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86897550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漠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周考试题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主张“克己复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反对“陪臣执国命”,曾哀叹“天下无行,多为家臣”,尽管孔子和弟子分别做过齐国、鲁国家臣。这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儒家A主张世卿世禄制度 B政治地位有所提高C实践与思想相背离 D对政治理想的追求2韩非在五蠹篇中指出:“圣人”不向往久远的古代,不效法成规旧例,而是研

2、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据此制定相应的措施。他嘲讽那些“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的复古主义者,就像“守株待兔”的人那样思想僵化,愚蠢可笑。这一思想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B反映儒学理念深入人心C符合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D推动儒学成为主流思想3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这一记载反映了A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 B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C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 D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4如图为汉武帝初年和汉宣帝末年法家或法吏与儒家或儒者出身的公卿所占可考公卿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示意图。此图可用于研究,汉代A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

3、B察举制度的日益完善C国家教育体系的健全 D社会主流文化的转型5近代学者辜鸿铭认为:宋代儒学是推崇真正的孔子学说的学派,“同欧洲相比,汉代儒学相当于古罗马的旧教,而宋代儒学则类似新教”。这种说法的依据是,宋代儒学同欧洲新教都A具有哲学思辨性 B注重阐发原典 C适应世俗化需求 D融合佛道义理6魏晋玄学家常用老子庄子来诠释论语,宋代儒学家则以大学中庸孟子以及周易为基础去注释论语.这种变化反映出A宋代儒学回归和复兴孔孟学说 B儒家思想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释道三种文化逐渐实现融合 D儒家思想逐渐走向封闭和停滞7王守仁认为士大夫凭借修养治理天下,农民凭借农具来养家糊口,工匠和商人则“以其尽心于利器通货

4、者,而修治具养,犹其工与商也。故曰:四民异业而同道。”他的观点A为明清思想家所继承 B彻底冲破传统思想束缚C受商品经济发展影响 D体现近代民主思想萌芽8关公形象早为中国人所熟知,元朝政权逐渐认可对关公的敬奉,关公成为“忠义”的化身,三国演义问世后,关羽更是成为妇孺皆知的英雄人物。据材料可知A小说的影响力决定了价值观念 B统治思想与民众认识趋于一致C关公崇拜成为了社会思想主流 D儒家思想影响关公形象的塑造9明代崔氏族谱规定:“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勿作非为,此太祖高皇帝(朱元璋)曲尽做人的道理,件件当遵守”。族谱的规定体现了。A僵化的宋明理学束缚思想 B适应了商品经济

5、的需要C要求百姓应存天理灭人欲 D儒家的伦理成为生活秩序10李贽批判道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虚假说教,强调人正当的私欲。他认为穿衣吃饭就是“人伦物理”,人不能脱离基本的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这一思想能够反映出A市民工商业者的要求 B反对程朱理学成为思想主流C正统思想发生了转变 D资产阶级追求物质利益的要求11明代王守仁对“理”“欲”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导致了“天理就是人欲”观的流行:清代戴震则提出“理存于欲,遂欲达情”的主张。这些主张。A动摇了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受到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C折射出文化专制政策的放松 D反映时代发展对僵化思想的冲击12.某文学青年喜欢自诩尊重史实,酷爱续写

6、武侠名著。下列续写情节符合历史常识的是续写寻秦记:(战国)赵盘怀疑九章算术中隐藏着武功秘籍续写神雕侠侣:(南宋)杨过和小龙女行侠仗义,救了理学大师程颐续写大唐双龙传:(隋唐)寇仲率领战舰从水路攻打扬州续写七剑下天山:(清初)韩志邦很欣赏顾炎武的“经世致用”A. B. C. D. 13.由美国人出版的纸进步的带头人一书写道:“从公元二世纪初中国发明造纸术后,这秘密保守了很长时间,然后像蜗牛似地传播到东亚、巴格达、开罗、摩洛哥,历时1000年,再经过400年传遍欧洲,直到1694年才传入美国。”由此判断促进其传播的有利因素有丝绸之路的开通西欧各国的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宗教改革的兴起A. B.

