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898343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1.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概念是什么?)(名词解释)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总结。自然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2.什么是“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来源是什么?)(名词解释)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写于1873-1886年间。这部未完成的著作由10篇论文和一些札记、片段组成,主要论述了自然科学史、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自然科学和哲学的关系、自然界的辩证法规律和自然科学的

2、辩证内容等。这部著作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领域,为自然辩证法这一学科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3. 自然辩证法有哪几方面的内容?(思考题)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学科。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科学技术的辩证法和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的总称。一般包括: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技术观和方法论、科学技术社会观等4个部分。4. 如何认识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学科特点?(思考题)学科性质:就学科性而言,属哲学门类。在认识层次上,自然辩证法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与哲学之间,处于中间的层次,属于交叉学科。学科特点:综合性、交叉性、辐射性。 5. 自然辩证法创

3、立的意义?(思考题)发展完善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学说。系统阐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并以最新自然成果论证,丰富了马哲基本原理。历史上首次将自然自然科学观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由此提出了许多独创性观点;“社会实践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动力”;“自然科学是一般社会生产力及其转变为直接生产力的历史过程”;“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杠杆”等6. 根据自己学科状况试分析如何做到自然辨证法与本学科领域的结合?(论述题无标准答案)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们管理学院的研究生硕士点专业。它的研究方向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也是文理结合研究学科,但更侧重于文科性质。我学本专业转眼间已经快半个学期了,我对管理科学与工程也

4、有自己的见解,我认为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科学与工程即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相互作用及相互影响的一门学科,更侧重于研究同现代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社会、经济等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该专业主要培养我们要具有扎实并且系统的管理理论基础,具备合理的知识架构,顺利地应用系统分析方法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来解决管理领域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为社会组织或者个人提供适宜的解决方法,进而推动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依托于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首先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中自然科学与自然辨证法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辨证法在我本科的时候就已经接触过一些,现在又听了老师的课堂讲述,进一

5、步增加了对自然辨证法的了解深度,为自己的哲学知识库增添了许多哲学智慧。自然辨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自然辨证法的创立与进一步的发展是同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技术的进步分不开的。马克思曾说:“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可见管理科学与工程在对自然辨证法的发展上凸显了自己的优势,又自然辨证法处于在科学技术的具体学科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原理之间的一种中间位置,正是由于自然辩证法自身特殊的位置,与其他学科专业相比,它和管科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关系更值得研究。 自然辨证法与管理科学与工程

6、学科有一定的区别,但更有紧密的联系,这涉及多到学科门类的层次结构问题。对于管理科学与工程这门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科学门类,研究内容上实际可以分为几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就是学科的哲学思维层次,第二个层次是学科的科学层次,第三个层次是学科的技术层次,第四个层次是学科的实践应用层次。 首先,学科的哲学思维层次是首要考虑的层次和自然辨证发一脉相承的。比如,我们现在研究的知识管理方向,其中知识型组织在外界或者组织内部获取知识的时候,需要借助一些获取工具,比如计算机,计算机也是自然界的一个事物,它对信息的处理过程是类似于人的大脑的,对于计算机能否能进行思维?有没有意识?将来会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管

7、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科层次的哲学层次的问题,有一点是不同的自然辨证法研究的问题比我们学科的要更加宏观,可得出在科学研究这个领域自然辩证法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科学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也始终伴随着我们这些研究知识管理的学生,它让我用另外的一种特有的思维去诠释知识的海洋,用心的去捕捉与我们研究方向一致的有效信息,哲学教会我们怎么用更系统的,更具有理智的方法来看待系统科学知识,如一些较为复杂的运筹学知识及一些繁冗的数据编程,这些都需要哲学的思维来给我的专业搭建光明,这样自己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才不觉的自己的方向很枯燥,很单调,很无聊。 其次,学科的科学层面也深刻的体现出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管理理论基础,以及映射

8、出自然辩证法科学性的一面。自然辨证是一门揭示世界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科学门类,它的科学性甚至比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管理理论基础更加科学,更加有理论渊源,更加有实证性。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管理理论也是人们在不断的研究,探索而总结出来的,不断促进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发展和完善。自然辨证法也影响者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不断更替。 再次,学科的技术层面也彰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倾向于理性的方面,管理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文理兼备的学科。它对系统科学,行为科学及工程科学的研究,都是涉及到了技术层面。而自然辨证法则对技术层面的涉及相对较少,但是也是有很大联系的,比如对宇宙世界的探索,它需要一些世界先进测量,观察工具的支撑,才

9、能实现对宇宙世界的真实显现,这些先进的科学工具,都是一些尖端技术的体现,与我们专业的研究技术是真实的体现和应用。没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对技术的深入研究就很难实现自然辨证法的实质性突破,从而,彰显了管理科学与工程对自然辩证法发展的巨大作用。 最后,学科的实践应用层次也直接反应了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和自然辩证法的共有特征。他们两都深刻体现了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真正实现了理论对实践的具体运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从学科本身来讲都是强调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的有机结合,强调对实践的理论知道性质。不管是在企业还是在其他社会组织中都可以观察到理论应用的实际效果。同时,自然辨证法也是从理论的角度凸显了自己的实践意义,让我

