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86904639 上传时间:2023-1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序号:序号:37学年论文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学 院: 商学院 专 业: 金融系班 级:09级1班学生姓名:完成时间:二o二年六月二十九日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重要性正日益增强。货币政策对一 个国家的货币供求均衡、利率和汇率的合理水平、资本流动及经济发展与稳定 具有支配性的作用。中央银行作为货币政策的制定者,主要通过控制货币供应 量来调节利率进而影响投资和整个经济,无论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还是扩张性 的货币政策都是通过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来实现的。货币政策工具有一般性政 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三类。一般性政策工具作为中 央银行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包

2、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 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及其现实效应,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来研究中央银行是如何运用这“三大法宝” 对国民经济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关键词:货币政策,“三大法宝”,传导机制,现实效应abstractWith modern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importance of monetary policy is growing by. Monetary policy on a the currency of the country of t

3、he equilibrium of supply and dema nd , in terest rate and excha nge rate of a reas on able level, capital flow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has the dominant role. The central bank as a monetary policymakers, mainly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money supply to adjust in terest rates and the

4、whole economy affect inv estme nt and whether the deflati ng mon etary policy or expa nsionary mon etary policy is through the use of monetary policy tool to realize. Monetary policy tools have general policy tools, selective policy tools and other complementary policy tools three categories. Genera

5、l policy tools as the central banks main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cluding legal deposit reserve discount policy, the policy , and the open market operations, com mon ly known as the “ three magic weap on . This paper mai 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general monetary policy tools in the transmission me

6、chanism and its practical effect, with Chinas actual conditions to study the central bank is how to use this “three magic weapon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and effectively regulate the impact the en tire macroec ono mic performa nce.Keywords: monetary policy, “three magic weapon”conduction mechanism,th

7、e reality effect目录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三大法宝”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以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为主,以选择性政策工具 和其他补充性政策工具为辅。一般性政策工具是对货币供应量和信用总量进行 调节和控制的政策工具主要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 场业务,俗称“三大法宝”。中央银行正是运用这“三大法宝”对总量进行调节 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标,从来影响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存款规定 存款准备金率,强制性地要求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按规定比率上缴存款准 备金,中央银行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以增

8、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 以收缩或扩张信用实现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目标。(一)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传导机制由于商业银行必须按照法定的比率保留规定数额的准备金,其余部分才能 用作放款,中央银行通过调高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当 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商业银行等 存款机构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增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减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 量减少,在一定程度可以抑制投资和消费进而给经济“降温”;反之,当经济 处于通货紧缩时,中央银行会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存款机构上 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减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增多,从而导致社会信贷量增 大,

9、在一定程度上鼓励投资和消费进而给经济“升温”。(二)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作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为中央银行提供了一个调节货币供应总量,实施货币 政策的强有力工具,对于货币政策的实行具有重大作用。1 保证了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资金的流动性。它强制商业银行等存款 货币机构将准备金存入中央银行,避免商业银行可能受较好贷款条件的诱惑而 将资金大量贷出从而影响银行的流动性和清偿力,保证了资金的流动性。2集中一部分信贷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实施使中央银行集中了一 部分信贷资金,可以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办理银行同业之间的清算,向金融 机构提供信用贷款和再贴现贷款,以调剂不同地区和不同银行之间短期资金的

10、余缺。3 调节货币供给总量。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建立为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 机构派生存款规定了一个量的界限,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将直接影响商业 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创造派生存款的能力从而影响货币乘数。同时,法定存款 准备金率的调整还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结构。(三)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优缺点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对于所有存款货币银行的影响是平等的,对货币供给 量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力度大、速度快、效果明显。但是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 具,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 它对经济的振动太大,由于整个银行存款规模巨大,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轻微变动将带动法定存款准备金量的巨大变动。我国存款货币银行2004

11、年底非金融机构的存款总额为239671亿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1%各使超额准备 金变动2396亿元。通过货币乘数的放大作用,将对货币供给总量产生巨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带来经济的强烈振荡。2.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可能使超额准备率较低的银行立即陷入流动 性困境,为了减少这种冲击力,中央银行被迫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或贴现窗口向 急需流动性的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3. 存款准备金对各种类别的金融机构和不同种类的存款的影响不一致,因 而货币政策的效果可能因这些复杂情况的存在而不易把握。由于法定存款准备 金政策对经济的极大冲击力,因而中央银行使用时一般都比较慎重。(四)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的现实效应回顾

12、我国过去几年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自2007年以来央行频繁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主要的紧缩的货币政策为主。2007年我国处于通货膨胀时期, 国内物价上涨经济发展过热,股票市场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大牛市,央行上调 了 10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每次 0.5个百分点,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 9%上调 到14.5%。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经济形势复杂,股市低迷投资下降但 经济仍未摆脱通货膨胀的阴影,央行推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先上调了6次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14.5%上调到17.5%,后下调了四次,其中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 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5.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3.5%。20

13、10年继续推行紧缩的货币政策,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了6次,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至18.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上调 至15.00%。自2011年3月起,CPI涨幅均在5%以上的高位,3月、4月分别 为5.4%和5.3%,5月更是达到5.5%,创近两年新高。为抑制通货膨胀,2011 年上半年,央行每月上调一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共计6次,每次0.5个百分点,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到了21.5%,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先上调至18.00%。2012年中国经济面临持续下滑和增长乏力风险,目前处于滞涨时期,经济 增长在今年第一季度继续减速,2012年1月的

14、GDP增速为8.1%,低于2011年 12月的8.9%。2月份的CPI为3.2%并且PPI进入了负值区,3月份的CPI为3.6%, 4月份的CPI为3.4%,显然CPI的持续回落与保增长目标的相违背。货币量量 值太低且持续时间长,不足以支持完成GDP增速为7.5%的目标。目前的经济形势需要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刺激,紧缩的货币政将面临转向,宽松的货币政策是 2012年的主要方向。央行以调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形式来实现货币政策的转 向,2012年3月和5月分别下调了 2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20.00%,中小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调至16.50%。通过下调法定

15、存款准备金率增大社会的信贷量,保证货币供应量的增 长能够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预计到 2013年经济形势会有一定的好转。二、再贴现政策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再贴现率的办法,影响商业银行 等存款货币机构从中央银行获得的再贴现贷款和超额准备,达到增加或减少货 币供应量、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一种政策措施。()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机制再贴现政策是中央银行最早拥有的货币政策工具。现代许多国家中央银行 都把再贴现作为控制信用的一项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中央银行来说,再贴 现是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票据,流出现实货币,扩大货币供应量。对商业银行 来说,再贴现是出让已贴现的票据,解决一时资金短缺。整个再贴现

16、过程,实 际上就是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之间的票据买卖和资金让渡的过程。再贴现率的 高低及其变动也影响到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当经济处于通货膨胀时期,中央 银行会采取再贴现率高于市场利率的政策,提高再贴现成本,随之提高贷款利 率,从而抑制资金需求,收缩银根,减少市场的货币供应量,起到紧缩信用的 作用。反之,当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时期,中央银行会降低再贴现率,以放宽贴 现条件,降低再贴现成本,从而刺激资金需求,放松银根,增加市场的货币供 应量,起到放宽信用的作用。(二)再贴现政策的作用再贴现作为一种货币政策工具,相对于法定准备金率来说,比较易于调整, 再贴现政策的制定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具有重大作用。1. 再贴现率的升降会影响商业银行等存款货币机构的准备金和资金成本, 从而影响它们的贷款量和货币供给量。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间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