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好书心得体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900231 上传时间:2023-01-30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好书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读好书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读好书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读好书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读好书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好书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好书心得体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好书心得体会 篇一:选择和放弃,是一个心态、一门学问、一套智慧,是生活和人生到处需要面正确关口。昨天的放弃决定今天的选择,明天的生活取决于今天的选择。人生如演戏,每个人全部是自己的导演。只有学会选择和知道放弃的人,才能赢得出色的生活,拥有海阔天空的人生境界。做一个选择的时候,意味着需要放弃其它的观念、想法、物质、甚至生命。选择和放弃往往是同时的,选择的反面既是放弃。放下一粒种子,收获一棵大树;放下一处烦恼,收获一片清凉;放下一个偏见,收获一个幸福。当你放下足够的时候,生命也将收获一片蓝天。圣经中有这么一句话:人降临的时候手是合拢的,似乎在说:“世界是我的。”当离开世界时手是张开的,好像在说:

2、“瞧那,我什么全部没有带走。”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选择和放弃的过程,有取就有舍,有舍才有得。该放弃的就要放弃,不是没有恒心和勇气,而是选择进取的一个方法。有些人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使人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养性灵。因为书中有着宽广的世界,书中有着永世不朽的精神,即使沧海桑田,物换星移,但书籍永远是新的。因此,热爱读书吧!像饥饿的人扑到面包上那样,热爱读书,让眼光投向更宽广的时空,让心灵沟经过去和未来,已知和未知。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能够使心灵充实,使之明辨是非,使人有爱心和文明行为、礼仪规范;而读一本坏书,则使人心胸狭窄,使人

3、不知羞耻,使人自私残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我们畅饮这“源头活水”,攀登这人类进步的阶梯,成为知识的富翁,精神的巨人,成为祖国二十一世纪的高素质的建设者。篇二:“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真正知道生命的人,没有以为拥有生命而可喜,面对死亡来临而可怕。那情形,该像路边的野花,庄子对妻子的逝世就“鼓盆而歌”。真人不易,学者说儒家教人入世,道家导人出世,曾经,至亲的人离世。让我感到生命无奈,生活疲惫,很多时连“世”也分不清,混混沌沌,顾此失彼,随波逐流,认为明了的事多了,却是越发失了方寸和方向。我翻开书,参考已心。有时,成年人比少年成熟,是成年

4、人多经历了几场葬礼。生死是庄子一个永恒的命题,也是的,生死纠集了一切利益所在,物质、精神、爱憎,是人就逃不了。好友学佛,说人世是苦难的集合体,要历无数生离死别,得失祸患,来日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下世不要为人。“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庄子也说“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乎。”因此庄子说,我们要知道“顺应”,去面对,当你已无能力握着的站的领头羊时候,去放开。世上没什么是理所当然,或是横加于人的。多经历了葬礼,我知道不论对人对物,假如只去忧患失去的悲伤,而不感恩曾经相遇相守的幸运,那去到哪个世界,也并不能真正愉快。有些人问佛祖,什么是佛?佛说,无忧是佛。原来,现在脚下的土地,也能够是极乐世界,每

5、一个人全部有她自己和众不一样的生命力量。生命在思潮里庞杂,回归自然便直观,生命是八个数目字和一条小桥,像德兰修女19101997,周总理18981976,在看这篇文章的人,生命尚缺四个数字。我是人类社会的瑰宝,也是大自然的一棵草,我笑笑自勉,能踏上小桥赏过风光,“活好当下”活出真我就不“悲乎”。何为真我?生活的本原,生命的本初,愿望的本真,书里娓娓而出。外面实在太吵了,在信息、物质、欲望膨胀的今天,滋长出原始森林里蔓藤一样的人际,已天天疲于奔命,却发觉满足更难,愉快变小。“心为形役”原来心被外物奴役着,心当然是快乐不起来。是时候静下心来,听听自己的声音。见过有种培训课程,学员要每日停下来和自己

6、的手手脚脚,耳朵肚子身体各部说说话,关心它们过得怎么样。这近站的领头羊公于庄子的观心入门。“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庄子说的耳聪目明,不在于听得、看得有多高远,而是能听见自己的声音,看见自己的心。心要见,必先静。“水静尤明,况精神乎,圣人之心静乎。”水能映照天地万物,是水清静的时候,风浪大作之下水映不出东西,人心亦然,心湖急流暗涌,世界万物也照不进人的心。“庄子把真正了解自己内心的人叫善养生者。”以心为镜,才可看清现实状况,联络过去,看到未来。“前半生不要怕,后半生不要悔。”闭上目,静静的,我问我自己的心,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梦,怎样努力过?

7、你心里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一幅画卷?“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认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奈何。”知道生命真谛的人,不会花时间在不该当的事情上,不会因为执拗、较量追逐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于丹老师说,为了娶绝色女子,为了虚荣嫁给富商,离开了爱情,于是此生和她(她)错过了;舍不得放下手中的一撮米,结果猴子给逮着了。“丧己于物,失性站的领头羊于俗,谓倒置之民。”将眼前的利益和自己的心分开,以心为镜照见自己,再去思索问题,我看到了前面的清朗。“一个人的心态,决定她的生活状态。”且好的心态,比生活中好的技巧和技艺主要,像运动员往往场上显不出场下的好成绩;搭在板凳上的板条我能够轻易走过,但横到悬崖上就我就

8、却步了。静心达而见心,心能“以天合天”,能以一颗清明的心,以规律迎合规律,忘利忘名忘我,做事做人全部会游刃有余,做得更加好。书禅明了一个“道法自然”的生命状态,以真求真,以真发觉真,“大道合乎自然”是庄子全部理论的关键。“大道合乎自然”,不是大家日常断章取义的无为、懈怠、隐世避事,“大道合乎自然”我们才能最终获到大自然里“和缓的凝聚力”。天地运行,万物更迭,四时有序,生生不息,正是天地间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大圣大哲,能聚贤纳士传授至理,是她们不可或缺地拥有和缓的凝聚力。中华民族五千年泱泱大国,骨子里就是有着一股和缓的凝聚力,团结共济友好发展,在大浪淘沙的历史长河里不息不灭。“和缓的凝聚力”,让我们的心恒久澄静清明,精神有了足够的强大,便能找到自己心的大道。静而观己心,洞明规律,勉力,顺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