10、们清晰的认识到哲学世界里的真善美,假恶丑。不断增加了我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信心。更好的促进社会不断的向前进步。 可见自然辩证法的知识也无不渗透进我的专业,它从宏观的角度来把握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使管理科学与工程的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结合的很加顺畅,更加有效,更加成功。自然辨证法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同时,自然辨证法也是研究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从而也更好的指导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不断创新和发展进步。 7. 宇宙与人观后感,300-400字。(论述题无标准答案) 应该说,宇宙的诞生是一个奇迹,但生命的诞生更是一个奇迹,一个纯粹的物质世界,却能创造出智能,创造出

11、了人类去反思这个宇宙,这也许就是哲学的真正根源所在。“恒星以自己的毁灭,造就了宇宙中最伟大的新生。地球是强力和电磁力支撑的物体。和地球相似的星球也不一定有生命。只有地球有足够大的热核和较快的自转,形成完整的磁场,是太阳风无法穿越地球。”世界的本原是物质。150亿年前,一个温度高得不可思议的能量奇点突然爆裂,造就了这个充斥着大大小小星际物质的浩瀚宇宙。而且,这一爆炸过程至今仍在进行着,因为一旦宇宙停止向外运动,它必将会被自身的引力所灭亡。所以说运动是绝对的,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到答案。宇宙的万物,大至一个星体,小至一粒尘埃,都是由原子所组成的,只不过是在原子的数目上的差异。而原子又由一些更小的微粒因

12、受到微妙的力平衡而构成,微粒再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究竟有没有最小的不可分的微粒以构成这个宇宙,至今科学尚未发现。但可以相信,只有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终究有一天,科学必将揭示整个宇宙的奥秘。如果这个世界只存在物质,而没有一个更高级的形式去意识到这个物质世界,那么这个世界的存在将毫无意义。宇宙选择了生命、然后又选择了人。地球的环境是那么的适宜,有不远又不近的太阳在源源不断提供着生命所需的光和热,液态水为生命诞生提供了温床,时刻不停绕着地球转动的月球给了生命的运动规律,还有那些为我们阻挡外来行星入侵的地球行星伙伴们。这种种的一切,促使生命产生了。人类产生的又是那么的恰到时候,上一代的地

13、球统治者?恐龙为我们承担了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人类从此走进地球的统治。在发现了自然规律这一宝藏之后,人类按着宇宙事先制定的法则,一步步将地球改造成按人类意志发展的生机勃勃的世界。而今,人类已有能力采取措施来避免恐龙的悲剧,也许人类会永远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下去。然而,事物是辩证的,人类在改造自然、向自然索取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然,并且促使着这个自然向着不利于人类发展的环境转化。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已经让人类吃够苦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去遏制这个势头,恐怕将来毁灭地球的,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人类自己了。“宇宙已经把物质智能交给了我们,但是精神的道德准则却要靠我们自己来建设,否则,文明的级别越高,毁灭的概率

14、也就越大,”我们应该感谢这个宇宙,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奇迹,爱护好自己和自己的同类,让这个宇宙为这个地球而骄傲!比起整个宇宙的历史,人的生命是短暂的,犹如划过夜空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是选择碌碌无为还是选择充满追求,是每个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时刻不忘的问题。前者的命运,直如同一颗宇宙尘埃,在生命终结的一刹那,将无声无息地消沉在这无边无际的宇宙之中。人应该对生命充满热爱,对生活充满希望,充满追求,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组成生命的材料?时间,方可使自己平凡、短暂的生命在瞬息之间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第二节1. 什么是自然观?(名词解释)自然观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

15、,是用哲学范畴和科学规律表达的自然图景。自然观由自然科学的水平所决定,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自然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2. 形而上学自然观(名词解释)形而上学的自然观就是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看待自然所形成的哲学观点,它的中心内容是自然界绝对不变。它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从来如此、永远如此。万事万物只是在空间上彼此并列着,没有时间上的历史发展。如果有变化,那也只是位置上的移动和数量上的增减,并且这种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内部,而是由于外力的推动所致。3. 系统论(名词解释)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认识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

16、结构与功能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4. 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思考题)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从整体来观察自然界,形成了自然界是由基本物质构成的认识对世界的本源做出了实质上是正确的回答。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认为自然界及其构成自然界的本源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二是看到了自然界矛盾的两个方面,看到了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由于科学技术的限制,古代思想家对世界的认识是笼统的和模糊的。达不到分析和解剖的精确程度,因而他们的自然观难免具有朴素性、直观性、猜测性和思辨性等特点。5. 机械论自然观的形成?(思考题)(1)以牛顿力学为主的科学基础(2)以分析、归纳为主的研究方法(3)已静态自然为主的认识对象6. 试分析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原因、意义以及局限性?(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