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896633 上传时间:2022-08-16 格式:DOC 页数:76 大小:4.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7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川至北海高速公路建始至恩施段第TJ-3标段支架脚手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二一三年十月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 录目 录1第一章 编制说明2一、编制目的2二、编制依据2三、编制原则3第二章 工程简介4一、工程简介4二、水文气象地质条件4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慨况6四、施工总体平面布置6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8一、原设计方案及技术要求8二、施工方案12三、施工进度计划14四、机械设备进场计划14第四章 风险源辨识与分析15一、一般风险因子辨识15二、较大及以上风险因子辨识16第五章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17一、施工安全防护设施17二、安全技术措施17第六章 安全管理保障措施19一、安全管理组织机构1

2、9二、安全管理保证措施27三、安全生产经费计划52第七章 应急预案53一、应急工作小组53二、组织机构和职责53三、应急救援程序55四、应急救援响应程序55五、事故报告55六、施工现场应急救援设施及道路平面图57七、应急结束及恢复57八、现场处置方案57第一章 编制说明 一、编制目的确保项目部支架脚手架施工期间施工安全,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编制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实施)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2004年8月24日修订实施)3.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4.国

3、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5.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006年01月22日实施) 6.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9月1日实施)7.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4年2月1日实施)(二)部门规章1.公路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指南(2005年6月1日实施)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F50-2011) 4.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5.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2007年部长1号令)(三)地方规章1.湖北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6月1日实施

4、)2.湖北省高速公路管理条例(2009年6月1日实施)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鄂政发【2011】81号)4.湖北省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指导意见(安全生产管理)(鄂交质监【2011】102号)(四)项目管理规定和设计规范、图纸1.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项目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2.湖北高路鄂西高速公路项目工程施工安全生产总体应急救援预案和专项应急救援预案 三、编制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各项技术标准、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对现场安全管理坚持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有效的控制工程安全,提高工程安全管理水平,使本项目的安全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和法制化,达到任务

5、清晰、程序合理第二章 工程简介 一、工程简介 建始至恩施高速公路第三标段即恩施松树坪至罗针田段,位于恩施境内,起点桩号为K111+640路线向南经谭家湾、高桥坝、牛角尖、下家坝、荆竹园至终点罗针田与恩施至来凤高速公路对接,终点桩号K119+050.619,路段全长为7.41Km。本标段共有桥梁5座,互通2处,现浇箱梁桥5座,涵洞通道31道,全桥圆柱墩174根,墩柱最长29.9米,薄壁墩4个,肋板台身9个,墩台帽114个。 二、水文气象地质条件(一)地形、地貌本标段调查区地貌类型总体属构造剥蚀低山丘陵区,地形条件相对较为简单,具体地貌类型:构造剥蚀侵蚀低山丘陵地貌区。主要出露白垩系正阳组(K2Z

6、)砾岩、细沙岩,地面高程441789m之间,相对高程4050m。本段地形波状起伏,局部红砂岩和砾岩区形成陡坎崖壁,形成微丹霞地貌形态,属低山丘陵地貌。 (二)气候、气象恩施市属于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境内山河交错,高低悬殊,引起光、热、水的再分配,构成了错综复杂的气候和丰富多彩的气候资源,呈现出垂直气候的分带性和局部气候的特殊性。主要特征是温度随地势的增高逐渐降低,湿度逐渐增大,气候与地势具有立体相关性。全市年平均气温16.4,无霜期282天,日照时数1297.8小时,相对湿度82。年降雨量1525毫米,其中66以上集中于五至八月,日降雨量极值达227.5毫米,七月中旬至八月上旬常出现伏旱。全

7、市低山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多风小,无霜期长;高山夏季温和,冬季较冷,春迟秋早,潮湿多雨;高山无霜期短,冷凉湿润,特别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地带,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多雾寒冷。高低冷暖悬殊,差异明显,每年春季,在一些地方可见“山下桃花山上雪”的自然景观。(三)水文地质本区地表水较丰富,以清江水系为主。清江发源于齐岳山东麓的龙洞暗河以及大鱼泉、小鱼泉等岩溶泉,向东流至利川转向东北成伏流,于黑洞覆出地表,向东流经木汞、屯堡、至龙凤坝直转南下,经恩施转向东流出测区,在宜昌枝城汇入长江。河道蜿蜒曲折,河床狭窄深切,显幽谷或峡谷景观。除恩施盆地外,阶梯一般不发育,河床标高:龙洞1280m,利川1100m

8、,黑洞1060m,木貢730m,龙凤坝440m,恩施420m。利川清江年平均流量17.63m3/S,恩施67m3/S。清江两岸支流多为35km长的冲沟溪流,长度大于20km的主要支流有龙凤坝、车坝、沐抚、团堡、湾滩等河流。支流暴涨暴落,具有典型山区峡谷河流特征。本段位于恩施盆地内,路线附近无褶皱和断裂构造。路线区段内,出露地层分布较为简单,白垩系正阳组红砂岩广泛出露,第四系地层仅分布于河床两岸及山麓坡脚地带,厚度较薄,一般不足3m。根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类及构造特征,本段主要为层状软弱碎屑岩工程地质岩类,主要地层岩性为白垩系上统正阳组(K2Z)砖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钙质粉砂岩,多为软岩、极

