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892212 上传时间:2023-01-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新教材上册总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总计划兴中学校 杨鑫庆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告别相处六年的小学,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兴中。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大多数学生在小学都是接受式学习,在这方面的能力肯定不强。因而,这个学期的语文教学,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包括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课堂上听讲要记笔记,要积极发言提问等等,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教材分析:目前的修订仍属小幅度,课本架构、主线、板块等一仍旧贯,

2、不过还是大大地提升了课本的质量。总体上本着“理性回归”的原则,在保持课本原有的重视人文内涵、重视语文实践的基础上,增补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内容,均衡合理地配置课本的诸要素,更加有效地发挥引导教学和规范教学的作用。下面从几个方面具体说明。A、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原课本受21世纪初语文教学潮流影响,人文性非常突出,工具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屏蔽,这一直深受语文教学界诟病。这次修订试图扭转这一偏向,在保留和巩固原有人文性的基础上,增添语文工具性内容,真正实现了“两结合”。首先,更新了单元导语。也许很多师生不太关注单元导语,其实这些篇幅短小的导语体现了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指向,教材编写者非常重

3、视,编写时颇为精心,反复修改。原七上课本单元导语“人文性”倾向明显,工具性目标要么空缺,要么隐晦其辞,唯一可以落到实处的只有“朗读”一项(6个单元中有5个涉及朗读目标)。而修订版的导语则保留人文味浓厚的第一段,同时更换第二段,明确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并且前后有一定的关联。各单元导语有着这样一些共同特点:1关注阅读方法;2重视程序性知识;3目标表述具体,甚至有数据。只是原第6单元的“要调动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一极其富有新课程特色的目标,即兼具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目标消失了,仅剩“快速阅读”一项具体而微的目标,有些遗憾。其次,重新设计练习题。这次修订适当增加了题量,每课的题在34道之间,

4、个别的课是5道题(世说新语两则),也就是说,普遍增加了阅读教学的训练量。另外,在题型上也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开放题减少,新增题都是有训练力度的。例如原课本春的练习题:第1道是朗读题,第2道是品味语言题,第3道是探讨比喻修辞方法题。3道题全无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大意、分析段落层次和分析写法特点的指向,可以说语文味淡薄。修订后变为4道题,从整体把握到语言品味的语文训练题兼备。再有,增补语法和修辞知识。原课本语文知识缺乏,这次修订新增了“词义和语境”“词语的感情色彩”“比喻”“比拟”“夸张”等5篇知识短文,全是一些必要而简明的知识阐述,作为课本的补充内容穿插在各单元,供学生自学,不属于教学内容。此外,修订

5、后的课本还增补了写作内容,这是新课本的重大变化,后面将详述。B、调整单元次序,添新文弃旧篇调整单元和更换课文,是这次修订的一个重要举措。根据十多年来各地教学反馈,对七上深难单元的处理,一是取消,二是往后移动。原第1单元(“感悟生命”专题)移到第4单元,第2单元(“理念信念”专题)取消了。取消者,以其课文偏于深难,学生不易理解其中的抽象意义。至于换课文,原则上每个单元各换一篇,即淘汰难读的、位置不适合的,换成浅近的、位置适合的,例如原课本鲁迅的雪换成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文言文换了两篇,童趣换成虽有嘉肴,山市换成河中石兽。其中现代文的更换还有一个考虑,是让课本面目稍新一些;文言文是根据新课标推荐

6、篇目更换的。C、增加写作单元,弥补教材缺失当代语文课本基本上是以阅读为主线编排的,写作是其附庸,尽管都努力地实现读与写结合,但是结合度仍小,而且结合之后仍是阅读主体、写作附庸。老版课本试图建立“大单元”体系,即在一个人文专题之下,包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课外实践活动等多种语文要素,总名称为“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与阅读课文并列而存在。这是一种可贵的尝试,只是受当时矫枉过正的教改潮流影响,过度关注语文的“活动性”,忽略了语文的“训练性”,忽略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此次修改再次“矫枉”,归于正中。就是说让写作部分独立出来,既脱离综合性学习,又与阅读并列。但不完全独立,每一个写作专题都与阅读

