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8690616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0.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因及基因工程练习题一、选择题1我国科学家在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的过程中,经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这三个步骤后,在全部受体细胞中,能够摄入抗虫基因的受体细胞占 A全部 B大部分 C一半D很少2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 能自主复制不能自主复制结构很小蛋白质环状RNA环状DNA能“友好”地“借居”ABCD3下列含有内含子的生物是 A.大肠杆菌 B.青霉 C.放线菌 D.蓝藻4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什么水平上进行的 A.细胞 B.细胞器 C.分子 D.原子5细胞内合成RNA聚合酶的场所是 A.细胞核 B.核区 C.核糖体 D.内质网6下列属

2、于基因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 具有某些标志基因 具有环状的DNA分子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 具有多种限制性内切酶A. B.C. D.7细菌抗药性基因存在于 A核DNA B质粒 CRNA D小的直线型DNA8(多选)目前常被使用的基因载体有A质粒 B噬菌体 C染色体D动、植物病毒9某科学工作者把兔子的血红蛋白的信使RNA加入到大肠杆菌的提取液中,在这个细胞的合成系统中能合成兔子的血红蛋白,这个事实说明A蛋白质合成是在核糖体上进行的 B各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C兔子和大肠杆菌的基因发生了重组 D兔子的基因发生了突变10小麦根尖细胞基因分布在A.染色体,核糖体 B.染色体,叶绿体 C.染色体,线粒体

3、 D.染色体,线粒体,叶绿体11人类基因组是指人体DNA分子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人类基因组计划就是分析测定人类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其主要内容包括绘制人类基因的遗传图、物理图、序列图和转录图。工作艰巨可见一斑。科学家应对多少染色体进行分析A.46条 B.24条C.23条 D.22条12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A.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 B.有基因缺陷的染色体中C.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器中 D.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13下列不属于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是A.“鸟枪法”B.转录法C.反转录法 D.根据已知氨基酸序列合成法14用“鸟枪法”提取目的基因的步骤为用限制性内切酶将供体细胞DNA切成许多片段将许

4、多DNA片段分别载入运载体选取目的基因片段插入运载体通过运载体转入不同的受体细胞让供体DNA片段在受体细胞内大量繁殖找出带有目的基因的细胞,并分离出目的基因A BCD15关于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表达中,正确的是A.不同基因中外显子的碱基对在整个基因碱基对中所占比例很大B.外显子所含碱基对一般多于内含子C.内含子是不能转录,不能编码蛋白质的序列D.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16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限制性内切酶只在获得目的基因时才用 B.重组质粒的形成在细胞内完成C.质粒都可以作为运载体 D.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17细胞核基因与细胞质基因相比,相同的是A.载体 B.数目

5、 C.分离时机 D.随机分离18植物学家将胡萝卜的韧皮部细胞分离出来,将单个细胞放入特定培养基中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的植株,这些植株的特点是 A彼此性状极为相似 B都是单倍体植株 C植株的变异频率较高 D都是纯合体植株19控制细菌合成抗生素的基因、控制放线菌主要性状的基因、控制病毒抗原特异性的基因依次在核区大型环状DNA 质粒上 细胞染色体上 衣壳内核酸上A B C D20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基因的运载体的一组结构是A质粒、线粒体、噬菌体 B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C质粒、噬菌体、动植物病毒 D细菌、噬菌体、动植物病毒21 科学家已能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羊合成并分泌抗体。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技术

6、将导致定向的变异 B受精卵是理想的受体细胞 C垂体分泌的催乳素能促进效应B细胞产生抗体 D宜采用人工合成法获得目的基因22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必须使用基因探针才能达到检测疾病的目的。这里的基因探针是指 A人工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DNA分子 B人工合成的苯丙氨酸羟化酶的DNA分子 C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蛋白质分子 D用放射性同位素或荧光分子等标记的DNA分子23“转基因动物”是指 A含有可利用基因的动物 B基因组中插入外源基因的动物 C本身具有抗体蛋白类的动物 D能表达基因信息的动物24在基因工程中用来修饰改造生物基因的工具是 A限制酶和连接酶 B限制酶和水解酶C限制酶和运