9、软岩,风化强烈,力学强度低,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易形成小规模崩塌、滑坡类边坡不稳定等问题。(四)不良地质.不稳定斜坡高桥坝大桥桥址区属构造剥蚀中低山丘陵地貌区,大桥跨高桥河及恩利公路,桥轴线经过地段地面标高在435485m之间,相对高差50m。桥梁从K114+054.5(建始端桥台)到K114+105段位斜坡地形,为凸型斜坡,坡向约为217,自然坡角2035,坡面上植被较发育。根据现场调绘,两岸斜坡坡体上未发现卸荷裂隙及不稳定堆积体,斜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但两岸桥墩或桥台开挖、爆破时对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大,局部易产生崩塌、掉块。 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慨况(一)松树坪互通主线桥、魏家坪天桥、民族

10、路立交M线桥、老高桥天桥、荆竹园人行天桥上部构造为现浇箱梁,下部构造为柱式墩配桩基础、薄壁墩配扩大基础。对该五座桥梁预应力现浇箱梁施工采用满堂支架支撑施工。(二)本标段涵洞通道共31道,盖板共1612块,墙身3241.2米。 四、施工总体平面布置(一)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原则1.场地布置尽量少占耕地和良田;2.施工便道尽量沿主线布置,与既有的道路结合,减少干扰,经济实用为原则;3.遵守当地运输管理、公安、供电、电信、供水、环保等有关部门的要求和规定;4.便于施工,有利于管理;5.工程完工后,移去、拆除和处理好临时工程与设施,并将临时工程所占用的区域进行清理或恢复。(二)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见附件)

11、第三章 施工技术方案一、脚手架方案的选择 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安全和合同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1、架体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 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3、因施工现场同类外架重复性强,周转速度快,要求各配件具有一定耐用性。 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 5、综合以上几点,脚手架的搭设,还必须符合JCJ59-99检查标准要求,要符合相关文明标化工地的有关标准。 6、结合以上脚手架设计原则,同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了以往的施工经验,决定

12、采用以下脚手架方案:采用双排落地式钢管外脚手架,选用扣件式钢管(48*3.5),钢管立杆间距1.5m,排距0.4m(为架体内预留足够的模板安装空间),钢管大横杆步距1.8m,剪刀撑按45度60度搭设,为保证架体的整体承载力和稳定性,每隔4.5m设置对拉连接件,以保证架体的稳定性。脚手架外立杆侧满挂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施工层脚手架内立杆与墩柱之间拟采用模板或兜网进行封闭。必须按规定设置拉结件,竖向每2步,水平每3步(4.5m)必须设置一道牢固的连结件。拟在两对边进行对拉杆预埋,脚手架的小横杆与预埋拉杆连接。二、脚手架材料的选择 l、钢管落地脚手架,选用外径48mm,壁厚3.5mm,钢材强度等级Q

13、235-A,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压痕、划道和硬弯,新用的钢管要有出厂合格证。脚手架施工前必须将入场钢管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钢管抗弯、抗拉等力学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2、本工程钢管脚手架的搭设使用可锻铸造扣件,应符合建设部钢管脚手扣件标准JGJ22-85的要求,由有扣件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厂家提供,不得有裂纹、气孔、缩松、砂眼等锻造缺陷,扣件的规格应与钢管相匹配,贴和面应平整,活动部位灵活,夹紧钢管时开口处最小距离不小于5mm。钢管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破坏。如使用旧扣件时,扣件必须取样送有相关国家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扣件抗滑力等

14、试验,试验结果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在施工中使用。3、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脚手架立杆、防护栏杆、踢脚杆统一漆黄色,剪力撑统一漆红白相间色。底排立杆、扫地杆均漆红白相间色。4、脚手板、脚手片采用符合有关要求。5、安全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网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耐贯穿试验不穿透,1.61.8m的单张网重量在3kg以上,颜色应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要求阻燃,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有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质量合格证,以及建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准用证。6、对拉杆采用钢管,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钢结构(GB 700-88)中Q235A钢的要求。7.选择619

15、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700MPa,直径14mm。三、双排落地脚手架搭设流程及要求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工艺流程为:场地平整、夯实基础承载力实验、材料配备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底座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搁栅)剪刀撑对拉杆铺脚手板扎防护栏杆扎安全网。定距定位。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离墙距离,并做好标记;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小竹片点出立杆标记;垫板、底座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整,不得悬空。在搭设首层脚手架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除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对拉杆可靠拉接后方可拆除。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对拉杆两步时,宜先立外排,后立内排。其余按下构造要求搭设。1、主杆基础本工程脚手架基础利用浇筑成型的承台,能够满足外脚手架的搭设要求。外架侧立面构造见图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