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90252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解电压的测定与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学校化学综合设计实验题目报告人院(系)专 业指导教师二。一六年六月 摘 要:本实验利用电化学工作站采用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定 1mol-idm-3H2SO4、1.0mol/LNaOH溶液溶液分解电压。往不同溶液,插入两个银电 极,一个参比电极,连接分解电压测量装置,逐渐增加电压进行电解,记录相应 的电流值。从实验数据可见,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时,电流突然直线上升,电 极上有气泡逸出。作I-V曲线,测得硫酸的分解电压E分解=0.516V、氢氧化钠 E分解=1.103V、第二次硫酸E分解二0.0.514V。与理论分解电压相差较大,其原因是 阳极上发生极化作用。关键词:线性扫描;伏安法;

2、硫酸;氢氧化钠;分解电压引言物质的分解电压是指进行长时间电解析出电解产物所需的外加最小电压。分 解电压可以探索电极过程机理,以及在生产中还可以测定分解电压或反电动势来 控制电解。两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被银电极吸附后,实际上就构成了氢电极和氧 电极。这两个电极产生一个跟外加电压方向相反的电动势(叫反电动势)。因此 要使电解顺利进行,外加电压必须大于反电动势,这就是分解电压产生的原因。 电解时由于两个电极都存在超电势,使阳极的电极电势增大,阴极的电极电势减 小,因此实际的反电动势要大于理论反电动势,使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增大,电解 时耗的电量增加。因此,分解电压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当直流电

3、通过电解质溶液时,在溶液内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阴离子向阳极移 动,并在电极上进行放电,阳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阴离子在阳 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H2SO4电解质溶液中,插入铂电极通电进行电解,如下电极反应:阴极2H2O+2efH2(g,101325Pa)+2OH-阳极2OH-f 1/2O2(g,101325Pa)+2e电池反应:2HO-H (g,101325Pa)+1/2O (g,101325Pa)222即电池反应的结果是水分解1实验内容1.1实验药品及仪器1.1.1 药品:1.0mol/L H SO 溶液、0.5mol/L KCl 溶液、Al O、242 31.0mol/

4、L NaOH 溶液;1.1.2仪器:电子天平、电化学工作站、三口烧瓶、银电极两支、甘汞电极一支、100ml容量瓶;1.2实验步骤1.2.1工作电极的预处理实验前,检查电极是否完好,参比电极内的饱和溶液应以淹没电极为度,不 足时要补加,银电极上撒上少量的抛光粉(Al2O3)进行打磨,用少量的蒸馏水冲洗 电极表面除去附着的大团抛光粉。打磨2次,清洗抛光粉,擦干。1.2.2分解电压的测定将100mL1.0mol/L H2SO4溶液倒入三口烧瓶中,分别将银电极和甘汞电极插 入硫酸溶液中,甘汞电极插在中间接入白色夹头,红色和绿色夹头分别接入两支 银电极。打开电化学软件,点击“T”,选择“Linear S

5、weep Voltammetry”,在对 话框中设置扫描参数如表1,点击“ OK ”再点击运行开始扫描测试。多次重复扫 描,直到找到最佳的电压扫描范围。表1硫酸、氢氧化钠分解电压参数f-f-r溶液 参数1.0mol/L H2SO41.0mol/L H2SO41.0mol/L NaOHInit E(V)0.520.541.16Final(V)0.340.370.63Scan Rate (V/s)0.05Scan Rate ( V)0.001Quiet Time(Sec)5Sensitivity( A/V)1e-42. 结果分析由以上表中参数,用线性扫描伏安法测定硫酸、氢氧化钠、氯化钠溶液的分解电

6、 压,分解电压如下图1图3。Potential / V图1 1.0mol/L H2SO4溶液分解电压I-V曲线分析:曲线的前部分基本处于同一条直线,未发生电解。其灵敏度较低,作切线 和横坐标相交于一点可得到,当1.0mol/LH2SO4溶液电压增加到0.516V时, 电流突然直线上升,其分解电压为0.516V。图2 1.0mol/L H2SO4溶液分解电压I-V曲线分析:曲线的前部分基本处于同一条直线,未发生电解。其灵敏度较低,作切线 和横坐标相交于一点得到1.0mol/LH2SO4溶液电压增加到0.514 V时,电流 突然直线上 升,其分解电压为0.514V。V 二 U2W图3 1.0mol

7、/L NaOH溶液分解电压I-V曲线分析:曲线的前部分基本处于同一条直线,未发生电解。其灵敏度较低,作切线和横坐标相交于一点可得到,当1.0mol/LNaOH溶液电压增加到1.103V 时,电流突然直线上升,其分解电压为1.103V。1.0mol/ LNaOH 理论电压为2.172V,产生的误差可能是电极极化等原因造成的。3. 总结实验采用的线性扫描伏安法(LSV)测定1.0mol/LH2SO4溶液、1.0mol/LNaOH 分解电压,其实就是电解水的过程。图1和图2是1.0mol/LH2SO4溶液的分解电 压曲线图,所测得的分解电压大致相同,其原因是两次的电压扫描范围不同,造 成的。采取了三电极体系,可以减少IR电位的降低。4. 创新实际上电解时,电极的平衡状态已破坏,成为不可逆电极,实际电解所需的 电压比理论电压要大。分解电压超过原电池之可逆电动势的部分称为超电势。超 电势包含三部分:一是电极和电解质溶液产生的电阻消耗的一部分电压(IR), 称为电阻超电势;二是由浓差极化引起的浓差超电势E浓差;三是电化学极化引起 的活化超电势n。因此,分解电压为:E=E +IR+E+n分解理论 浓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