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86865153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子遗传全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分子遗传全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分子遗传全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分子遗传全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分子遗传全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分子遗传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子遗传全(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词解释:1) 遗传标记:是指在遗传分析上用作标记的基因,也称为标记基 因。在重组实验中多用于测定重组型和双亲型。2) 基因组学:是研究生物基因组和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用 于概括涉及基因作图、测序和整个基因组功能分析的遗传学分 支。3) 表观遗传学:(由于非基因序列改变所致基因表达水平变化, 如DNA甲基化和染色质结构变化)研究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 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可遗传修饰,即探索从基因演绎为表型的过 程和机制的一门新兴科学。4) 微卫星DNA:重复单位序列最短,只有26bp,串联成簇,长 度50100bp,又称为短串联重复序列。5) 遗传缺陷:是由于人体染色体或染色体所携带的遗传物质

2、发生 异常而引起的疾病。6) 体细胞转基因克隆:把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使其发 生再程序化并发育为新的胚胎,这个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 体。7) 数量性状基因座:对数量性状有较大影响的基因座称为数量性 状基因座(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QTL),它是影响数量 性状的一个染色体片段,而不一定是一个单基因座。8) 质量性状:是指个体间没有明显的量的区别而表现非连续性变 异的性状,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 性状。9) 表型相关:就是同一个体的两个数量性状度量值间的相关。10) 遗传力:广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 例,它反映了一个

3、性状受遗传效应影响有多大,受环境效应影 响多大。狭义遗传力:指数量性状育种值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 例。11) 重复力:是衡量一个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之间的相 关程度的指标。12) 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结构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是结构基因的正常核苷酸序列,从起始 密码子到终止密码子的阅读框可编码完整的多肽链,其间不存 在使翻译中断的终止密码子。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通过与目的基因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 子标记, 对 DNA 目标区域进行直接筛选,进行育种。14) 主效基因: 对某一性状的表现起主要作用,效应较大的基 因。15) 转录组

4、学:是一门在整体水平上研究细胞中基因转录的情况及 转录调控规律的学科。简而言之,转录组学是从RNA水平研 究基因表达的情况。转录组即一个活细胞所能转录出来的所有 RNA的总和,是研究细胞表型和功能的一个重要手段。16) 数量性状:个体间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变异是连续的的性 状。17) 基因家族:真核生物基因组中来源相同,结构与功能相关的一 组基因形成一个基因家族。18) DNA重组:指DNA分子内或分子间发生的遗传信息的重新共价 组合过程。包括同源重组、特异位点重组和转座重组等类型。19) 分子杂交:不同的DNA片段之间,DNA片段与RNA片段之间,如果彼此间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互补也可以复性,

5、便可形成 新的双螺旋结构。这种按照互补碱基配对原则使不完全互补的 两条多核苷酸链相互结合的过程称为分子杂交。简答题:一、质量性状、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 质量性状:是指个体间没有明显的量的区别而表现非连续性变异的 性状,各变异类型间存在明显区别,能够直接加以描述的性状。 质量性状选择方法:1.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1) 对隐性基因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显性基因的淘汰过程。2) 当显性基因的外显率是 100%,且杂合子与显性纯合子的表型 相同时,则可以通过表型鉴别,一次性将显性基因全部淘汰。3) 但一次性淘汰的做法会使部分“高产基因”随之丢失4) 明智的育种策略是在保证生产性能不下降的前提下,逐步完成 对隐

6、性基因的选择。2. 对显性基因的选择选择显性基因时,由于显性完全时,杂合子在类型上也表现为显性类型,而且一般不能从表型上将它和显性纯合子加以区别;杂合子本身又携带着必须淘汰的隐性基因,所以选择比较困 难,隐性基因不易被全部淘汰,选择进度一般也比选择隐性基因 时慢。1) 表型选择淘汰部分隐性类型的畜群选择显性基因,或淘汰隐性基因,往往由于畜群中隐性类型 比例很高或者一部分隐性个体具有其它位点的有利性状,而 不可能在一代中把隐性类型全部淘汰,只能淘汰一部分。2) 表型选择淘汰全部隐性类型的畜群为了淘汰隐性基因,根据表型将畜群中的隐性纯合子全部淘 汰,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其选择进展缓慢。3) 测交淘

7、汰杂合子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具有相同的表型,表型选择对杂合和显性纯 合子不易区别 要想从畜群中彻底剔除隐性基因,单纯通过表型选择淘汰隐性个 体,其效果很不理想。 区别杂合子与纯合子的方法是测交数量性状的选择方法:数量性状: 个体间差异只能用数量来区别,变异是连续的的性状。如牛的产奶量,猪的日增重。个体选择I彖系选择合并选择 家系内选择丿个体育种值估计顺序选择个体本身信息利用同胞信息利用后裔信息i利用祖先信息复合育种值估计多性状独立淘汰综合选择指数约束选择指数:摄宜选择措数指数选释利用个体本身信息综合育种值估计一利用各种信息(包KBLUP等方法)二、遗传评定方法遗传评定:评估畜禽遗传价值的高低 ,

8、以此作为衡量指标来选择优 秀的个体作为种畜。遗传评定是畜禽育种工作的中心任务,实质内 容就是育种值的估计。遗传价值越高的个体种用价值越高。 主要有选择指数法、群体比较法、BLUP法和MBLUP法等四种。1) 选择指数法:是利用一切现有表型资料,包括本身、同胞、祖先和后裔的表型信息经适当加权后构成一个供选择的指数的育种值估计方法。选择指数法在实际应用中受到许多因素制约:要求表型观测值来源于 同一总体, 即待估种畜及其后代必须处于同一环境;需要有事先估计 好的遗传参数;必须使用矫正过的观测值进行育种值估计。2)群体比较法为校正环境差异对性状的影响,人们先后提出了多种群体比较方 法用于育种值估计,主

