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86890012 上传时间:2022-11-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高中语文 第二专题 山居秋暝教案 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教学目标:1.理解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2.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意境3.感受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精神教学重难点:1.诗人“诗中有画”的创作风格2.把握诗歌的景与情,感受诗歌的意境3.背诵、默写本诗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示标导入作者介绍: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画家,有“天下文宗”、“诗佛”之称。早期写过少量的讽刺权贵和向往立功边塞的诗,有一定的积极倾向。后来归隐田园,长期在辋川过着舒适的生活,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二、讨论释疑1.读准节奏。(1)提

2、示:近体诗的句式一般是每两个音节构成一个节奏单位,每一个节奏单位相当于一个双音词或词组,音乐节奏和意义单位基本上是一致的。本诗节奏可示如下: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2)学生依据注释疏通诗意后再次朗诵2.感悟意境(所谓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个方面。鉴赏诗歌的关键是抓住意境。感悟意境我们一般有以下思路: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景)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境)联系诗人的生平,分析景物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情)(1)景 诗人写了哪些山居之景、山居之人?山居之景: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荷塘山居

3、之人:浣女、渔夫(2)境 分析画中景、画中人。本诗通过前三联的描绘给我们勾勒出什么样的山中景色和山民生活?山居之景:明月、青松、清泉、山石、竹林、荷塘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山居之人:浣女、渔夫勾勒出恬淡闲适山民生活。(3)情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对山水田园生活(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三、成果展示颔联和颈联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明确:动静结合,听觉和视觉相结合。明月静静地照在松林(静),“清泉石上流”的“流”,“竹喧归浣女”的“喧”,“莲动下渔舟”的“动”、“下”(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从视觉角度写了明月、松林、清泉、石头,莲动,从听觉角度写了水流、竹喧。营造了清新宁静的氛围,勾勒出恬淡闲适山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山水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体现了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四、师生点评 感悟意境三步曲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2、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特点3、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五、检测反思背诵默写本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