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86892854 上传时间:2023-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北京四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Word含答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北京四中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验高一年级历史试卷(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高一历史备课组 责编:陈敏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对于西周分封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有利于扩展统治的范围 B.天子与诸侯全部是宗族姻亲关系 C.诸侯有保护天子的义务 D.诸侯在辖地仍可以继续实行分封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重视姓氏的现象主要反映出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个人观念的淡漠 C.家族

2、宗法观念浓厚 D.专制王权的强大3.从根本上说,秦始皇创立的皇帝制度继承和发展了夏商西周时期的A.分封制B.王位世袭制 C.朝觐制 D.世卿世禄制4.在秦朝,被称为“百官之首”的是A.三公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5.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亡(通无)骨肉根本之辅,外亡尺土藩翼之卫。”由此汉初统治者A.废除分封制 B.分封诸侯王 C.颁布推恩令 D.设置尚书令6.建置沿革深深地打上了时代发展烙印,通过对某地区建置沿革的研究,可以了解其历史发展演变历程。福建建置的沿革顺序是“福建节度使福建宣慰使司福建布政使司”,此沿革顺序对应的朝代顺序是A.秦朝唐朝明朝B.唐朝元朝明朝

3、C.唐朝明朝清朝D.汉朝明朝清朝7.康熙亲政后,中枢机构一分为三,互相制约,其中不包括A.内阁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8.秦汉的三公九卿中,政府官员明显具有皇帝家仆性质;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把皇帝家仆正规化、权力化;明清取消宰相制,皇帝直接指挥六部,把家族式统治扩大到整个国家机器。这一过程主要体现了A.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宗法制度不断加强 D.郡县制度不断强化9.下列历史人物中,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梭伦 B.克里斯提尼 C.伯利克里 D.亚里士多德10.在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具有A.集体陪审的

4、特点 B.公民主权的特点C.实行法治的特点 D.轮流执政的特点11.伯利克里说:“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他所说的“全体人民”指的是A.广大奴隶 B.妇女 C.男性公民 D.外邦人12.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主要调整A.罗马共和国内公民之间的关系 B.罗马贵族与行省贵族的关系 C.罗马帝国自由民与奴隶的关系 D.罗马帝国自由民内部的关系 13. 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是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民法大全 14.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北大演讲时说:“我在英国当首相,没有专门的厨师为我做饭,只能去内阁蹭饭。不仅如此,每年收入全部公开。

5、每周二、周四还要去下院接受质询如果我抱着老百姓哭,第二天,泰晤士报的标题会是英国首相以无耻的眼泪换取选票。”卡梅伦的上述言辞不能体现的是A.英国政治精英受到广泛监督B.英国首相经济待遇与其政治地位不相称 C.英国首相必须接受下院监督D.选民在英国政治生活中有一定地位15.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选举改革。由此,在议会中获得优势地位的是A.王室贵族B.农业资产阶级C.工业工人阶级 D.工业资产阶级 16.有人说17世纪末的英国国王开始被套上“紧箍咒”。这里的“紧箍咒”主要指A.光荣革命的胜利 B.权利法案的颁布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D.进行议会改革17.近代中国一学者在介绍某个西方国家时说:“未

6、有统领(国家元首),先有国法。”该西方国家是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18.易中天在我们的反思一书中说:“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多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材料中“精巧的设计”是指A.英国的权利法案 B.德国的德意志帝国宪法C.美国的1787年宪法D.法国的民法典 19.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之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国开国者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 A.拿破仑B.华盛顿 C.康熙帝 D.秦始皇20.1

7、882年,日本官员伊藤博文赴欧洲考察各国宪法,对某部宪法大加赞赏。回国后,他以此部宪法为蓝本,组织起草和主持制定了大日本帝国宪法。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 B.法国1791年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国1871年宪法2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各州具有的权力是A.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权B.外交权和发行货币权C.宪法范围内制定地方法律D.募兵和宣布对外和战22.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政府内阁由A.议会多数党组阁 B.总统任命但须经众议院同意C.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D.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23.1877年美国纽约时报曾报道:“当地(中国)商人往往将装满货物的商船挂羊头卖狗肉式地

8、过继给任何一位欧洲人,佯装货物是他们的。”“当地(中国)商人”这样做主要是因为A.欧洲人在中国享有一些特权 B.中国产品缺乏信誉 C.欧洲抵制进口中国货物D.欧洲企图向中国倾销商品2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这场战争是指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5.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在华商人 B.扭转对华贸易的逆差局面 C.保护鸦片走私D.以武力打开中国市场大门26.太平

9、天国由强盛走向衰落的标志性事件是A.北伐失利 B.天京内乱 C.安庆失陷 D.天京陷落27马关条约中,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是A.赔款2亿两白银 B.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C.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D.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28.某研究者查阅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一份吏部档案,该档案残缺不全,其中有这样的文字:“上年月间,入都,本署即被占据,迨洋兵撤退,检查署内所存档案则例等件,全行遗失。”与这份档案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29.某年出版的日本报纸在关于中国社会形势的报道中,使用了下列小标题:“点燃革命之火

10、”“武汉的形势”“排满兴汉宣言”“列国的态度”等。其报道的事件最可能是A.太平天国运动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辛亥武昌起义30.有人认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为限制袁世凯量身定做的,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A.三权分立制 B.总统制C.责任内阁制 D.君主立宪制二、非选择题(31题5分、32题6分、33题15分、34题14分,共40分)(注:请将非选择题做到答题纸上。)31.填图题:(具体地图见答题纸)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5分)32.近代以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先后在英、美等国确立。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6分)项目英国君主立宪

11、制美国联邦制国家元首元首产生方式行政权归属3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1)材料一中北宋“尽夺藩镇之权”的具体措施有哪些?整理对此有什么看法?(10分)材料二(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经世大典叙录官制(2)材料二表明,元朝地方行政设置是怎样的?这种设置有何意义?(5分)34.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

12、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 200万份,读报纸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陈玉申晚清报业史材料二民国三年,戴季陶遇见一个老农,因戴氏身着日本服装,老农遂问其国籍。戴称“予中华民国人也”。老农“忽作惊状,似绝不解中华民国为何物者”。当戴氏告诉老农“你也是中华民国人”时,老农茫然惶然,连声说:“我非中华民国人,我非中华民国人。”范小方等戴季陶传(1)材料一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4分)(2)材料二中反映了辛亥革命影响的状况如何?(4分)(3)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6分)历史试卷答题纸班级 _姓名 _学号_单选31题32题33题34题合计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二、非选择题(31题5分、32题6分、33题15分、34题14分,共40分)31.填图题:在“鸦片战争形势”图中填出南京条约规定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填至图中方框内)(5分)32 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联邦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