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桃花水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86901078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月桃花水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三月桃花水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三月桃花水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三月桃花水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三月桃花水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月桃花水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月桃花水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马琨2011 年 12 月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文本透视】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描写了阳春三月,春水滋润大地、催生万 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春天的美丽。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成竖琴、明 镜,揭示了春水的可贵,春天已经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全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散文,能够通过散文的 朗读对课文有初步的感悟,但受年龄限制,对一些句子的准确理解较 为困难,对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入理解。【设计理念】教学活动应真正着眼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学 生为需要而学,教师为学生的真正需

2、要而教。注重学习过程,渗透学 习方法,扎根于语言文字,从关键字词中提取最有价值的信息,使学 生在阅读中展开丰富的想象,走进课文情境,获取真实的感受。实实在在,想象出最美的画面;简简单单,诵读出最真的情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 认读 11 个生字,理解词语。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在语言文字学习过程中,感受景色的美丽,聆听悦耳的水声, 从而感受春天的诗情画意。(二) 过程与方法: 1 注重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2 培养学生运用 “金钥匙”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3、【教学重点】 在朗读过程中了解桃花水的特征, 感受优美的语言, 想象三月桃 花水给春天增添的勃勃生机。【教学难点】 感受文章“文字优美、 意境清新”的特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 妙处。【教学准备】CAI 课件 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指导学生配乐朗读,为平实的语言 注入美的元素。【教学策略】欣赏法 讲授法 观察法 讨论法【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情境,导入揭题1 创设情境:当寒冷的冬天渐渐远去,明媚的春天便如约而至。来,让我们跟随春姑娘那轻盈的脚步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天。 (出 示课件春天的美景)谈话:孩子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2 导入:播放 溪水声3 揭题:每当冰雪融化,河水上涨,

4、小溪中流淌着潺潺的春水, 这就是三月桃花水。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春天, 去感受着 迷人的三月桃花水吧!(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课题。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1 过渡: 看来,大家已经被这奇妙的桃花水吸引住了。听老师朗读课文, 边听边想: 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 象? (配乐朗读)【通过配乐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味课文的节奏韵味, 心通其情,意会其理。 】交流感受。2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 . 学生自由读文,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也就是 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4 (出示课件 词语) 认读指名领

5、读 指导读准字音 纤细 xi m x 应和 h 0 炊烟 chu i 交流:指导理解词意多音字 齐读和:ho应和h?和睦hu o和泥hu b两和hU和牌huo暖和三、品读第二自然段1 听,潺潺的流水带来了春的讯息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出示课件 第二自然段)指导朗读:“啊!河流醒来了!”读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惊喜,读出河流苏醒的快乐2 )配上音乐,齐读,读出春回大地的灵动【 这样抓住重点语句,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 】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三月桃花水带来的生机, 下节课我 们继续学习。第二课时一、导入揭题1 、同学们,冬去春来,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勃勃生机,洋溢

6、着浓浓 的春意,让我们继续跟随我国著名散文诗人刘湛秋一起走进美 丽的三月桃花水。2 、板书课题3 、指导朗读课题冰雪消融三月的桃花水是清凉的,读:三月桃花水三月的桃花水是宁静的,再读课题。三月桃花水究竟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 去品一品这 三月桃 花水。二、自读课文,感悟美句1 、请拿起书页自读课文,争取把这首散文诗读得美一点,把你 认为写 的美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书姿势。2 、交流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三、精读课文,品词品句(一)“水声如音乐”春之声1 、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 轻轻地走过村边?”指名读,找一找课文中哪些段落描写了春水的声音。总结:第三、

7、四自然段与第一个问句相呼应【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 引导学生在诵读中, 感受清新活泼 的文字,从而得到美的体验。 】2 、(课件出示第 3 自然段“三月的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 指名读,给“是 ”换个词,朗读体会比喻句的美妙。 出示竖琴图,引导观察,(播放竖琴声) 提问:三月桃花水这把竖琴为我们演奏了怎样的乐曲?3 、(课件出示第4 自然段)自由朗读第 4 自然段,找一找,三月桃花水都为我们奏出了哪些美妙的声音? (板书:水声如音乐)交流声音。(有节奏的鼓点声、忽大忽小的水波声、纤细的低语、清脆的叮咚声、急促的水浪声)指导朗读。那有节奏的鼓点是多么的明快;那忽大忽小的水波声是多么的富有

