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86889893 上传时间:2023-12-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六年级语文阅读题一(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打伞的女孩南天门是花果山上的一个景点。我们快到这个景点的时候,雨下大了,只好在大树下躲雨,躲了好一会儿,有三个伙伴见到一位打伞的女孩,就钻进她的雨伞里去,变成了四个人共用一把伞。他们佝偻着身子像四个蒜瓣围着蒜头的茎,煞是好笑。我这时打量起这个打伞的女孩。先前还当她是迷路的小游客呢,但看她不惊不慌的样子,穿着家常衣服,又不像。问她是做啥的。她的声音很低,断断续续地说是带路的,带到山顶两块钱。说着,扭头看背后的林间小路。我望过去,路边有民居。是她的家?到底是孩子,不会招揽生意,要不是躲雨,要不是问她,都不知道她在等什么。这也是生活呀。因地制宜,山里的孩子就靠带路来赚一点钱,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呀。

2、雨,下小了,我们继续前行。百步之外,又碰上一个打雨伞的孩子,好比菜场上的又一个“摊位”。能肯定她是带路的了,所以直接问她今天带过几个人了。她说,带过一个,得了两块钱。看样子,花果山上有一个“带路族”。但这“带路族”的两位孩子都很木讷。为什么不会拿几把伞来卖卖呢?卖给躲雨的人,价格可以上浮呢。 我忽然想起她们应该唱着带路歌去带路。我来给她两写个带路歌吧。 “啦啦啦,啦啦啦,花果山中有我的家,走小道,抄近路,上山的小道在我脚下。只要花上两块钱,水帘瀑布可以直达。” 希望以后她们能唱着这首带路歌给游客们带路,这样她们可能生意兴旺起来呢! (一)积累与运用(14分) 1、给下面的字选出正确的读音,画上

3、“”号。(3分) 打量(ling lang) 上浮(f fu ) 兴(xng xng)旺 2、从文中找出一个成语写下来:这个成语的意思是(3分) 3、从第3自然段中找出一个错别字,改正过来。改。(2分) 4、从文中找出一个比喻句,画上“”线。在这个句子中,作者把比成。(4分) (二)理解与感悟。(17分) 5、联系上下文理解“因地制宜”的意思。“因地”在文中指,“制宜”在文中指。(6分) 6、文中说两位女孩很“木讷”,理由是。联系上下文来看,“木讷”这个词可以理解为 。 7、从文中的叙述和描写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是什么样的人?。(5分) (三)表达。(9分) 8、请你为打伞的女孩另写一首新的带路

4、歌。 二 月季花开了,红艳艳的,大伙赞美她。月季花只是微笑着摇头默默地散着芳香。 凌霄也开花了,一朵朵橙红色的花,像一只只喇叭。它攀上一棵大树,顺着树杆往上攀,一直攀到树顶。凌霄花感到自己上天了,往下看看,花儿草儿多么矮小啊。她嘲笑着伙伴们:“哈哈哈,你们都在我的下面。” 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都说:“凌霄花真了不起。”惟独月季一声不响。| 凌霄花听着声声赞美,越加得意,她高傲地对月季花说:“喂!朋友,你怎么一句赞美的话都没有,不想让我采朵云给你吗?” 月季淡淡地说:“我长得虽矮,是靠自己的根立在地上。你凭借了大树的高,炫耀自己,没啥稀奇。” 凌霄花哼了一声,没再理睬月季。|

5、 一天,三峡大坝引发了汶川大地震,隆隆隆,大树被震倒了,凌霄花一下跌落地面。那些为她唱赞歌的花儿草儿又都来讥笑她。 月季花却安慰地说:“朋友,应该学会自立。”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短文已用“|”分成三部分,请你概括各段的段意。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赞美( )矮小( )讥笑( )凭借( )4.当“花儿草儿们羡慕地看着这高耸入去的凌霄花”不住地赞美时,为什么月季花“一声不响”? 5.当月季花安慰凌霄花时,为什么凌霄花“惭愧地低下了头”? 6.你读了这篇短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三时光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烛光如同光

6、亮的花苞,安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漂亮;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画出周边的事物。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原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耗费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 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不管这些事情如何复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墓到津南那条

7、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含混甚至早被时光干清洁净一抹而去? 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目光冷峻锋利,逼视而来。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事、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留下来。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

8、曾消逝么? 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进程。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浮现。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号召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

9、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我的时光只有被安置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废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 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调换天地。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过剩,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

10、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1.加点字注音衣袂( ) 咄咄逼人( )2第6段用“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写出了生命的延续,请你试着仿写表达这一主题的一组句子。3.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4.第9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废弃掉的只能是自己。是不是?”请你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5.写出2句关于古人对“时光”有感的句子。四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

11、懊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了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变成了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他想起自己刚才的话,便向自己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他看到几个孩子在玩玻璃球,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到了老年,他又后悔地痛苦起来,正巧,他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说:“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2、”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少年( )年 麻将( )2.“熟悉”的反义词是( ) “后悔”的近义词是( )3.回答【1】流浪汉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 个青春,是怎么说的?用“_画出有关句子。【2】流浪汉第一次见到时光老人时呜呜地哭着,他说:“我真懊悔啊!”你知道 他为什么懊悔吗?后来他是怎么做的?【3】流浪汉第二次见到时光老人时,时光老人说自己做了件蠢事,你知道这件蠢事是什么吗?为什么说这件事是蠢事?4.读完,你有何想法?五牵手 女儿很小的时候,带她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脚浅一脚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

13、不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呢。 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天天。我感到小臂被她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害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地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 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俩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小指捏成一排,而后囊括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执拗地不让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