绿江南岸,。初可怜九月初三夜,。5.板书设计:3、古诗两首望洞庭湖光秋月潭面无风(君山)静(镜未磨、(一青螺)白银盘)(风景如画,心旷神怡)峨眉山月歌峨眉山秋月半轮动月影江水流(思君不见,无限依依)课后反思:教学古诗两首我想诗词不应该重意轻韵,我主张诗词教学要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领略古诗词的情韵。在教学望洞庭峨嵋山月歌时,我充分发挥了图文对照的作用,帮助学生感悟诗句的意韵。开课,通过学生背诵李白的诗,以及教师背诵陋室铭

9、引发学生对两个诗人的作品的兴趣。然后两首诗整体朗读,了解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秋、月、水、山”四个词两首诗中都有。这四个词给你们什么感受?“宁静和谐”介绍洞庭湖,看图体会诗句意思,理解哪句就说哪句。我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这几个词语,帮助学生理解。学生自己说说,教师整体运用散文语言,创设一种宁静和谐的情境,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同时,对诗中的比喻之处,进行点拨。朗读,将自己体会的洞庭秋夜读出来。说说为什么这样读?在读中进一步品味,在说中整理思绪。齐读后,试着背诵。理解了诗句、读得较多的孩子自然能颂。与望洞庭对应的办法用在峨嵋山月歌中,但是事先介绍地名。同时,为让学生理解“影入平羌江水流。”我引入了一支歌“月亮走,我也走”。这里是“船儿走,月亮也走”孤独的离乡秋夜有着月儿的相送与陪伴,才能排解点思友之情。”而后,讲解了古诗两大主题“写景、抒情”,引入九月九忆山东兄弟静夜思送孟浩然之广陵梅花游园不值等古诗,来开阔学生眼界。问题思索:古诗情韵在读时是不是应该注意轻重音的指导,与速度的点拨呢。本来怕这样匠气太重,但是没有曾经的指点,学生怎样能读出韵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