7、C. D. 14.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割据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不包括A. 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B. 租佃关系的盛行C. 世俗文化的兴起 D.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15.假如你是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可以享受到的文明成果是用楷书字体抄写论语利用祖冲之的割圆术计算圆形池塘边的长度带朋友去看杂剧借助官方编定的黄帝内经医治病人A. B. C. D. 全部无法享受16. 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

8、,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这反映了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7.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在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学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 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 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 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价值 D. 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18.北魏时,贾思勰的

9、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这表明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19各个时期的古希腊雕塑表现手法各有特色,经过了从“僵直的站立”到“放松的右腿”,再到“自由运动的身体”的阶段,进而发展出“弄姿作态”的艺术呈现方式。这反映了古希腊艺术A受到了东方艺术的影响 B人文主义精神持续不断C得益于民主政治的繁荣 D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融20恩格斯说:“这位托庇于萨克森选帝侯保护之下

10、的维登堡名教授(指马丁路德),这位一鸣惊人声势煊赫而被一团趋炎附势之徒簇拥着的伟大人物,毫不踌躇地抛弃运动中的下层人民,倒向市民、贵族和诸侯一边去了。”据此可知,马丁路德A强烈反对人民群众举行合法运动 B旨在改变和扩大世俗贵族的权力C抛弃下层民众是其阶级本质所致 D违背了因信称义的宗教改革初衷21古希腊人崇拜的神,与人有着一样的七情六欲,与人有着一样的形体。神只是因为形体长得比人更完美而受到人的崇拜。这反映出古希腊人A宗教意识淡薄 B崇尚自然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反对神灵崇拜22古希腊神学发达,即使是体育竞技会也被普遍认为是希腊人献给神的祭品。希腊人为了表明白身的虔诚,将自己认为最美、最纯洁

11、的躯体献给神,谁取得了比赛的胜利,就意味着上苍把胜利之福恩赐给了谁。这表明古希腊A直接民主政治影响体育竞技 B神学思想中隐含着人文精神C神学泛滥导致公民体质下降 D体育竞技充满公平正义精神23文艺复兴后,高耸入云、冷峻阴沉的哥特式建筑不再流行,建筑师们热衷于重现古希腊的柱式以及古罗马的穹顶拱券,从而营造出欢快充实的空间感受。这表明当时A几何学发展彻底改变了设计理念 B建筑的宗教功能和意义被弱化C市民阶层追求世俗化的生活体验 D复古风格成为建筑领域的主流24宗教改革时期,为抵御新教的攻势,罗马天主教会成立了耶稣会。该组织主要从事传教和教育,扩大天主教的影响,反对追逐世俗权力:提倡道德自律,注重科

12、学和艺术素养,重视将人教育成有责任感的公民。耶稣会的这些做法A致力于文化教育事业 B着力于天主教世俗化C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 D引发西欧的思想解放25处于雅典民主制鼎盛时期的智者都有着某些共同特点,如擅长语法技巧和辩论术;致力于逻辑学和修辞学的研究;关注人的世俗生活,并从中概括和抽象出一般性原理。这表明古希腊智者的出现A源于人神同构的文化传统 B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C导致社会公共道德的沦丧 D促进人文主义精神的复苏第II卷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26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12分)黄宗羲继承了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13、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意为“众多”)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 材料三(黄宗羲的)理念,比孟子之说更代表一种合乎民主的思考,近代民主政治所努力的,就是要把这个理念变成事实,使人民成为国家的真正主人。梨洲的民本思想,已为中国走向民主的历史,创造了新的条件,只是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

14、结果。韦政通中国思想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二,概括孟子、黄宗羲的基本主张,并指出二者相同点。(3分)(2)据材料二,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4分)(3)据材料三,指出黄宗羲思想的进步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在十七世纪还不能开花结果”的原因。(5分)27.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材料三 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