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毕业设计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99383 上传时间:2022-07-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动机毕业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动机毕业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发动机毕业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发动机毕业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发动机毕业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动机毕业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动机毕业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发动机毕业设计篇一:汽车发动机毕业设计】成人与继续教育学院毕 业 设 计(论 文)课 题 大众帕萨特 w8 型汽车发动机制 造工艺分析 专 业 机械设计 学历 层 次本科 学生 姓 名 韩璐学生 学 号指 导 教 师姚国强接 受 任 务日期:年月日 完成设计(论文)日期:年月日 学生姓名:韩璐 班级: 10机械设计 s1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一、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和具体要求: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车辆分布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车辆的社会化和 私家车的大量发展使汽车维修业走向社会化并促使汽车维修业从产 品型行业向服务型行业过渡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形成了一个社会化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相对独

2、立的行业。分析我国汽车维修行业的现状以及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方向从而总结出日后汽车维修行业人 才所应具备的能力。而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汽车的核 心部件之一由于高负荷、高参数发动机的工况条件更加苛刻引起发 动机机件的损伤和失效从而影响发动机的可靠运行。要认识发动机, 首先就要了解发动机的构成,并知道它的生产工艺、生产材料及制 造的方法。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只有先了解发动机,才能更好的 驾驭汽车。关键词 1、 发动机的构成 2、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 3、加工流程 及其工艺分析【key words】:1、the consist of engine. 2、the production proc

3、ess and the process3、analysis of machining processes and process二、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应包含的内容目录摘 要 2 关键 词2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4二、w8型汽车发动机的成产过程和工艺过程7三、w8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12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1 5三、毕业设计结束应提交的内容:四、其他要求:五、毕业设计(论文)的期限: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指导老师日期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众帕萨特w8型汽车发动机制造工艺分析analysis of the volkswagen pass

4、at w8 automobile engine manufacturing process(二)毕业设计(论文)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的原始数据:1、w8 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2、w8 型汽车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过程3、w8 型汽车发动机的加工流程及其工艺分析(三)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一、w8型汽车发动机的构成发动机是将某一种型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其作用是将液 体或气体燃烧的化学能通过燃烧后转化为热能,再把热能通过膨胀 转化为机械能并对外输出动力。汽车发动机通常由曲柄连杆、配气两大机构和润滑、燃料供给、冷 却、起动、点火五大系统组成。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机体组(汽缸体、汽缸

5、盖)、曲轴飞轮组(曲 轴、飞轮、曲轴轴承)和活塞连杆组(活塞、连杆、活塞环等)组 成。2配气机构配气机构是由排气门、进气门、挺杆、凸轮轴、气门弹簧和正时齿 轮等组成。其作用是将新鲜气体及时充入气缸,并将燃烧产生的废 气及时排出气缸。而大众系列发动机配气机构主要采取顶置气门、 凸轮轴上置的形式,凸轮轴的传动由正时同步带或正时同步链来完 成。主要由气门组和气门传动组组成。3燃油供给系统 由于使用的燃料不同,可分为汽油机燃料供给系和柴油机燃料供给 汽油燃料供给系又分化油器式和燃油直接喷射式两种,通常所用的 化油器式燃料供给系由燃油箱、汽油泵、汽油滤清器、化油器、空 气滤清器、进排气歧管和排气消声器等

6、组成,其作用是向气缸内供 给已配好的可燃混合气,并控制进入气缸内可燃混合气数量,以调 节发动机输出的功率和转速,最后,将燃烧后废气排出气缸。4冷却系统大众系列轿车发动机冷却系统均采用强制冷却循环液、高压封闭式冷却系统,即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如同在一个封闭的加压容器中 循环冷却发动机。冷却系统由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热敏开关、双速直流电动风扇、上下水管等组成,其正常工作压力为 130150kpa,工作温度为 85C 115C。5润滑系统大众发动机润滑系统主要采取压力润滑与飞溅润滑相结合的复合润滑方式。主要由机油泵、滤清器、油底壳等组成。润滑系统是用来 润滑各工作表面,带走工作面摩擦产生的热量,清

7、除工作面上的磨 料,减弱运动机件间噪声的,因此,其工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发动机的使用寿命。6点火系统 汽油机点火系由电源(蓄电池和发电机)、点火线圈、分电器和火 花塞等组成,其作用是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气缸内被压缩的可燃混 合气。7起动系统 起动系由起动机和起动继电器等组成,用以使静止的发动机起动并 转入自行运转状态。【篇二:毕业设计-发动机】1 绪论1.1 掺氢燃烧的选题背景与意义 全球大概有一半的汽油是消耗在公路上,随着石油资然的日益紧缺 汽车节能与排放控制已成为所有汽车人不可推卸的责任。21 世纪世 界各国将共同面临环境污染日趋加剧和石油资源短缺的严峻挑战, 现在各国都在寻找替代能源

8、,大力发展低污染、节能的“清洁燃料” 汽车,用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氢燃料被认为是未来最理想的车用能源之一。1氢作为车用能源有 两种主流的转化方式,以质子交换方式的车用燃料电池发动机和以 现有车用内燃机为基础的燃用氢的车用发动机。燃料电池以其功率 大、效率高和无污染等优点被认为是替代石油燃料发动机的理想解 决方案之一,但由于目前一些技术尚不成熟,而且成本很高,近期 内又难以解决;而发展氢内燃机相对来说更容易实现,只需对传统内燃机作一些修改;此外,氢内燃机对氢纯度的要求也没有燃料电池那 么严格,而且在内燃机应用方而,现有企业己经拥有了大量的经验。所以很多人认为,发展氢内燃机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好选

