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86863885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养高中物理优秀生的理论与实践 20世纪是教育的世纪,产生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思想: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研究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基本理念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布卢姆的教学理念:1、教师要为掌握而教;2、学生要为掌握而学;3、教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4、把教学评价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对教育、教学目标进行分类,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对中学物理教学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特别是今年的试卷,体现了很多二期课改的思想,仔细研究这几份试卷,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加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

2、教学今年的高考试卷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比例较大。在填空题中1A、3A、1B、2B、3B,选择题中6、7、11、12,实验题中14、16,计算题中19A、21、22,共占74分。所以今年物理高考平均分较高,全市平均估计可以超过105分。但是从阅卷情况看,考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还是有相当多的问题。1、基本知识的考查:例1:(6)2005年被联合国定为“世界物理年”,以表彰爱因斯坦对科学的贡献。爱因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有()(A)创立“相对论”,(B)发现“X射线”,(C)提出“光子说”,(D)建立“原子核式模型”。本题就是一些基本知识,没有能力要求,也是都估计到要考的内容,是送分题。但抽

3、样统计得分率也只有0.9,还是有10%考生漏选(C)、6%考生漏选(A)、4%考生多选(B)2%考生多选(D)。例2:(7)卢瑟福通过实验首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核反应方程为HeNO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过此实验发现了质子,(B)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g射线,(C)实验中利用了放射源放出的a射线,(D)原子核在人工转变过程中,电荷数可能不守恒。本题也是考查基本知识,也是送分题。但抽样统计得分率也只有0.85,有16%考生漏选(A)、12%考生漏选(C)、2%考生多选了(B)、4%考生多选了(D)。2、基本规律的应用:例1:(11)如图所示,A是长直密绕通电螺线管。小线圈B与电

4、流表连接,并沿A的轴线Ox从O点自左向右匀速穿过螺线管A。能反映通过电流表中电流随x变化规律的是()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典型磁场的分布:通电密绕长螺线管内部中间是匀强磁场,边缘磁场较弱;二是应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但抽样统计得分率只有0.74,其中大多数(20%)是错选了(D),这些考生对前一知识点是掌握的,但楞次定律掌握不好;少数考生(4%)错选(A),这些考生是没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认为中间部分始终有磁通量,所以始终有感应电流;也有少数考生(2%)错选(B),这些考生是没掌握前一知识点,不知道中间有一段匀强磁场,只知道向中间去磁场增强,向两段磁场减弱。例2:(12)空间在

5、一场强大小为E的匀强电场,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物体以某一初速沿电场反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0.8qE/m,物体运动s距离时速度变为零。则()(A)物体克服电场力做功qEs,(B)物体的电势能减少了0.8qEs,(C)物体的电势能增加了qEs,(D)物体的动能减少了0.8qEs。本题考查了五个知识点,一是牛顿第二定律,二是功的概念,三是动能定理,四是电场强度概念,五是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抽样统计得分率为0.78,但只有48%的考生全对,其中很多考生(20%)漏选(A),这些考生是没掌握电场强度和功的概念;还有很多考生(32%)漏选(C)、4%考生多选了(B),这些考生

6、是没掌握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还有28%考生漏选(D),这些考生是没有掌握动能定理。3、基本实验方法:例1:(16)一根长为1 m的均匀电阻丝需与一“10 V,5 W”的灯同时工作,电源电压恒为100 V。电阻丝阻值R100 W(其阻值不随温度变化)。现利用分压电路从电阻丝上获取电能,使灯正常工作。(1)在右面方框中完成所需电路;(2)电路中电流表的量程应选择_(选填:“00.6 A”或“03 A”);(3)灯正常工作时,与其并联的电阻丝长度为_m(计算时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本题考查了五个知识点:一是分压器电路,二是电流表内阻的影响(电流表接到与灯泡并联的电路里作错),三是部分电路欧定

7、律,四是电阻定律,五是混联电路计算(0.5,x17.08 W,则长为0.17 m);还考查了两个能力,一是画电路图的能力,二是估算的能力(知道电路总电阻总小于100 W,所以很快知道总电流大于1 A,应选电流表的03 A量程)。本题中作图部分抽样统计得分率为0.96,量程选择得分率只有0.84,而计算出电阻丝长度为0.17 m的得分率仅0.56(这里也有少数考生小数点后保留位数不对)。气体体积V(ml)800674600531500水银面高度差h(cm)014.025.038.045.0例2:(15)一同学用下图装置研究一定质量气体的压强与体积的关系。实验过程中保持温度不变。最初,U形管两臂中

8、的水银面齐平,烧瓶中无水。当用注射器往烧瓶中注入水时,U形管两臂中的水银面出现高度差。实验的部分数据记录在右表。(1)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中画出该实验的h1/V关系图线。(2)实验时,大气压强p0_cmHg。本题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根据表格中数据作图的方法,二是玻意耳定律;还考查了个能力:一是由物理规律找出与图线相对应的方程的能力,二是由图线的斜率或截距求得待测量的能力。本题作图部分抽样统计得分率为0.84,有些考生连图线的基本形状都不知道,画成双曲线、竖直直线或各种曲线。大气压强很多考生是通过表中数据计算而得的,题意是要求能从图线的截距求得,这是用图线处理实验数据的常用方法(当然题中没有明