9、要包括:同群比较法、同期同龄女儿比较法、 预测差值法、以及新近提出的测定日模型法等。目前这些方法主要 用于奶牛育种工作中。3)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BLUP法)BLUP 是统计学上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对随机效应进行预测的一种统计 方法,畜禽育种中应用这一方法预测个体育种值,即遗传评定。 BLUP 法估计育种值的主要优点:能更有效地校正环境效应能更充分利用所有亲属的信息能校正由于非随机交配造成的偏差能对不同群体进行联合遗传评定育种值估计的精确性更高4)标记辅助BLUP法(MBLUP法)MBLUP 法将表型信息和分子遗传标记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从分子水平 对产生个体间表型差异的原因进行精细剖分。优点:多态

10、性丰富、检测效率高,不受性别、年龄限制。对限性性状、低遗传力性状及难以度量性状的遗传评定上具有较大优势。缺点:分子遗传标记的检测费用较高、与重要性状紧密连锁的分子 标记较少。三、DNA甲基化是指在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CpG二核苷酸的胞 嘧啶 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正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 “垃圾”序列的 CpG 二核苷酸相对稀少,并且总是处于甲基化状 态,与之相反,人类基因组中大小为 1001000 bp 左右且富含 CpG 二核苷酸的 CpG 岛则总是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并且与 56%的人类基 因组编码基因相关。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基因 组 CpG 岛约为

11、 28890 个,大部分染色体每 1 Mb 就有 515 个 CpG 岛,平均值为每 Mb 含 105 个 CpG 岛, CpG 岛的数目与基因密度有 良好的对应关系。由于 DNA 甲基化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的密切关 系,特别是 CpG 岛甲基化所致抑癌基因转录失活问题, DNA 甲基化 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四、DNA 复制过程DNA 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开始时, DNA 分子 首先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然后,以解开的每 一段母链为模板,以周围环境中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 基配对互补配对原则,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各自

12、合成与母链互 补的一段子链。随着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不断地延 伸,同时,每条子链与其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各形成一个 新的 DNA 分子。五、真核生物基因组的结构特点1)相对分子质量大2)真核生物细胞有多条呈线状的染色体,每条染色体DNA都含有 多个复制起点3)细胞核与蛋白质稳定结合,形成染色质的高级结构。染色质内除了含有DNA和组蛋白外,还有非组蛋白4)真核细胞在基因表达转录和翻译在时空上被分隔开,不偶联。5)真核细胞有大量重复序列,其长度不一,重复程度各异。6)蛋白质编码基因一般以单拷贝形式存在,转录产物为单顺贩子mRNA7)大多数基因是断裂基因,含有内含子,在转录后被切除8

13、)真核生物组存在可移动的DNA序列。六、分子生物育种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动物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利用 DNA 重组技术来改良畜禽品种的新型学科。这门学科目前可以分为两个大的研究内容:一是转基因育种,即 通过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基因导入到某种动物基因组上,从而达到 改良重要生产性状(如生长率、遗传抗性等)或非常规性育种性状(如 生产人类药用蛋白、工业用酶等)的目标。二是基因组育种,即通过 DNA 标记技术来对某些重要生产性状座位直接进行选择改良,由于可 以同时考虑到多个生产性状座位,甚至是动物个体的整个基因组,所 以有时也称为基因组扫描选择。七、组学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

14、用组学通常指生物学中各类研究对象(一般为生物分子)的集合 所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而 这些研究对象的集合被称为组学。动物基因组重点在于研究那些与经济性状有关的基因(染色体 区域),基本目标是利用DNA重组技术或连锁不平衡信息精确定位 畜禽中控制重要经济性状位点在遗传图谱和物理图谱中的位置,并 利用这些性质来改良畜禽品种。通过连锁分析和关联分析对试验(群体)进行设计运用二 代测序和QTLmapping或GWAS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研究方法一 通过分子育种和基因聚合进行畜禽品种改良。八、动物转基因方法1、原核显微注射法,又称DNA显微注射法,即通过显微操作仪将

15、 外源基因直接用注射器注入受精卵,利用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 发育成转基因动物。特点:外源基因的导入整合效率较高,不需要载体,直接转移目的 基因,实验周期短。但需要贵重精密仪器,技术操作较难,并且外 源基因的整合位点和整合的拷贝数都无法控制,易造成宿主动物基 因组的插入突变,引起相应的性状改变,重则致死。2、胚胎干细胞以及IPS细胞介导的转基因:从胚泡期胚胎内的细胞 群中分离细胞,培养并用外源基因进行转染,外源基因通过随机插 入或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 ES 细胞的基因组中。将转入外源基因的ES 细胞重新导入囊胚或进行克隆,可培育转基因个体。 特点:外源基因整合情况的可控性高;不易建株,在小鼠上应用比 较成功,在大家畜上还有待研究。3、逆转录病毒载体法: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 高浓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或着床后的胚胎,也可以直接 将胚胎与能释放逆转录病毒的单层培养细胞共孵育以达到感染的目 的,通过病毒将外源目的基因插入整合到宿主基因组DNA中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