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8687671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2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运动和力考试测试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年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运动和力测试卷(试卷+答案+答题卷)班级 座号 姓名 分数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 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 .如图风洞中高速气流从左往右通过静止的汽车,与汽车在空气中高速运动的效果相近,下列有关该试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向右行驶 B.以地面为参照物汽车向左行驶 C.以气流为参照物汽车向左行驶 D.以气

2、流为参照物汽车向右行驶2 . 一位女士由于驾车超速而被警察拦住。警察走过来 对她说:“太太,您刚才的车速是60千米/时!”这位女士反驳说:“不可能的!我才开了7分钟,还不到一个小时,怎么可能走了60千米呢?从以上对话可知,这位女士没有理解的科学概念是()A ,速度B.时间C.路程D.质量3 .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块秒表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A.秒表的重力B.秒表和测力计的总重力C.秒表对弹簧的拉力D.弹簧对秒表的拉力4 .如图所示,在两伸直的食指上水平地放一根质量均匀的横棍,起初两指分开一定的距离,棍的位 置左右不对称.在横棍不掉下的情况下,缓慢移动两指,缩小其间距离,直到并拢

3、,这时会发现 两指会合的地方在()A.若左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 B.若右边手指先移动,则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左侧 C.由于开始时左边手指离中心近,会合处在棍的中央右侧 D.不管开始情况如何,会合处总在棍的中央附近5题图)5 .如图所示,洗碗时戴的手套上有许多花纹,这些花纹的主要作用是( A.增大摩擦B.减小摩擦C.增大弹性6 .现在各学校都在开展“足球进校园”活动,关于同学们在足球比赛中涉 及的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足球鞋底凹凸不平,是为了减小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摩擦力用头顶足球攻门时,头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足球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运动员对飞行的足球仍有

4、力的作用 守门员及时截住射门的足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A.B.C.D,7 . 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A . 3.1 NB, 2.4 NC. 3.2 ND, 2.8 N8 .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对各图解释错误的是()A.甲图是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乙图是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球的运动方向C丙图是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D. 丁图是鱼线的拉力使钓鱼竿发生形变9.如图所示,木块竖立在小车上,随小车一起以相同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

5、小车突然停止运动,木块将向左倾倒B.由于木块向右运动,木块受到向左的摩擦力C.小车对木块的支持力与木块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木块对小车的压力与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第9题图)(第10题图)(第11题图)10 .如图所示,物体 A静止在水平桌面边缘,现用水平力F将物体A向右推出(不落地),在物体A向右移动的过程中,A对桌面的()A .压力和压强都不变B .压力不变,压强变大C.压力变大,压强不变D.压力和压强都变大11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重物.(吸盘的质量忽略不Tf)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

6、力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重物的重力C.图甲中吸盘越粗糙所挂的重物质量更大D.乙图中吸盘越粗糙所挂的重物质量更大12 .某同学从滑梯上匀速下滑,滑梯对该同学作用力F的方向是( )13. 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 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 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 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 3,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对桌面的压强不变B . A对桌面的压力不变C. A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D. A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第14题图)1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正方体物块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边长小于乙的边长。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l,乙对地

7、面的压强为 P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甲、乙密度相等,将甲放到乙之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B.如甲、乙密度相等,将乙放到甲之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C.如甲、乙质量相等,将甲放到乙之上,乙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 D.如甲、乙质量相等,将乙放到甲之上,甲对地面的压强有可能变为15.如图所示是 A、B两辆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 -时间图象.则(A .在运动过程中,B车总比A车快B,在运动过程中,A车总在B车前方C. ti时刻,A、B两车相遇D. ti时刻,A、B两车速度相等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 6题,每小空2分,共26分)16. 2018年10月歼20以编队飞行亮相珠海航展,完成

8、各种高难度战术机动,体现优越气动特性。 在飞行中,飞行员相对于他驾驶的飞机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完成表演,飞机返场,着陆后由于 飞 机还要向前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17. “嫦娥三号”探月工程已圆满完成,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取得的又一次巨大成就。嫦娥三号带着玉兔号月球车对月球表面开展了一系列探测活动。(1)为了确保月球车在月球表面行驶时的可靠性,科学家在地面上进行了反复试验,实验室要将月球车上各种仪器拆下安放在另一辆伴随车上,以减小月球车的质量, 这是模拟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 比地球小。(2) “嫦娥三号”着陆器上携带了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月基天文望远镜,在月球上进行天文

9、观测远比地球上的效果好,主要原因是月球上没有 。18.据欧空局(ESA)消息,该机构的 罗寨塔”太空探测器释放一个名为 菲菜”的小型着陆器成功软 着陆彗星,这是人类的探测器首次成功着陆彗星,菲菜”重约100kg、大小如同一个电冰箱,在减速降落彗星的过程中、着陆器菲菜”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在接近彗星的时候, 菲菜”伸出三条起缓冲作用的着陆器,并发射两根酷似鱼叉”的装置,把自己牢牢固定在彗星表面,与此同时,位于顶端的推进器也开始点火,把菲菜”压在彗星表面,经分析可知,推进器喷射的高温气体的方向为.(填序号)A .垂直于着陆地表面向上19 .如图甲是小文爬杆时的情景,图乙是小文沿杆竖

10、直向上运动时v(速度)一t(时间)图像,则0-6秒杆对小文的摩擦力方向为 ; 18秒内,小文沿杆上爬的距离为 米。20 .如图所示,物体 A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 , A对桌面的压强将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甲图乙图21 .如下图所示,是某同学研究液体压强时,绘制的甲、乙两种液体的压 强与深度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关系为乙(填“ ”或“=”),其中已种液体可能是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 3题,每小空2分,共20分)22 .小强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受到的拉力关系,下表是他的实验数据记录:

11、钩码质量(千克)00.10.20.30.4弹簧受到的拉力(牛)00. 981.962.943.92弹簧的长度(厘米)1012141618(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加0.98牛,弹簧伸长 厘米。(2)从数据可以看到弹簧受到的拉力增加一倍,弹簧伸长量也增加一倍,从而可得出弹簧的伸长量与外力的关系是成(3)这项研究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23.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 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图所示。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和有道理,因为(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

12、斜呢?小华提 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 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得小丽“要想转(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 呢?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猜想一: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猜想二: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彳5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 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 O点在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

13、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左图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O小铭珠朝虻独度一一- 一能压力转魅与当由耒0. 51 0.4!竺竺好勺已,牛L00 k 78L 5由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后续实验探究C海绵凹陷程度相比,结果早.24.如图所示,在进行 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 ”实验时,某同学完成了图

14、A、B、C几次实验后, 又将同一小桌,按如图 D和图E的方法放在海绵上,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E1A(1)如图D所示,将海绵一端用木块垫起,仍使小桌静止.与图(选填更大、样”或更小”)(2)如图E所示,将小桌和祛码沿海绵向右平移,与图C海绵的凹陷程度比较,可以得出的结论是:.(3)仅由图D和图E能否得出 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关系 ”的正确结 论?为什么: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 4题,共24分)25. (4分)如图甲所示,某物体竖直漂浮于盛水的杯中,后来将该物体取出并横置于杯口,如图乙所 示(不考虑水的损失),杯内底面所受水的压强 (填 增大、减小“或 不变”),地面受到的压力 (填 增大、减小“或 不变”)26. (4分)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作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 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 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表.小球质量/克小球速度橡皮筋长度/厘米15慢1015较快1515很快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