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86871919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信社相对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劣势简析一谈到农村金融,人们不觉就会想到农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这农村金融三队伍,而在这三条队伍之中由于前几年的业务和网点收缩,农业银行的农村金融机构网点和从业人员在农村金融领域所占的比例较以前已经很小,而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由于在完善体制、经营领域、服务对象、政策扶持等方面存在众多人们熟知的共性,因此对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劣势进行简单分析,可以说是观察了解农村金融现状的一条便捷之路。 (一)农村信用社相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劣势 1.资金的流通通道。众所周知,农村信用社的资金汇兑渠道不完善是制约其业务拓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行社脱钩”前是依赖农

2、行的网络,金融体制改革后是通过人行的网络。现在正处于建设完善中的“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其功效是否可一蹴而就尚需拭目以待(原国有商业银行所耗不低于十年)。反观邮政系统,全国有7.6万个邮政营业网点,邮政储蓄网点有3.6万个, 4.5万个邮政汇兑网点。而农村信用社的数量,截至2005年10月末,全国有3.4万个。 在整体布局上,邮政系统的触角更深,最为核心的是邮政体系的计算机系统已实现了在全国任一联网网点的通存通兑,并建成清算系统,能快速将资金结算到各地。另外规模庞大的邮递员每天来往于当地村庄,为各家农户提供服务,起到任何系统都不具备的人性化效应。 2.公众的认可度。作为农村信用社,

3、其宗旨是互助,本应得到广大农户的认同,但由于50余年的反复及主客观原因,现实是农村信用社得不到农户的普遍认可。以存款来看,在相同条件下农村客户在存款时更看重的是银行的信誉,在他们眼中邮政储蓄是有国家保障的,这一点不仅存在于农户和公众的意识中,甚至于一些政府部门在存款上对农村信用社也带着歧视的眼光去看待。 3.历史遗留与政策扶持。在历史遗留上,邮政储蓄银行将远远优于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的资金一直都存放在人民银行,没有进行放贷业务,所以没有产生一分钱的坏账,新办理的“定期存单小额质押贷款”,其风险几乎为零,因为那是“质押”而非“抵押”,更不是信用贷款。无任何历史包袱必然使邮政储蓄银行轻装上阵,开展

4、经营。而农村信用社07年底尚剩的1650亿坏帐,必然影响其战略与战术。在扶持政策上,二者相对于其他金融机构都有相当的倾斜,但从另外一角度考虑,邮政储蓄银行的成立不排除防止农村信用社一统农村金融市场,形成垄断的初衷。这样国家在扶持邮政储蓄银行措施上,可能采取一定的更加优惠的侧重政策,如在存款准备率、上存利率、经营范围、业务品种、税收政策、监管要求等方面给予邮政储蓄银行“温床待遇”。 (二)农村信用社相对于邮政储蓄银行的优势 1.人力资源。农村信用社的人员优势主要体现在员工和客户两个方面。在员工方面,首先是在外延上。按2006年初数据,二者的从业人员均接近70万,但邮政金融从业人员为20余万人,如

5、果邮政储蓄银行在3.6万个网点全面铺开金融业务,现有人力是远远不够。其金融业务人员的补充一是招聘二是调整,但招聘不仅陷入高成本困境,还会出现难以找到大量合适人员的局面;而调整则有如何兼顾金融业务和邮政业务的艰难决策。另在人员结构优化上,农村信用社可根据新老替换的自然空余岗位寻找最合适人员,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状况下逐步优化人员结构,邮政系统却处于被动局面。其次是内涵上,即员工的业务素质。“争夺天下,重在立人”。金融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业务能力强,尤其是把握资产业务的员工是农村信用社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数据比较,农村信用社职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5%左右,邮政金融业务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0%。

6、高学历虽然不是取得理想目标的充要条件,但却是必要条件。试点改革后,农村信用社在部分地方不仅接纳了原商业银行的网点与业务,同时也接纳了他们的大批员工,使这些农村信用社的整体业务能力得以提升。在这一点上,邮政储蓄银行不能与之相提并论,纵使通过高薪吸引,也难如愿以偿,毕竟多数人是“社会人”而非完全的“经济人”。 2.业务开展。农村信用社与其他商业银行相比,其业务处于弱势。但相对于我国的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社在业务的广度和深度上却占有绝对优势。业务的广度即业务范围,也就是综合性。50多年的历史,农村信用社的业务已接近有“金融百货公司”之称的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受人员的限制,其资产业务在短期内难以全