9、择。由于氢气的特性,如表 1.1:着火界限比汽油更宽广,所需点火能量比汽油小得多,火焰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汽油机中加入少量的氢 气,以改善燃烧,提高热效率,实现稀混合气燃烧,节省汽油。通 过大量的台架试验和汽车道路试验,充分证实了燃汽油掺氢比燃纯 氢既避免了回火、早燃等不正常的燃烧。同时,在目前氢气价格较昂贵的情况下,采用少量的氢气而起到节能、节油及改善环境污染 的效果,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表 1.1 各种燃料的化学、物理及燃烧特性 2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1.2.1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目前,在国外,一些汽车公司己经研制出氢燃料发动机汽车。如2003年己有多辆宝马 74

10、5、750型氢燃料发动机汽车在柏林市投入 使用,并计划在此后 4年内实现小批量投产和上市,2000年宝马公 司研制的氢发动机汽车在法国创造了 9项速度纪录,该车装备 6升v12氢燃料内燃机撮大功率为210 kw(285马力),0-100 km/ h加速约6 s撮高速度达302. 4 km/ h它的惊人表现清楚地证明,氢动力汽车的性能完全可以做到丝毫不逊于传统能源动力。2005 年初 ,福特汽车公司宣布佛罗它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生产氢燃料发动机的 汽车制造商。该发动机采用顺序多点气态氢气喷射,采用双螺旋压 缩机机械增压器,增压压力0. 15 mpa,压缩比9,每缸2气门,水空 中冷器,排量6.

11、75 I,额定功率173 kwo 2006年7月17日福特 纯氢燃料v-10发动机正式投产,福特公司宣称,氢气能够将内燃机效 率提高25 %30 %,而这一效率已和氢燃料电池大致一样。在氢燃 料内燃机工作过程中 ,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污染物排放几乎可以忽略 不计。目前福特e-x:50型氢燃料公共汽车正在佛罗里达州试运行;马 自达公司也推出了配备rx - 8氢转子发动机的跑车;nissan的fcvx - traiI 也处在测试阶段;日本武藏工业大学和 nissan 汽车公司长期合 作不断将液氢发动机汽车的研究推向新的高度;三菱重工则进行了 大功率氢内燃机压燃试验。1我国氢发动机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

12、80年代初,国内一些高校和科 研单位对内燃机燃氢和燃氢双燃料内燃机等进行了实验研究。2其 中,浙江大学与日本武藏工业大学合作进行液氢发动机的试验研究, 试验采用了缸内直接喷射,并用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试验结果表明 氢气发动机的异常燃烧、动力增加及no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精 确确的喷氢系统、喷射正时及点火正时。2006年8月,由北京工业 大学、北京益麦斯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飞驰绿能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联合成功改造了一辆可使用汽油和氢气混合燃料的1. 6l依兰特轿车。 该车在冷启动、暖机、怠速和小负荷采用纯氢气运行,接近零排放, 在中等负荷采用汽油混氢燃烧,排放和油耗进一步降低,在大负荷 采用纯汽油模

13、式,确保了车辆在高负荷的动力性。目前该车己运行 了 350 km,未发生任何安全问题和进气管回火,高负荷爆震亦得到 了很好控制。2007年6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台氢内燃发动机, 在长安集团点火成功,标志着我国氢内燃机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综合来看我国在氢内燃机研究方面起步较晚 ,在大规模制氢、增压 技术、 氢气供应与安全系统、 控制策略、 排放控制技术、 综合电 子管理系统等许多关键技术领域还处于起步和空白阶段。 从研究的内容看,大都仅限于高等 院校的原理探索,关键技术的差距较大 ,整体技术水平较低。 3 1.2.2 汽油机的掺氢燃烧的发展趋势(1)汽油掺氢向汽油中添加一定量的氢气也能够

14、改善发动机性能。lucas和richards3对氢气一汽油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研究。在起动和怠速时,仅将氢作为发动机燃料。当负荷增加时,保持向发动机加入氢 燃料的质量不变,逐渐增加汽油的量。研究结果表明,燃用氢气一 汽油双燃料可以使发动机的燃料消耗率降低 30%左右,当节气门全 开时发动机在整个负荷范围内都有较高的热效率。从燃料储存方面讲,混氢燃料发动机所需的氢气量不大,主要是作 为添加剂加入天然气、汽油等燃料中,达到提高发动机热效率、降 低化石燃料消耗和排放的目的。在现阶段混氢燃料发动机较之纯氢 燃料发动机,更容易在目前的汽车上实现,推动氢燃料发动机的发 展。2)增压氢燃料发动机由于使用增压进

15、气容易改造和中冷技术的发展4,增压氢燃料发动 机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3)液氢燃料发动机液氢作为燃料的首要好处就是能量密度很大,此外低温的氢气进入 气缸可以提高过量空气系数、抑制早燃的发生、减少no的排放一些 研究结果也表明液氢作为燃料可以提高发动机功率,抑制非正常燃 烧现象,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排放品质。但是氢气液化的难度大、成 本高、可靠性难以保证,导致目前很难使用在现有汽车上,但其仍 然是清洁发动机未来发展的方向。(4)缸内直喷氢燃料发动机缸内直喷氢燃料发动机是目前发动机领域最受瞩目的一项技术。此 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提高过量空气系数和压缩比,有效避免早燃,并目能够提高输出功率,改善热效率。但此技术还需要解决一些问 题,诸如:燃烧室内混合气不均匀、喷氢时刻、数量、点火时刻难以 精确控制等问题。5)内外结合式的氢发动机在采用缸内高压喷射时,由于氢喷入缸内会吸热,氢的自燃温度又 高,导致着火困难。采取缸内喷射与进气道喷射相结合的方式喷氢(如图1.1示),使得少量氢和空气在进气管 1预混后进入气缸,其余 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