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97883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部分总结(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OSI. 开放式系统互联模型OSI参考模型将整个网络通信的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由底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每层完成一定的功能,都直接为其上层提供服务,并且所有层次都互相支持。第4-7层主要负责互操作性,而1-3层则用于创造两个网络设备间的物理连接。物理层:通过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二进制比特流。数据链路层:通过校验、确认和反馈重发等手段,将物理层所建立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链路变为对网络层无差错的数据链路。网络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1)路径选择与中继。在通信子网中,为源节点和中间节点选择后继节点,以便将报文分组传送到目的节点。(2)流量控制。防止

2、通信量过大造成通信网性能下降。(3)拥塞控制。当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高于一定的水平,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这些分组时,就会使这部分以至整个网络的性能下降。拥塞控制的主要任务是保证网络高性能运转,保证子网不被它的用户发送的数据所淹没传输层:为源主机与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透明的数据传输,并给端到端数据通信提供最佳性能。会话层:管理和协调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之间的通信(对话),即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之间的会话。表示层:通过一些编码规则定义在通信中传送这些信息所需要的传送语法,决定在主机间交换数据的格式。应用层:是用户与网络的接口,该层通过应用程序来完成网络用户的应用需求。2

3、.TCP/IP的分层模型,各什么作用? TCP/IP通讯协议采用了4层的层级结构,每一层都呼叫它的下一层所提供的网络来完成自己的需求。应用层:向用户提供一组常用的应用程序传输层:提供应用程序间的通信网际层:负责相邻计算机之间的通信网络接口层:负责数据报的接收和发送。3. ADSLADSL(Asymmetrica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是一种能够通过普通电话线提供宽带数据业务的技术,是目前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接入技术。ADSL素有“网络快车”之美誉,因其下行速率高、频带宽、性能优、安装方便、不需交纳电话费等特点而深受广大用户的喜爱,成为继Modem、

4、ISDN之后的又一种全新的、更快捷、更高效的接入方式。4.上下行上行就是手机/主机到基站,下行就是基站到手机。上行和下行有可能载波不同,叫做频分双工;时间不同,叫做时分双工。在LTE中,上下行采用不同的技术,下行采用OFDMA,上行采用SC-FDMA。上行速率是指用户电脑向网络发送信息时的数据传输速率,下行速率是指网络向用户电脑发送信息时的传输速率。比如用FTP上传文件到网上去,影响上传速度的就是“上行速率”;而从网上下载文件,影响下载速度的就是“下行速率”。当然,在实际上传下载过程中,线路、设备(含计算机及其他设备)等的质量也会对速度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5. ISDNISDN(Integra

5、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中文名称是综合业务数字网,通俗称为“一线通”。目前电话网交换和中继已经基本上实现了数字化,即电话局和电话局之间从传输到交换全部实现了数字化,但是从电话局到用户则仍然是模拟的,向用户提供的仍只是电话这一单纯业务。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使电话局和用户之间仍然采用一对铜线,也能够做到数字化,并向用户提供多种业务,除了拨打电话外,还可以提供诸如可视电话、数据通信、会议电视等等多种业务,从而将电话、传真、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综合在一个统一的数字网络中进行传输和处理。6.简述ISDN用户在网路接口处的接入通路的类型(只要求掌握名称及速率)ISDN用户

6、网路接口处的接入通路表示接口的信息荷载能力。 B通路:具有定时的64Kbit/s通路,用于传递广泛的各种用户信息流,不传递ISDN电路交换的信令信息。 D通路:主要用于传递ISDN电路交换的信令信息,也可以传递遥信信息和分组交换数据。D通路可以有不同的比特率, H通路:H通路有以下几种传输速率: H0通路:384Kbit/s ,H11通路:1536 Kbit/s, H12通路:1920 Kbit/s H通路用于传递各种用户信息流,例如高速传真、电视影像、高质量音频或声音节目、高速数据、分组交换信息等,不传递ISDN电路交换的信令信息。7.简述ISDN用户网络接口中“T”“S”“R”接口的含义

7、“T”:用户与网络的分界点 “S”:单个ISDN终端入网的接口 “R”:提供所有非ISDN标准的终端入网接 8.简述ISDN用户网络接口及终端设备的类型及功能 NT1:用户传输线路终端装置,等效于物理层。 NT2:即含物理层功能,又含高层业务功能,一般用于NT1与终端间。 TE1:ISDN的标准终端 TE2:非ISDN的标准终端 TA:使TE2接入ISDN的标准接口 9. NGNNGN 是“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的缩写。从字面上理解,应该是以当前网络为基点的下一代网络。它是电信史一块里程碑,标志着新一代电信网络时代的到来。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

8、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HDLC是高速数据链路控制规程的缩写,HDSL是高比特率数字用户电路的缩写,ADSL是异步数字用户电路的缩写,SDSL是同步数字用户电路的缩写。10. NO.7信令N0.7信令网是独立于电信网的支撑网,是

9、电信网中用于传输No.7信令消息的专用数据网. (1)七号信令系统的基本功能结构由公共的消息传递部分MTP 和 独立用户部分UP 组成。消息传递部分MTP的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信令消息的可靠传送,它可分为三级:信令数据链路(MTP-1),信令链路功能(MTP-2),信令网功能(MTP-3)(2)中国长途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HSTP采用A、B平面连接方式,以增强可靠性。大、中城市的本地网采用(二)级信令网。(3)七号信令系统中根据通话电路和信号链路的关系常用两种传送方式:直联方式:两个信令点之

