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培训内容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8688211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培训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设备培训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设备培训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设备培训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设备培训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培训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培训内容(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备培训资料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君若利其器,首当顺其治。1、设备及设备管理(一)设备:企业中长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实物状态,价值在一定限额以上的劳动资料和其它物质资料的总称。(二)设备管理: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状态和价值运动状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设备管理水平的高低:1、直接影响企业活动的均衡性。2、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直接影响着产品制造成本的高低。4、关系到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5、影响着企业生产资金的合理使用。设备管理分为前期管理和后期管理两部分,主要内容有技术、经济和组织三个方面,三者

2、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设备的前期管理包括事项有: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企业设备规划;选择和购置所需设备,必要时组织设计和制造;组织安装和调试即将投入运行的设备。设备的后期管理包括事项有:对投入运行的设备正确、合理地使用;精心维护保养和及时检修设备,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适时改造和更新设备。(三)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1、依据企业经营目标及生产需要制定设备规划;2、选择、购置、安装、调试、验收所需设备;3、合理使用和维修保养;4、适时改造、调拨和更新报废;5、合理的经济管理:合理筹集、使用资金、计提折旧、费用核算等;6、制度管理(四)设备维修发展概况1 、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维修。2、

3、预防维修:以预防为主,加强日常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养。3、生产维修:根据设备重要性选择不同的维修方法。4、维修预防:在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5、设备综合管理:在设备维修预防的基础上,从行为科学、系统理论的观点出发,对设备进行全面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2、设备的选购、安装与调试(一)设备的选择与评价1、选择原则总的原则: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生产上可行。具体来讲,需考虑以下因素:( 1)生产效率:应与企业的长短期生产任务相适应。( 2)配套性:性能、能力方面的配套性。( 3)可靠性:精度保持性、零件耐用性、操作安全性。( 4)适应性:与原有设备及所产产品相适

4、应。( 5)节能性:能源利用的性能( 6)维修性:可维修、易维修、售后服务好。( 7)环保性:噪音、有害物质排放符合标准。(二)设备的安装、调试安装:在基础上,找平、灌浆、稳固,使设备精度达到安装规范的要求。调试: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验收、移交。应由设备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工艺技术部门协同调试。3、设备的合理使用和维护保养(一)设备的合理使用设备的使用是设备寿命周期中所占时间最长的环节。 合理的使用设备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 提高设备 利用率,发挥设备效益。合理的使用设备应注意:1 、提高设备利用率,实现设备满负荷运转2、严格操作程序,保证设备精度3、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条件4、合

5、理配备操作工人5、建立健全设备使用工作制度(二)设备的磨损理论1、设备的有形磨损:机器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因震荡、磨擦、腐蚀、疲劳或在自然力作用下造成的设备实体的损耗。也称物质磨损。(1)第I种有形磨损: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摩擦、应力及、化学反应等原因造成的有形磨损,又称使用磨损。表现为:零部件尺寸变化,形状变化;公差配合性质改变,性能精度降低;零部件损害。(2)第n种有形磨损:不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而是源于自然力的作用所发生的有形磨损,又称自然磨损。2、设备的无形磨损:不表现为实体的变化,却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又叫精神磨损。有两种情况:(1)第I类无形磨损: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不断改进,劳动生

6、产率不断提高,致使生产同种设备所需要的社会平均劳动减少,成本降低,从而使原已购买的设备贬值。不影响设备功能。(2)第n类无形磨损:由于社会技术的进步,出现性能更完善和效率更高的新型设备,致使原有设备陈旧落后,丧失部分或全部使用价值。又叫技术性无形磨损。其后果是生产率大大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而生产成本大大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三)设备故障曲线1、设备故障: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磨损或操作使用等方面的原因,使设备暂时丧失其规定功能的状况。( 1)突发故障:突然发生的故障。发生时间随机,较难预料,设备使用功能丧失。( 2 )劣化故障:由于设备性能的逐渐劣化所引起的故障。发生速度慢,有规律可循,局部功

7、能丧失。2、设备故障率:单位时间内故障发生的比率。3、设备故障曲线(规律)实践证明, 可维修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图示曲线形状, 这就是着名的 “浴盆曲线 ”。设备维修期内的设备故障状态分三个时期:( 1)初始故障期故障率由高而低。材料缺陷、设计制造质量差、装配失误、操作不熟练等原因造成。( 2)偶发故障期故障率低且稳定,由于维护不好或操作失误造成。最佳工作期。( 3)耗损故障期故障率急剧升高,磨损严重,有效寿命结束。(四)设备维修的基本内容1 、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检查( 1 )维护保养:是指人们为保持设备正常工作以及消除隐患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保护工作。按工作量大小和维护广度、深度:日常保养

8、:重点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状况。由操作人员进行。一级保养:普遍地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局部调整。操作人员在专业维修人员指导下进行。二级保养:对设备局部解体和检查,进行内部清洗、润滑。恢复和更换易损件。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 作人员协助下进行。三级保养:对设备主体进行彻底检查和调整,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检查鉴定。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配合下定期进行。(2)设备的检查:对设备的运行状况、工作性能、零件的磨损程度进行检查和校验,以求及时地发现问题,消除隐患,并能针对发现问题,提出维护措施,做好修理前的各种准备,以提高设备修理工作的质量,缩短 修理时间。日常检查 定期检查2、设备修理设备

