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86894313 上传时间:2024-01-0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辆在道路上行驶,如果驾驶人不小心就很容易发生道路交通事 故,发生事故后一般都会涉及相关的责任赔偿问题,如果认定交通事 故责任就是解决交通事故纠纷的一个重要课题,那么,交通事故责任 认定的安全原则是什么呢?接下来由我为您整理相关内容。一、什么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 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 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公安机关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纠 纷方面有人力、有经验,由公安机关现场处理纠纷,有利于及时解决 纠纷、方便群众和降低诉讼成本。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实际 上是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是

2、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要 避免将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简单等同于民事责任的分担, 应将其作为认定当事人承担责任或者确定受害人一方也有过失的重 要证据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 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 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认定交通事 故责任,必须依法确认事故中各方当事人的法定义务;依法确认各方 当事人法定义务的优先原则;确认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 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根据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 和过错的严重程度确认不同的交通事故责任。交通事故认定应掌握行 为责任原则、因果关系

3、原则、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二、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1、合理避让原则。交通事故的形态千变万化,事故原因多种多样,交通参与者在享受通行权利的同时,如遇他人侵犯己方的合法通 行权,必须做到合理避让,主动承担维护安全的义务。如果发生了交 通事故,应怎样分析双方的行为在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呢?事故责任的 划分,先确定一方已违反了通行规定,后分析另一方如何处置,再以 事故发生时双方是否尽到了安全义务来衡量双方行为的作用并划分 责任。第一,一方存在过错,其行为影响了另一方的交通安全,这是运 用合理避让原则的基本条件,如果一方没有过错或即使有过错但行为 没有影响另一方的交通安全,则不适用此原则。第二,被妨碍

4、安全一方应该发现危险的存在却未发现。未尽到符 合其交通参与者身份的一般注意义务为标准,在尽到了一般注意义务 能够发现危险存在的,视为应当发现,反之视为不应当发现。第三,被妨碍一方尽到了符合其身份的义务能够采取有效的避让 措施但没有采取或没有采取正确的措施。如果被妨碍方尽到了符合其 身份的一般义务要求,能够采取正确措施而没有采取的,则适用本原则,反之不适用。第四,被妨碍方虽有条件采取措施避让妨碍方,但其所采取的措 施不妨碍第三方的 交通安全,如果会对正常参与交通的第三方产生 危险的,不适用本原则。一般来说,以各行其道原则划分事故责任相 对比较简单,因为此类事故的路面痕迹及车辆停放位置通常能够相对

5、 客观地反映当事人的行为。而根据合理避让原则,直接证据取证比较 困难。虽然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民事侵权案件,但与其他民事侵权案 件存在着不同,交通事故多在动态运行中发生,交通事故中各方当事 人的相互作用性较其他民事侵权案件强,为使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建 立维护交通安全的意识,用合理避让原则划分交通事故责任有其合理 性。2、合理操作原则。合理操作原则为: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运 行时,为了保证交通安全,应主动杜绝一些法律法规未禁止,但有可 能存在危险隐患的行为。如果实施了上述行为且造成了交通事故,应 负事故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机动车驾驶人 应当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的规定,按

6、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 驾驶”。首先,每个交通参与者在参与交通运行时,都有自己的操作 习惯,一些习惯存在着危害交通安全的隐患,而法律不可能列举在参 与交通时可能出现的所有行为。其次,再完善的法律也难以对全部交 通行为做出无遗漏的规定。在法律实施后,社会上会出现新的事物参 与到道路交通运行中,这些新事物也许存在危害交通安全的隐患。适 用合理操作原则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应着重考虑“虽未违法,但存在 交通过错”的行为。三、如何审查事故认定书由于事故认定过程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到运动力学 刑事侦查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对认定书的审查应坚持以下原则:(一)全面审查的原则。1、审查事故认定的程序是否

7、合法。作出责任认定的主体资格是 否适合、是否向当事人送达等。2、审查事故认定的事实与其他证据间是否存在矛盾。责任的认 定应当建立在公安机关依法调查收集的证据基础之上,也就是事故认 定的事实应当与证据证明的事实是同一的。如果存在矛盾则必须对事 故的责任作出重新判定。3、审查事故认定的责任是否得当。(二)质证原则。“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必须经过庭审质证”。 事故认定书作为一种证据也不例外,只有事故认定赖以成立的证据经 过庭审质证无误,才能评判责任认定的合法性、合理性。(三)不对等原则。控辩双方在对事故认定书的证明责任上是不 对等的,事故认定书一旦被检察机关作为证明被告人有罪的依据,在 庭审过程中控方比辩方承担更大的举证责任。因为检察机关作为控诉 机关,不仅具有控诉职责,更具有查清案件事实的法定职责,其取得 的证据也是证明案件的主要证据。因此,控方在法庭必须支持责任认 定成立的证据。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安全原则的相关 内容。交通事故认定是一种技术性活动,需要接受过相应培训的交警 来完成,在认定时需要遵循相应的安全原则,如果您对交通事故责任 认定还有任何疑问,欢迎学习有关的法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