9、显提示,最好加一空图线与纵坐标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很多考生计算结果与图线和纵坐标的交点坐标值不对应。该空的得分率为0.88。所以在高考复习的第一轮复习中,一定要速度慢些,多练一些基本题,让学生把最基本的东西牢固掌握,然后再进入第二轮复习。去年我看到有些学校第一轮复习过快,这样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都是一知半解,没有落实,反过来再抄时,学生就会觉得都知道了,不喜欢听,但要他自己做又不太会,得不了分。也有些学校第一轮复习过难,反而影响了基本知识的落实。二、加强联想、比较和转化的训练今年高考试卷中有相当比例的试题是在原有基础上稍做了一些修改的,如填空题中的2A、5,选择题中的8、9、10、13,

10、实验题中的14、15,计算题中的19B,1、表述方式的转化:例1:(5)右图中图线表示某电池组的输出电压电流关系,图线表示其输出功率电流关系。该电池组的内_W,当电池组的输出功率为120 W时,电池组的输出电压是_V。本题是已知条件用图线表述。考查了两个知识点:一是电源的UI图线,二是电源的输出功率。第一空较常见,但抽样统计得分率也只有0.84,第二空PI图线只出现一半,考生不熟悉,所以得分率仅0.54,当然有些考生是通过E50 V,r5 W,P出100 W计算而得的,所以发现了有两解,或是只写了20 W一解。位置ABC速度(m/s)2.012.00时刻(s)0410例2:(2B)如图所示,实

11、线表示两个相干波源S1、S2发出的波的波峰位置,图中的_点为振动加强的位置,图中的_点为振动减弱的位置。本题是把平时做的熟题中去掉了虚线表示的波谷。但因为改动不大,且图中只有两点可供选择,所以得分率接近1.00,当然也有极少数考生答错。例3:(19B)如图所示,某人乘雪撬从雪坡经A点滑至B点,接着沿水平路面滑至C点停止。人与雪撬的总质量为70 kg。表中记录了沿坡滑下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请根据图表中的数据解决下列问题:(1)人与雪撬从A到B的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2)设人与雪撬在BC段所受阻力恒定,求阻力大小(g10 m/s2)。本题是已知条件用表格表述。该题得分率明显比19A低,主要是

12、因为不习惯用表格给出已知条件,少数考生把人的初速度当成零了。2、情景的转化:例1:(8)对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轮带动B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B)B轮带动A轮沿逆时针方向旋转,(C)C轮带动D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D)D轮带动C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本题在自行车的传动装置中出现过,现在改成可能情况分析,抽样统计得分率为0.87,10%考生错选(A),14%考生漏选(B),6%考生错选(C),8%考生漏选(D)。因为(C)、(D)这种形式与自行车中相似,而(A)、(B)这种形式不熟悉,可见部分考生是死记做过题的结论的,不是掌握分析方法的。例2:(10)如图所示的塔吊

13、臂上有一可以沿水平方向运动和小车A,小车下装有吊着物体B的吊钩。在小车A与物体B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吊臂方向匀速运动的同时,吊钩将物体B向上吊起,A、B之间的距离以dH2t2(SI)(SI表示国际单位制,式中H为吊臂离地面的高度)规律变化,则物体做()(A)速度大小不变的曲线运动,(B)速度大小增加的曲线运动,(C)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的曲线运动,(D)加速度大小方向均变化的曲线运动。本题实际上就是加了一个情景和一个以高度(不是位移)表示的函数式,其实很明显在水平方向是是匀速运动,竖直方向是匀加速运动,所以合运动是一个类平抛运动,立即可以确定选项(B)、(C)正确。但本题得分率较低,抽样统计得分

14、率为0.77,漏选(B)或(C)的考生均占20%,错选(A)和(B)的考生均占10%。3、考查角度的转化:例1:(9)如图所示,A、B分别为单摆做简谐运动时摆球的不同位置。其中,位置A为摆球摆动的最高位置,虚线为过悬点的竖直线。以摆球最低点为重力势能零点,则摆球在摆动过程中()(A)位置B处时动能最大,(B)位置A处时势能最大,(C)在位置A的势能大于在位置B的动能,(D)在位置B的机械能大于在位置A的机械能。本题。本题中的(C)选项改为判断势能和动能大小的比较,其实位置A的势能就是总机械能,位置B的动能必小于总机械能,但增加了思维难度,本题抽样统计得分率为0.9,12%考生漏选(C);6%考

15、生错选(A)、4%考生漏选(B)、2%考生漏选(D),这些考生是完全不懂了。4、等效转化:例1:(4)如图所示,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与均匀带电薄板相距为2d,点电荷到带电薄板的垂直线通过板的几何中心。若图中a点处的电场强度为零,根据对称性,带电薄板在图中b点处产生的电场强度大小为_,方向_。(静电力恒量为k)本题做了多次等效代换,首先是由在a点处场强为零知道:可用q在a点处的场强大小代换带电薄板在a点处的场强大小,再由对称性可知,可用带电薄板在a点处的场强大小代换带电薄板在b点处的场强大小。本题第一空抽样统计得分率仅为0.30,第二空为0.80,三、加强图线教学新教材中对图线的要求很高,用图线来处理物理问题也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今年高考试题中涉及到图线的有填空题中的2B、5,选择题中的11、13,实验题中的15、18,计算题中的21、23,共51分,占三分之一强。1、利用图线所给信息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