9、修理是对设备的磨损或损坏所进行的补偿或修复。其实质是补偿设备的物质磨损。(1)设备修理的类型小修:对设备进行的局部修理。拆卸部分零部件。中修:对设备部分解体,工作量较大。大修:全面的修理,对设备全部拆卸分解,彻底修理。(2)设备的修理定额修理复杂系数是表示设备修理复杂程度的基本单位机械修理复杂系数(C620车床)、电气修理复杂系数(防护式异步鼠笼电动机)、专用设备修理复杂系数修理劳动量定额:是指企业为完成机器设备的各种修理工作所需要的劳动量标准。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定额是指设备交付修理开始至修理完工验收为止所经过的时间。修理周期 是指新设备由开始使用至第一次大修的间隔时间;或指相邻两次大修的间隔时

10、间。修理周期结构 是指在一个修理周期内所安排的各种检修的次数和次序。 修理间隔期 是指相邻两次检修的间隔时间。3、设备维修制度(1)计划预修制: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设备磨损理论,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校 正和修理,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主要内容: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2)计划保修制: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三级保养和修理。有:三级保养加大修;三级保养、小修加大修;三 级保养、小修、中修加大修。(3)全面生产维修制度( Total productive maintenance,TPM )核心内涵:维修和全员参与。全员参加的、以设备综合效率为目标的、以设备一生为对象的生产维修

11、制。基本思想全效益、全系统、全员参与(4)全面生产设备管理(Total productive Equipment Management , TPEM )核心内涵:设备管理,是设备生产效率。定义: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下的生产设备整体效率的持续改善。设备的维修策略:1、事后维修: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进行的维修。事后维修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设备的零部件,提高了零部件使用的经济性,因而某些简单或不重要的设备均采用这种维修方式维修的程序:故障记录 一故障鉴别 维修计划与审核 故障排除试运转结算设备维修策略:2、预防维修:基于时间或工作量的维修。实施预防维修的程序为:周期需求记录 维修计划与审核 维护(修理) 试运

12、转 结算设备维修策略:3、预知维修:基于状态的维修,也就是状态监测维修。实施预知维修可以准备地掌握设备的实际技术状态,在协调生产的安全性和维修管理的经济性的前提下,在合理的时机对设备实施符合其实际需求的维修措施,但是预知维修通常需要较大的资源(专业技术人员及仪器仪表)投入,因而通常条件下只适用于企业中的主要生产设备及关键设备。实施预知维修的程序:设备技术状态测定 一依据实际状态确定维修需求 一计划与审核 一维护(修理)一试运转f 结算4、设备的更新与改造(一)设备寿命与设备更新1、设备寿命:指设备可运行的年限。(1)物理寿命:无法运行(2)技术寿命:无形磨损导致丧失使用价值(3)经济寿命:年平

13、均费用最低(4)折旧寿命:提完折旧2、设备更新:用新型设备更换原有的技术落后或经济上不合理的旧设备。有原型更新和技术更新两种方式。(二)设备的技术改造1、概念:设备的现代化改装,广义的设备更新方式。是针对设备的无形磨损而采取的局部补偿的设备更新方 式。贯穿于设备使用的整个过程。2、内容:(1)大型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2)将普通设备改造成专用设备(3)对设备的重点部件进行改造3、特点:(1)相关性强(2)针对性强(3)适应性广(4)经济性好5、几个术语一、设备使用的 三好”规定:(1)管好操作工人自己使用的设备及其附件要保管好。未经领导批准,不能任意改动设备结构。非本设备操作人员,不准擅自使用。

14、操作者不能擅离工作岗位。(2)用好严格遵守设备的操作规程,不超负荷使用。不精机粗用,大机小用。不带病运转。不在机身导轨面上放置工件,计量器具和工具等。(3)修好保证设备按期修理,认真做好一级保养。修理前主动反映设备情况。修好后认真进行试车验收。二、设备使用的四会”规定:(1)会使用熟悉设备结构。掌握操作规程,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熟悉加工工艺。(2)会保养保证设备内外清洁。熟悉掌握一级保养内容和要求。按润滑点正确地加油,保证滑导面无锈蚀和碰伤。(3)会检查设备开动前,会检查操作机构、安全限位是否灵敏可靠,各滑导面润滑是否良好。设备开动后,会检查声音有无异常,并能发现故障隐患。设备停工时,会检查与

15、加工工艺有关的精度,并能做简单的调整。( 4)会排除故障通过设备的声响、温度、运行情况等现象,能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状态,并能判断出异常状态的部位及原因。根据自己确切掌握的技能,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自己不能解决的,能迅速判断出来并及时通知检修人员协同处理,排除故障。三、设备使用的“四项要求” :( 1 )整齐(2)清洁(3)润滑(4 )安全四、设备使用的“五项纪律” :( 1 )凭操作证使用设备,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 )经常保持设备清洁,并按规定加油;( 3 )遵守交接班制度;( 4 )管好工具附件,不得遗失;( 5 )发现故障,立即停车,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检查。五、设备使用的 “润滑五定 ” :( 1 )定点(2)定时(3)定质(4 )定量(5 )定人6、保养设备保养分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