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86894176 上传时间:2023-02-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六年级下第三单元圆柱与圆锥教学设计(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届小学数学资料第 三 单元/组教材分析项 目修改栏课标要求: 本单元观察物体,动手操作,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及它们的组成;在观察、实验、猜想、验证等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能力,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归纳出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参透数学的“转化”思想;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实事求是等良好品质。单元章节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认识了圆,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以及表面积与体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编排的。圆柱与圆锥都是基本的几何形体,也是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教学圆柱和圆锥扩大了学生认识形体的范围,增加了

2、形体的知识,有利于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包括圆柱与圆锥的特征、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体积、圆锥的体积等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圆柱和圆锥,掌握它们的特征;认识圆柱的底面、侧面和高;认识圆锥的底面和高。2、使学生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3、使学生理解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体积、容积,解决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和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用具: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型总课时数:7课时教 学 设 计课题圆柱的认识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

3、教材首先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具有圆柱特征的建筑物和生活用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物体的形状有什么共同点?”引导学生思考,并从实物中抽象出圆柱的立体图形,给出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对圆柱的认识经历“抽象表象抽象”的过程。教学目标1、借助日常生活中的圆柱体,认识圆柱的特征和圆柱各部分的名称,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和一定的空间想像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圆柱的特征。难点看懂圆柱的平面图。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教法、学法观察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

4、学设计)一、激趣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2、揭示课题。1、出示教材第17页的建筑物及物品图,引导学生观察。师:在生活中有许多这种形状的物体,谁知道它们都是什么形状?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样的形状。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整体感知圆柱2教学例1:认识圆柱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1整体感知圆柱(1)谈谈圆柱你喜欢圆柱吗?请同学说说喜欢圆柱的理由。(2)找找圆柱,请同学找出生活中圆柱形的物体。2教学例1:认识圆柱(1)认识圆柱的面。师:请同学摸摸自己手中圆柱的表面,说说发现了什么? 师:指导看书,引导归纳。(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2

5、)、认识圆柱的高a.操作思考:一根竖放的大针管中的药水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思考:药水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什么有关?b.引导小结:水柱的高低和水柱的高有关c.结合课本回答什么叫圆柱的高。(板书: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d.讨论交流:圆柱的高的特点。归纳小结并板书: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3、教学例2:圆柱的侧面展开(1)动手操作:请同学分小组拿出橡皮、蜡笔、水彩笔、固体胶水等有商标纸的圆柱形实物,分别把商标纸剪开,再打开,观察商标纸的形状反馈后讨论:展开后得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是怎样剪的?展开后得到平行四边形的是怎样剪的? (2)操作探究。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关系师

6、生一起把展开的长方形还原成圆柱的侧面,再展开,在重复操作中观察。归纳: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宽就是圆柱的高。(3)延伸发现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及正方形的边长与圆柱的关系。三、巩固练习1.做第17、18页“做一做”习题。2.做第20页练习二的第12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板 书设 计圆柱的认识圆柱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圆柱的曲面叫侧面。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圆柱的高有无数条,高的长度都相等长方形沿高剪斜着剪: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 长方形的长圆柱的高 长方形的宽作业布置完成第20页练习二的第35题。教 学反 思课题圆柱的表

7、面积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教材注重加强学生对图形计算方法的探索和在操作中对问题的 。然后通过直观手段,让学生将圆柱模型展开,引导学生总结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目标1、 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 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能解决一些有关实际生活的问题。3、 培养学生良好的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难点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模型教法、学法合作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

8、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2、揭示课题。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同学们,圆柱的表面积指什么?怎样求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二、教学新识1圆柱的侧面积。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3教学例44小结:1圆柱的侧面积。(1)圆柱的侧面积的含义。(2)推导公式。出示圆柱的展开图:这个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圆柱的侧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那么,圆柱的侧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3)小组讨论。(4)引导学生根据展开后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可以知道

9、: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即:S=Ch)(5)练习:完成第21页的“做一做”习题2. 理解圆柱表面积的含义(1)观察一下,圆柱的表面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圆柱的表面积是指圆柱表面的面积,也就是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公式: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3教学例4(1)出示例4。(2)求的是厨师帽所用的材料,需要注意些什么?(3)尝试计算 (4)汇报订正。4小结: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要根据实际情况计算各部分的面积一般采用进一法取值,以保证原材料够用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2页“做一做”习题。2.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13题。教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辅导。板 书

10、设 计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例4:侧面积:3.1420301884(平方厘米) 底面积:3.14(202)2314(平方厘米) 表面积:188431421982200(平方厘米)作业布置完成第23页练习四的第4、8、10、12题。教 学反 思课题圆柱的体积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会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认识了圆柱的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从体积方面丰富学生对圆柱的认识。教学目标1、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

11、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2、应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圆柱体体积公式推导模型教法、学法观察探究、操作归纳。课时序数教 学 过 程动态修改栏教学环节及内容师生互动(具体教、学设计)一、复习引入1、复习旧知。2、揭示课题。1、复习旧知(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2、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二、教学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2、应用公式3、教学例6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

12、体积。(2)教具演示。(3)通过观察,讨论。(4)引导归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即:VSh2、应用公式尝试完成教材第25页的“做一做”习题。3、教学例6(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2)学生尝试完成例6。(3)集体订正。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 三、巩固练习1、完成第26页的“做一做”习题。2、完成练习五的第13题板 书设 计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

13、积高 VSh或Vr2h例6: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答:因为502.4大于498,所以杯子能装下这袋牛奶。作业布置完成第28页练习五的第4、5、7、13题。教 学反 思课题解决问题课型讲授课课时 总数1备课人审核人授课人授课日期教 材分 析本节课教材是在学习了圆柱的体积(容积)之后,运用圆柱体内所装的水的体积不变的特征,来求不规则圆柱的容积,从而向学生参透“转化”的思想。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概括的能力,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观察比较,掌握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难点利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逐步参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法制教育渗透知识点教学用具两个相同的玻璃瓶。教法、学法观察比较、合作探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