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9437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用类文本阅读技巧】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 有用类文本阅读文化遗民陈寅恪 有用类文本阅读 文化遗民陈寅恪 林贤治 学者陈寅恪,其道德文章为时人所推重;自陈寅恪的最终二十年出版之后,更传诵一时。有关的评论及著作,甚或称作“学人魂”“当前精神领域之偶像”,推许之高,前所未有。的确,陈寅恪在历史学,以及相关的众多学科内均有所建树,且不少具有开拓性质;而一生恪守学人本色,绝不曲意阿世,尤属难得。但是,他全部一切惟局限在旧文化范围,与新文化扦格不入。 作为“文化遗民”,陈寅恪本质上是维护旧文化的;今日所以变得特殊稀有,乃由于中国.以长达几十年的集体性精神溃败,而突显固守的意义而已。1927年,王

2、国维投水自沉,陈寅恪不同一般识见,认为王氏所殉,非系“详细之一人一事”,而在神州文化的陆沉。陈寅恪挽王氏的诗词有云:“赢得大清洁净水,年年哽咽说灵均”;“他年清史求忠迹,一吊前朝万寿山。”吴宓解说陈诗乃“悲王先生之忠节”,又说“王先生所殉者,君臣之关系耳。”表明陈寅恪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君臣大纲的认同,对君主制的认同。至于大清王朝,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构件罢了。 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陈寅恪及吴宓等尚在海外求学。据吴宓幼女吴学昭所记,“对于陈独秀、胡适提倡的新文化运动,他们认为甚为偏激”。陈寅恪仍主见用对对子来测验同学的国文程度。他强调中国语文的特性。他前后出版的著作,坚持使用文言文,繁体字,竖排本。

3、 1930年,他述及中国学术现状时,说:“今日国虽幸存,而国史已失其正统。”在此,与其说不满的是政权的性质,无宁说是政权的形式,即无君无臣的非“正统”性。殊不知,他所称的“.家专政”,其实是生杀予夺的帝王政治的借尸还魂。新文化运动中的“科学”“民主”“自由”等口号,长期停留在思想层面,却没有能够成为政治制度的基础。1949年以后,他以文化的眼光看政治的态度并未转变。他明确表态:“我次不反对现在政权”;“我从来不谈政治,与政治决无连涉,和任何.派没有关系。”这种不合作主义态度,是传统士大夫式的。无须讳言,他的诗集不乏现实政治的感喟,但是,篇幅更大的是自伤怀抱,以及作为一个历尽沧桑的史家的兴亡之感

4、,是负鼓盲翁唱给旧文化的深情挽歌。 陈寅恪几次提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最为人所称道。考其出处,用法有三:其一是维护“我民族”的独特性,此即为论韩愈柳如是别传的主旨之一;其二是反对政治对学术的干预,保持学术的“中立”价值,亦即王国维所说的“学问之自由独立”;其三指治学态度,不行依傍他人。其意如此,距真正的独立精神尚远。独立与自由,是一种新型的文化品行,它们是不行能脱离现代价值观念而存在的。 在近人中,陈寅恪和王国维一样极重学术的地位,他们同祥力求以学术重振业已衰微的民族文化精神。这种学术思想与讨论方法,包括以诗证史的方法,甚至叙述方式颇相全都。他一生著述,少有系统条理的史述,多为笔记式的考据文章;由于留学时深受德国语文考证学派的影响,所以能够在原来乾嘉学派的基础上更进一层。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