8、变化;那纤细的低语是多么的轻柔;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 咚声是多么的清脆;那急流的水浪声又是多么的让人心潮澎湃呀。这把竖琴真是为我们演奏出了一曲美妙的乐章。 孩子们再来读一读这一段乐章的美妙动听。自由练读指名读,弓I导评价。指导朗读“纤细的低语” 一句齐读 和麦苗谈心,是大声读还是小声读呢?朗读时, 一定要慢一些 , 轻一些。指名再读。指导朗读“急流的水浪声” 一句指名读 因为是急流,因为是催促,所以声音要一一(高一点),语速要一一(快一点)。齐读这句话想象这一段向我们描述了三月桃花水美妙的声音, 透过这些文字还向我们 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引导想象田野上拖拉机的鸣响,村民们在开犁播种这是一幅繁

9、忙而充满活力的春耕图)小结:一年之计在于春,三月的桃花水滋润了大地,催促着人们开 始辛勤地劳作。配乐指名朗读第四自然段。(10)三月桃花水美在有声,声如乐。(板书:声如乐)那三月桃花水又向我们映出了怎样的美景呢?(二)“水清如明镜”春之画1 、 出示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 照着蓝天?”齐读这句话,找出和它对应的段落第五、六 自然段与第二个问句相呼应。2 、 作者把三月桃花水比作春天的明镜。 ( 出示第 6 自然段 )默读第 6 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描写的景色美在哪儿?找到景美的语句读一读。3 、 引导思考想象: 燕子飞过天空,翅膀上为什么裹着白云? 垂柳披上了

10、长发,为什么会如雾如烟? 一群姑娘来到了河边洗衣嬉戏,水底为什么会浮起一片片花瓣?(姑娘那美丽的容颜和漂亮的衣裳, 以及她们欢乐嬉戏的场景倒影在 水中就好像是水底浮起的一片片花瓣。 ) 村庄上空为什么会很早很早就升起袅袅炊烟? (小结: 一日之计在于晨, 人们早早起来就是为了开始一天辛勤的耕作)4 、从文本拓展开来 ,丰富对春天的理解 :春天的美景还有很多很多,除了这些,它还会看见些什么?(出示:它看见, 。)指导练说5 、指导练读,这是一组排比句,它描述的景色多么迷人,自己试着 读一读。6、多和谐的美景!指名配乐朗读。7 、齐读,跟老师合作朗读第 6 自然段。8 、三月的桃花水美在有色,色如

11、明镜。 (板书:色如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 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 抓住段后的省略号, 引导孩子展开想像, 丰富 已有的表象,培养其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春之情1 、 齐读 7 、 8 、 9 自然段, 指名说感受。 2 、 (出示: 课文最后一句话) 齐读。3 、三月桃花水向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美景,歌颂了人们的幸福生活, 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散思维: 这三月的桃花水还会代表着什么?(出示:啊!掬一捧,品一口,让 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_)【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 把语言与情感的体味结合起来,让学生体验,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发展了学生的语 言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 、看来,这珍贵无比的桃花水已经流进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们一起掬一捧,品一口,带上对它的沉醉走进美丽的春天!(板书:沉醉春天)2 、今天,我们感受了三月桃花水的美,陶醉在春天的美景中。刘湛秋先生正是用自己敏锐的目光观察生活,丰富的想象感受生活,细腻的描写展现生活,才为我们带来了一篇篇精美绝伦的文学经典。作业提示:刘湛秋先生的著名作品还有伞、雨的四季和卖鞭角的小女孩等,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细细品读。板书设计:三月桃花水声如乐色如镜沉醉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