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86888392 上传时间:2023-06-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高新区怎样成长为“技术极”?| 王德禄,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现任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所长,北京智识企业管理咨询有限企业董事长、企业战略、产业计划、高新区和区域创新咨询高级教授,注册咨询师。北京市人民政府人民提议征集办公室征集人、北京科技政策和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委员、中国商业联合会教授委员、中国农业大学MBA导师、北京信息教授顾问;曾获中关村科技园区20周年突出贡献奖、中国管理咨询年度人物、北京市年度”社团系统优秀个人”、全球华商百业十大领军人物等殊荣。Technopoles这个名词由来已久,因为翻译和读者习惯的缘故,该词在中国多数被译为“高技术中心”、“高技术城”

2、、“高技术园区”、“高技术走廊”等。这种翻译使技术极和高新区等同了。我认为,其正确的翻译应该是“技术极”,是区分高新区概念或高新区的高级形态之一。目前,世界各关键国家全部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时,技术极的多个特定内涵是其它概念所替换不了的。第一,今天技术极的建立和发展有明确的国家意志,如法国于2021年开始实施竞争极计划,要在3年内采取85项激励方法和15亿欧元发展竞争极;韩国也提出了将大德建设为技术极的计划。第二,每一个技术极全部有一个代表了国家意志和地域优势的远景目标,对应地有一个意在剧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并发挥主要影响力的计划。第三,每个技术极全部有一个特定的地理

3、范围,在这个地域内,有特色的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第四,技术极中有良好的协作机制,产业、教育和科研机构,多种非盈利组织和地方政府联合起来,以多个方法合作开发创新项目,实现协同发展;新的远景和计划和合作项目标确立全部有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官产学研的合作过程。总而言之,技术极是一个建立在特色产业集群基础之上的,能将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相结合,使远景目标和产学研内在发展动力和优势相匹配,并将计划落实到实施机制和方法的创新组织安排上。就像全球化已经不可避免一样,世界竞争格局中的技术极也已出现:美国硅谷的半导体和因特网,英国伦敦的创意产业,爱尔兰的软件,印度的IT外包,中国台湾的IC制造中国高新区历

4、经20多年的发展,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多个“高地”已经成型。如中关村的软件和互联网产业,张江的生物医药,武汉的“光谷”,成全部的电子信息产业,西安的半导体产业,这些高新区全部已经成为各自技术领域里的“技术极”。研究这些高新区的发展路径,不难发觉,“技术极”有着部分共同的特征:产业的上下游在专业园内集聚;产学研在详细项目中聚合;产品产值在我国同行业中占有不可忽略的比重;作为地域经济发展引擎的地位日趋稳固并增强;各地政府均将其作为未来发展计划的重中之重。中国高新区有两个特点,使它区分于其它高新区。一是创业者多,创业活跃。现在只有硅谷创业活跃度高于中国高新区,其它的全部没有中国这么多。第二是有政府

5、管理,成立管委会。不仅有管委会,而且还区分国家级高新区、省级高新区,全部有一个认证的过程。从发展方面讲,中国作为新兴市场的国家,经过高新区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路子很独特,而且是成功的。不过中国高新区现在的水平和规模参差不齐。总的来说,在科技发达地域,高新区做得比较成功,比如上海、成全部、西安、杭州;在科技不是很发达、经济也不是很发达的地域,做得就比较通常。总体来说,中国高新区发展不缺乏科技资源。从全世界“技术极”发展的普遍规律看,创新创业比科技主要得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创新创业很有优势。我一直很推崇硅谷,关键是因为硅谷拥有世界上最开放的发展模式。中国的高新区现在不可能有一样开放的

6、外部环境,不过中国高新区依然有很大的发展和改革空间。在中国的高新区打造参加国家竞争的技术极,首先,要有清楚的战略思索和决议,要深刻认识技术极在中国未来发展中的主要作用,尤其是在已经含有产业集群实力的地域,这一点更为主要。对地方政府而言,要正确地把握地域产业优势和科技资源的优势,把握其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中对应的位置和份量;要结合当地特点研究产业成长规律、产业价值规律和产业组织规律;要和产业界、学术界共同选择含有优势的细分产业和技术路线并制订出含有参加国际竞争目标远景的计划;要总结理清走向远景目标的发展路径、制订对应方法;要学会利用创新的组织保障远景计划的实施。对于政府而言,要充足认识到技术极的

7、区域特征,认识到真正含有高端能量的要素和产业集聚区不会遍地开花;要将国家战略计划和重大项目标实施和含有优势的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和各级政府共同打造参加国际竞争的技术极。其次,要有推进技术极建设和发展的强有力的政策方法。地方政府要在高新区内加紧专业园的建设,加紧吸引高端要素在专业园集聚,同时引导专业园在当地优势产业集群中发挥龙头和高端服务的功效。中央政府应采取法律的、财政的和专题计划的方法,制订打造技术极的新政策,使中国高新区成为中国参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竞争的前沿阵地。中央政府支持技术极的方法可采取“后认证方法”,即只有当高新区内专业园里的产业集聚和产学研结合的发展在我国同行业中产生了一定影响力时,再结合国家发展的战略关键,给关键支持,使其立即成长为世界竞争格局中含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技术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