10、间通过直达信令链路传递消息。此时,话路和信令链路是平行的。(STP之间采用)准直联方式:两个信令点之间通过预先设定的多个串接的信令链路传递消息。(SP之间采用)No.7信令网以准直联为主,直联为辅。全分离工作方式(4)No.7信令方式的信令单元可分为消息信令单元(MSU)、链路状态单元(LSSU)和填充信令单元(FISU)三种。(5)No.7信令方式中,OPC指(源信令点编码),DPC指(目的信令点编码),CIC(电路识别码),SLC(信令链路编码)。(6)数字信令链路的速率为(64)KBPS(7)在NO.7信号中,IAM表示初始地址信息,IAI表示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信息,ANC表示应答计费

11、,GRQ表示一般请求信号,GSM表示一般前向建立信号,ACM表示地址全信息,前向拆线信号为CLF,释放监护信号为RLG。 11.TCP与UDP的区别?TCP是当应用程序要得到完整且可信赖的数据时所采用的传输控制协议,由于必须绝对完整无误,因此TCP会在传输的过程中多了许多确认的动作以确定数据的正确性;而UDP比起TCP是要简单许多,UDP传输数据通常会遗失却不见得再重新传输一次,因此使用UDP的应用程序着重于简洁和效率以完成工作,它不需要像TCP一般复杂的手续就可以达到交换信息的目的。12.什么是色散?根据形成原因分为哪三种?光纤中由光源光谱成分中不同波长的不同群速度所引起的光脉冲展宽的现象。

12、色散也是对光纤的一个传播参数与波长关系的描述。1)模式色散:只存在于多模光纤中。每一种模式到达光纤终端的时间先后不同,造成了脉冲的展宽;2)材料色散:含有不同波长的光脉冲通过光纤传输时,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会导致玻璃折射率不相同,传输速度不同就会引起脉冲展宽;3)波导色散:部分光在光纤包层传输引起的色散;13.为什么说cdma 软容量?软容量概念是什么?因为CDMA系统是一个干扰受限的系统,系统的容量是以受干扰程度来衡量的,是一个动态的指标,比如当业务质量标准较低时,用户容量就会相对增多,当业务质量要求较高时,为了保证降低干扰,用户容量就会减少。这也就是为什么称cmda系统是软容量的原因。有一种说

13、法是,当cdma达到系统规定容量的上限后,以降低网络质量为代价而继续增加的用户,就叫做cdma系统的软容量。14.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概念,并举例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是用于数据通信的两种不同的传输数据技术。面向连接:在发送任何数据之前,要求建立会话连接(与拨打电话类似)。这种方法通常称为“可靠”的网络业务。它可以保证数据以相同的顺序到达。无连接:不要求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会话连接。发送方只是简单地开始向目的地发送数据分组(称为数据报)。此业务不如面向连接的方法可靠,但对于周期性的突发传输很有用。系统不必为它们发送传输到其中和从其中接收传输的系统保留状态信息。无连接网络提供最小的服务,仅仅是连接。

14、例如在传输层TCP(传输控制协议)是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是无连接网络协议。因特网是一个巨大的无连接数据分组网络,其中所有的数据分组传递都通过IP处理。然而,TCP提供全部的高级面向连接的会话功能,以确保适当地传递数据。MPLS是用于IP网络的相对较新的面向连接的连网方案,它通过路由或两层网络建立快速标记交换路径。15.软件维护内容软件维护内容有四种:校正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和预防性维护。(1)校正性维护:在软件交付使用后,由于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错误并没有完全彻底的在测试中发现,因此必然有一部分隐含的错误被带到维护阶段来。这些隐含的错误在某些特定的使用环境

15、下会暴露出来。为了识别和纠正错误,修改软件性能上的缺陷,应进行确定和修改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称为校正性维护。校正性维护占整个维护工作的20%左右。(2)适应性维护: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数据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了使应用软件适应这种而修改软件的过程称为适应性维护。这种维护活动占整个维护活动的25%。(3)完善性维护:在软件漫长的运行时期中,用户往往会对软件提出新的功能要求与性能要求。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应用软件原来的功能和性能需要扩充和增强,为达到这个目的而进行的维护活动称为完善性维护,占整个维护活动的50%。(4)预防性维护: 为了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

16、可靠性而对软件进行的修改称为预防性维护。这是为以后进一步的运行和维护打好基础,占整个维护工作的41.简述电话接续转接次数和转接段数的限值. 根据新国标规定的长途网与本地网的关系,在全国长途电话通信中,两端局间的最大串接电路段数为5段,串接交换中心数最多为6个。2.按照新国标规定的电话网等级结构,简述信令网和电话网的对应连接关系。 HSTPDC1,LSTPDC2、DTm、DL,在DC1兼作DC2时,LSTPDC1。3.根据新国标,简述我国电话网新的等级结构 我国电话网由五级逐步演变为三级,新的等级结构为:长途两级,一级交换中心DC1和二级交换中心DC2;本地两级,汇接交换中心DTm和终端交换中心DL。 4.简述适合于特大和大城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