7、载体 D连接酶和运载体251976年,美国科学家首次将人的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能进行自我复制 B能进行转录 C能控制合成生长抑制素释放因子 D能合成人的生长激素二、简答题26昆虫学家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昆虫产生基因突变,导致酯酶活性升高,该酶可催化分解有机磷农药。近年来已将控制酯酶合成的基因分离出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它导入细菌体内,并与细菌内的DNA分子结合起来。经过这样处理的细菌能进行分裂繁殖。根据以上资料回答:(1)人工诱变在生产实践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为它能提高_,通过人工选择获得_

8、。(2)酯酶的化学本质是_,基因控制酯酶合成要经过_和_两个过程。(3)通过生物工程产生的细菌,其后代同样能分泌酯酶,这是由于_。(4)请你具体说出一向上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_。27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病,且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以致西方发达国家把它列为第三号“杀手”。(1)目前对糖尿病型的治疗,大多采用激素疗法,这种激素是 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胰高血糖素D性激素(2)在人体的胰腺内,产生这种激素的细胞群,称为_。(3)这种治疗用的激素过去主要从动物(如猪、牛)中得到。自70年代遗传工程(又称基因工程)发展起来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这种高新技术生产,其操作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黏性末端R基因质粒

9、细菌细胞核人的细胞细菌接受重组后的质粒一段DNA人的胰岛素基因重组DNAac两个片段接在一起质粒在特定位置上被酶切开人的DNA被内切酶切成许多片段带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大量繁殖造成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克隆图中的质粒存在于细菌细胞内,从其分子结构看,可确定它是一种。根据碱基配对的规律,在连接酶的作用下,把图中甲与乙拼接起来(即重组),若a段与d段的碱基序列分别是AATTC和CTTAA,则b段与c段分别是。细菌进行分裂后,其中被拼接的质粒也由一个变成二个,二个变成四个,质粒的这种增加方式在遗传学上称为 。目的是基因通过活动(即表达)后,能使细菌产生治疗糖尿病的激素。这是因为基因具有合成的功能。它的过程包括

10、_和 两个阶段。28全世界工业合成氮肥的氮只占固氮总量的20%,绝大多数是通过生物固氮进行的。最常见的是生活在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将大气中游离的氮,经过固氮酶的作用生成氮的化合物,以利于植物的利用,而豆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营养。(1)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的关系在生物上称为。(2)根瘤菌之所以能进行固氮作用,是因为它有独特的固氮酶,而根本原因是它有独特的。(3)日本科学家把固氮基因转移到水稻根系微生物物中,通过指导合成固氮所需要的,进而起到固氮作用,从而降低了水稻的需氮量的1/5,减少氮肥的使用量。而更为理想的是把固氮基因重组到稻、麦等经济作用的细胞中,建立“植物的小化肥厂”,让植物本身直接固氮,

11、这样可以免施氮肥。如果这种重组实现的话,那么固氮基因最终实现表达的遗传信息转移的途径是。(4)这种生物固氮和工业合成氨比较,这是在条件下进行的,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器材、设备和能源。参考答案:1D 在基因工程中,经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这三个步骤后,在全部受体细胞中,真正能够摄入重组DNA分子的受体细胞是很少的。2C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它的主要特点是:能自主复制、结构很小、环状DNA、能“友好”地“借居”在受体细胞中。3B 内含子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4C 基因工程的设计施工是在分子水平上进行的。 5C 细胞内合成RNA聚合酶的场所是核糖体。6C 基因

12、运载体所必须具有的条件是:具有某些标志基因;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复制;具有多种限制酶切位点。7B细菌抗药性基因存在于质粒中。8ABD 目前常被使用的基因载体有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9B 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10C小麦根尖细胞中不含叶绿体,所以基因分布在染色体和线粒体上。11B 人类基因组计划应对人体的22条常染色体和X和Y两条性染色体进行分析。12B 基因治疗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13B获取目的基因的方法有两条:一是直接分离基因,另一中方法是人工合成。直接分离基因也就是“鸟枪法”;人工合成基因又有两种方法逆转录法和根据已知的氨基酸序列合成基因。所谓转录是指以DNA分子合成信使RNA的过程,此过程不能获得基因。14B “鸟枪法”是直接分离目的基因最常用的方法。15D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的非编码区对基因的表达起调控作用。 16D 基因工程中蛋白质的结构可为合成目的基因提供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