7、面铺开,承担批发业务可能是近期内资产业务的定位,其高层非常清楚这一切。业务的深度更多是与经验联系密切对资产业务可能存在风险的感知能力,也就是管理学科中所说的概念技能,该能力是基本技能的积累与升华,个体的基本专业知识仅是基础。故邮政储蓄银行在处理小到个人理财,大到项目投资咨询等表外业务,如果没有更多熟悉业务的人士加盟,其与农村信用社的差距是很难数字化、具体化比较。 另在客户方面,农村信用社拥有规模庞大的客户资源,特别是在贷款客户上具有绝对优势。在经营中对优质贷款客户竞争在所难免,但对农村信用社不会造成较大影响,因为农村信用社经过多年经营,已树立一定的社会地位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已形成较完善的支农措

8、施和较健全的经营机制。再加上我国传统儒家文化影响,客户的“背叛”还是不易发生。另外从竞争本身说是要付出成本的,竞争者是会比较付出与所得。 3.信用体系与控制机制。金融业的经营,只有在安全性保证下才可能谈盈利性。如果邮政储蓄银行的定位重心是立足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不变,其开展信贷业务的第一难点便是农户体系的构建,而农户体系的评定系统却又是不能照搬、照抄现有的商业银行所使用的信用模式,因为我国幅员辽阔,别说县与县之间,甚至于村与村之间的思维模式、生活习性、文化差异差别都非常大,难有统一模式,虽说邮政体系有庞大的邮递员队伍,收集信息容易,但要转化为可用信息,在短期内很难系统完成。农村信用社在这方面呢

9、,上千亿坏帐虽大多并非是由农户造成,但对于农村信用社整体而言却是永不忘记的学费,至少知道什么地方可能跌倒,加上50多年的经营历史和十多年的小额信贷推广经验,农村信用社已构成其特有的农户信用体系,虽未必完善,但却切实可行。 控制机制就是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措施,它的建立是基于信用等级,即什么样的风险级别采用什么样的措施。农村信用社在构建信用体系的同时也就是控制机制的建立,并在经营中不断改进, 3300亿可以说是建设成本。邮政储蓄银行在这方面基本是空白,至多是一些感性认识,所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高层领导并不讳言:“邮储银行成立后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邮储银行要在拓展新业务、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

10、时,着力加强风险控制,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风险识别监测体系和各项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据了解,目前邮储已开始摸索造血机制,加大了在资产业务方面的实践探索。简 历姓 名: 简历模板 http:/性 别: 男出生日期: 1989年2月年 龄: 37岁户口所在地:上海政治面貌: 党员毕业生院校:专 业:地 址:电 话:E-mail:_教育背景_1983/08-1988/06 华东理工大学 生产过程自动化 学士 _个人能力_这里展示自己有什么的特长及能力_专业课程_课程名称(只写一些核心的):简短介绍课程名称:简短介绍 _培训经历_2002/06-2002/10 某培训机构 计算机系统和维护 上海

11、市劳动局颁发的初级证书 1998/06-1998/08 某建筑工程学校 建筑电气及定额预算 上海建筑工程学校颁发 _实习经历_2011年5月 现在 某(上海)有限公司 XX职位【公司简单描述】属外资制造加工企业,职工1000人,年产值6000万美金以上。主要产品有:五金制品、设备制造、零部件加工、绕管器【工作职责】 【工作业绩】_语言能力_英 语:熟练 英语等级:大学英语考试四级_IT技能_Windows NT/2000/XP36个月经验水平:精通 LAN36个月经验水平:熟练 Office84个月经验水平:精通 _自我评价_这里写自我评价的内容 可以访问 http:/_获得的证书与奖项_系里的一等奖学金 获得时间: 年 全系XXX人只有XX人取得。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