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86879816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融资市场内在法则与制度安排的博弈内容摘要:本文从金融制度安排下贷款约束和短期融资市场结构成因角度,分析了金融市场内在法则的实质和市场各需求供给因素的博弈,指出次等级信用融资子市场和高等级信用融资子市场是短期市场中两个独立运营的市场类型,有固定的投融资主体和结构,政府行政介入试图调整市场交易结构和主体,必然受到市场内在法则的冷遇。在遵循市场规律下调整制度安排,完善贷款定价机制、违约通报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是解决中国短期融资市场非均衡状况的现实选择。关键词:银行贷款 贷款约束 金融制度 融资市场 非均衡性 贷款约束(loans constrain) 是指银行业贷款机构为了控制风险,通过制定并执行管

2、理制度及业务规定,约束机构行为人行为的全过程。制度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不仅是指组织间的游戏规则,还包括组织的设定和结构安排,是一个被固化的、含复杂要素的组织结构。在政府长期严格的金融管制背景下演化出来的中国短期融资市场,组织结构特征是:银行贷款作为市场最主要的资金供给,占市场总量绝对比重;资金主要流向规模大、发展处于成熟期的企业、政府控制的或与政府相联的企业。 近期,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旨在引导大型银行担当起小企业融资市场资金供给者的角色,但是,贷款约束下的银行业贷款机构的表现远远落后于金融监管当局的预期。因此,要改变中国短期融资市场供需

3、结构配比,必须改变政府控制金融市场方式,尊重融资市场运行的内在法则,完善银行风险定价机制、企业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和市场准入机制。 制度安排与融资市场结构 中国短期融资市场是以银行为主体、以间接融资为主要形式的,长期以来实施的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制及其制度安排是这个市场的生成机制。 制度安排下银行成为短期融资市场的主体。改革开放前,国家发展重点集中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为了保证银行有足量的低价资金支持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发展,采取以下措施:金融压抑,储蓄存款利率长期处于一个低水平,保证了银行资金的低成本率;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将银行机构数量控制在一个低水平上,银行作为市场唯一拥有特许经营权的融资服务机构,

4、扮演着整个市场资金提供者的角色,保证了社会资金集中流向资本密集型行业;国家对贷款者保护充分:较完备的法律环境,使得银行的资产负债规模不断增大,在支持国家经济体系运转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短期融资市场中各子市场发展不均衡,结构性矛盾突出。短期融资市场主要有两个子市场,一方面,银行作为供给方、大中型企业作为需求方的“高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在这个子市场中,供给方有充裕的资金;而需求方却更多地会选择上市形式融资,以获取低价、长期资本性资金的支持,供求关系表现为“供大于求”。另一方面,以小企业、微小企业作为资金需求方所形成的“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谁”是这个子市场的主要资金供给者?答案尚未确定。 监

5、管意愿、贷款约束和融资市场内在法则的博弈 在我国急需通过扩大小企业的数量和提升质量来解决就业、贫富差距加大、行业垄断等社会问题时,支持小企业生存和发展成为金融体系义不容辞的责任。要解决目前中国融资市场结构性矛盾,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是不够的,政府应该充分尊重银行贷款约束的客观存在和融资市场的内在法则,通过新的制度安排,如金融体制重建、银行准入管理、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工具等方面鼓励融资市场体制和技术创新,才能真正解决市场的不均衡性。 商业银行贷款约束客观存在。宏观因素使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过度集中于单一的信贷市场,造成全社会信用风险集中于银行,商业银行仅仅依靠有限的管理能力控制着全社会90%以上的

6、个人和企业的信用风险,远远超过了商业银行自身的负载能力。银行不得不实施严格的贷款制度和风险防范体系,以维持贷款质量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但是,严格的贷款约束(包括借款人信用评级制度、贷款风险度测算原则)必然限制着银行贷款的投向、结构和产品创新。风险因素决定着银行的贷款约束短期难以破解。 融资市场的内在法则不同融资子市场服务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企业从筹建、初期生产到扩大规模、直至成熟的各个阶段,由于财务状况、生产能力、信用水平、社会认可程度等不同,需要不同的融资子市场来帮助企业融集资金。融资市场体系就是适应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而设立的:企业起步阶段:企业既要有注册资金,又要准备开发产品资金和

7、拓展新市场资金,支出比重大,风险度高。这个阶段的企业,还款能力的信用评级较低,难以获得银行贷款。股东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和目前仍处于灰色地带的民间融资资金是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这是一个“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小企业风险投资或非银行小型融资机构是市场的供需主体。企业扩张阶段:企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偿债能力信用等级升为高等级后,如果大幅度扩大生产规模需要资金,可以通过商业银行贷款获得资金支持。在这个“高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中,大中型企业商业银行是市场的供需主体。企业成熟阶段:企业发展成熟、规模继续扩大,那么企业融资除了从银行的间接融资获得资金外,还可以通过证券市场直接筹集到所需

8、要的长期资金。 以上可见,融资市场资金是根据投资者不同风险偏好,以不同金融产品形式和融资方式支持着不同生产阶段企业的。在完全市场机制下的融资市场中,其内在法则支配着不同的投融资主体聚集在不同的子市场,完成交易匹配。如果政府要求商业银行承担起“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的资金提供者的部分或全部职责,则有悖于市场机制下的融资市场规律。现实也证明,虽然政府通过金融监管部门表达了其意愿,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试图介入和调整融资市场的这种法则,却受到了越来越市场化运作的商业银行的“软性”抵御,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发展的瓶颈没有实质性突破,政府意愿遭遇市场法则的冷遇。 市场法则与制度安排的衔接点 政府行政介入遭

9、遇金融市场冷遇,是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大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的进步。这样的结果也在提醒政府金融监管部门需要以新的视角思考问题,寻求市场法则和政府意愿的衔接点,才能建立一个符合市场规律的、能为小企业服务的融资体系。 改革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引导银行适度支持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融资。严格的贷款价格管制下,银行通过内部定价系统测算的贷款价格(包括风险溢价部分)常常落在管制的上限外,政策高压线迫使银行拒绝了那些本可以适度支持但需要有价格补偿的贷款交易。在金融工具多元化市场中,通过市场价格体系,融资者与投资者容易取得共识,对于银行因为不确定性高而不敢给予贷款的小企业来说,适度放开银行贷款自主定价权,小企业才会

10、更容易取得所需要的资金。当然,利率市场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政府可以给予银行一定限度的资金自主定价权,优化银行资金定价机制;并通过违约信息通报机制降低贷款风险成本,以引导银行部分贷款资金进入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 改革市场准入机制,完善融资服务支持体系。目前中国融资市场中次信用等级子市场难以顺畅运作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市场不缺乏资金,缺乏的是可以将资金汇集,并愿意承担风险将资金提供给小企业的、合法化的融资中介。市场中非正规化的小型金融机构对融资市场的支持作用已经凸现,只有降低金融市场准入机制,通过增加资金供方机构数量来增加资金供应量,才能解决市场供求不均衡状况。 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已经逐步意识到上述问题,并积极借鉴国际“次信用等级融资子市场”的成功经验,一方面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改革信贷管理体制和约束机制,另一方面积极调整次级信用融资子市场的制度安排,如:贷款利率定价机制,违约信息通报机制和融资市场机构准入机制。未来监管当局的金融制度安排将会越来越适应于市场化运作下融资市场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继元.国外中小企业关系式贷款研究综述.特区经济,2006(11) 2.熊惠平.透过共生机制中的社会资本效应看小额信贷的创新.上海金融,2006(12)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