7、专题保持一致。全册共6个写作单元,每个单元都由“写作导引”和“写作实践”构成。导引部分,既有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话语,又有写作技法的提示,所引写作范例都来自单元的课文;实践部分,都设3道写作题,小作文和大作文兼备,供师生自由选择训练,3题不要求全做,可以选做。1本册写作单元专题设置的依据,一是此一学段的学生理应具备的写作态度、写作技法等,二是与阅读的互动关联。2本册写作单元涉及面广,大体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写作的原则(第1、2单元),一是写作的技法(第36单元)。3读与写相关联,如第5单元拟环保宣传提纲、写自然事物的作文,与此单元学科谱文章相呼应;第6单元写故事、根据要求写想象作文,与此单元学想象

8、文章相呼应。 4. 这些写作单元难易程度不一,对于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可能第3单元方便操作,第4、第5单元难操作;虽说读与写有关联,但是二者仍有一定的疏离,如第3单元“文从字顺”的写作目标与“自然美景”的阅读目标没有必然联系;再有,第6单元的“发挥联想和想象”,提到“相似联想”“相关联想”“因果联想”和“反向联想”4个概念,其难度可能超出了学生认知水平5.另外,道理好明白,技能难形成,建议老师们丰富写作课的内容,为学生提供切实有用的策略指导,例如第4单元专题是“突出中心”,这是初中生作文的高难技能之一,学生学了本专题未必在作文时做到突出中心,还需要老师精心辅导,做一些扶正纠偏的工作。 201

9、32014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教学进度周次时 间内容及课时工作日第一周9月2日9月6日初中语文学法指导 (2课时)第1课散步 (2课时)课外古诗词龟虽寿 5天第二周9月9日9月13日第2课秋天的怀念 (2课时)第3课羚羊木雕 (2课时)第4课散文诗两首 (2课时)名著导读繁星春水 (1课时)课外古诗词过故人庄 5天第三周9月16日9月20日第5课咏雪 (2课时)第5课陈太丘与友期 (2课时)第一单元写作训练2课时)课外古诗词题破山寺后禅院 名著繁星春水5天第四周9月23日9月27日第6课我的老师 (3课时)第7课再塑生命的人 (3课时)课外古诗词闻王昌龄左迁 名著繁星春水4天(中秋节)第五周

10、9月30日10月4日第8课我的早年生活 (2课时)第9课王几何 (2课时)综合性学习漫游语文世界 (2课时)课外古诗词夜雨寄北 名著繁星春水第一次月考5天第六周10月7日10月11日第10课论语十二章 (3课时)第二次写作训练说真话,抒真情 (2课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2天(国庆节)第七周10月14日10月18日第11课春 (3课时)第12课济南的冬天 (3课时)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5天第八周10月21日10月25日第13课风雨 (2课时)第14课秋天 (1课时)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3课时)课外古诗词泊秦淮 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5天第九周10月28日11月1日第三次写作训练文从字顺 (2课时)

11、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期中复习(考试指导)5天第十周11月4日11月8日课外古诗词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早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期中考试试卷讲评5天第十一周11月11日11月15日第16课紫藤萝瀑布 (3课时)第17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2课时)名著导读伊索寓言 (2课时)课外古诗词观书有感 5天第十二周11月18日11月22日第18课蝉 (1课时)第18课贝壳 (1课时)第19课在山的那边 (1课时)第20课虽有嘉肴 (2课时)第四次写作训练突出中心 (2课时)名著伊索寓言5天第十三周11月25日11月29日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 (2课时)第21课化石吟 (2课时)第22课看云识天气 (3课时)课

12、外古诗词浣溪沙 名著伊索寓言5天第十四周12月2日12月6日第23课绿色蝈蝈 (2课时)第24课月亮上的足迹 (2课时)课外古诗词如梦令 名著伊索寓言第三次月考及试卷讲评5天第十五周12月9日12月13日第25课河中石兽 (3课时)第五次写作训练条理清楚 (2课时)第26课小圣施威降大圣 (2课时)名著西游记5天第十六周12月16日12月20日第27课皇帝的新装 (3课时)第28课女娲造人 (1课时)第29课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2课时)背课外古诗词前五首 名著西游记5天第十七周12月23日12月27日第30课寓言四则 (2课时)第六次写作训练发挥联想和想象(2课时)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2课时)背课外古诗词后五首 名著西游记5天第十八周12月30日-元月3日期末综合复习背课外古诗词前五首名著西游记5天第十八周元月6日元月10日期末综合复习背课外古诗词后五首名著西游记4第十九、二十周复习期末考试2013.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