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86863439 上传时间:2022-09-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物理学研究生教学大纲(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大学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任课教师姓名: 张晋敏 课程名称: 固体物理学(II) 课内学时数: 54 学分数: 3 使用院系部和专业: 理学院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开课学期: 2009年秋研一(上) 开课时间:教学第 二 周教学第 十八 周课程要求及目的: 学习固体物理学,要求学生熟悉并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深入理解固体宏观性质和微观粒子行为间的必然关联;透彻理解固体中粒子运动的定性概念和物理模型;掌握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理论处理方法。在此基础上,作为硕士研究生,还应该学习固体物理相关专题和了解固体物理学前沿研究领域。 固体物理学是固体物理各分支学科如半导体材料、固体电子器件物理、材料

2、科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同时也为学生以后从事材料科学、新材料、功能材料及固体电子器件的研制和开发、材料性能检测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一) 教学安排本课程按教学计划,应安排在一年级上期进行。计划学时数为54学时,其中授课54学时,复习考试6学时。(二) 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固体物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包括固体物理学I的所有内容,第二部分为固体物理相关专题,第三部分是固体物理学前沿研究。教学要求见第一章教学内容之后。(三)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第一部分 固体物理学基础第一章 晶体结构(6 学时)1.1 晶体的周期结构1.2 十四种布拉维格子和七大晶

3、系1.3 典型的晶体结构1.4 晶面和米勒指数1.5 晶体的对称性第一章教学要求1. 了解晶体的定义及一般性质,准确掌握固体物理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深入理解空间点阵与晶体结构之间的关系;2. 注意区分一些易混淆的概念如简单格子与复式格子、原胞与晶胞等;3. 了解晶列、晶面的标示方法,掌握晶向指数、晶面指数的计算;4. 理解晶体对称性的物理意义,掌握描述晶体宏观对称性的基本对称要素及相应的对称操作;5. 掌握晶系划分的原则,熟记七大晶系及十四种布喇菲格子,掌握各晶系的对称特征及相应的基矢配置。第二章晶体中的衍射(3 学时)2.1 概述2.2 晶体的倒格子和布里渊区2.3 晶体的衍射条件2.4 原子

4、散射因子和几何结构因子2.5 磁结构晶体对中子的衍射2.6 SEM与STM测定固体结构第二章教学要求1. 掌握倒格子的定义及其与正格子的关系;2. 掌握布里渊区的定义及几种简单二维晶格前几个布里渊区的作图方法;3. 了解X射线晶体衍射的原理及实验方法;4. 掌握利用几何结构因子分析晶体衍射消光规律的方法。第三章 晶体的结合(3 学时)3.1 电负性与晶体的典型结合方式3.2 结合能与晶体的性质3.3 离子结合与离子晶体3.4 范德瓦耳斯结合与分子晶体3.5 共价结合与共价晶体3.6 金属结合及金属晶体3.7 氢键结合与氢键晶体3.8 同分异构体3.9 晶体的弹性模量教学要求1. 了解晶体结合的

5、基本类型,了解轨道杂化的概念;2. 掌握结合能与晶格参数之间的关系;3. 了解非极性分子和离子晶体结合能的一般形式及其平衡参数;4. 了解晶体弹性的概念及其描述,了解晶体弹性模量与晶体对称性的关系;5. 了解晶体中弹性波的传播过程,能够建立波动方程,在给定传播方向的情况下,可以由波动方程确定该方向的有效弹性模量、弹性波的传播速度及偏振方向。第四章 晶格振动与晶体的热学性质(6 学时)4.1 一维单原子链的振动4.2 一维双原子链的振动4.3 格波能量的量子化声子4.4 三维晶格振动4.5 离子晶体中的长光学波4.6 声子谱的实验测定4.7 晶格比热4.8 非谐振动,热传导和热膨胀4.9 晶体状

6、态方程第四章教学要求1. 了解一维单原子链及一维双原子链的振动,领会声学波和光学波的含义,熟悉晶体的周期性边界条件,掌握模式密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熟记晶格振动的一般结论;2. 深入理解晶格振动能量量子化的含义,掌握声子的概念及声子的性质;3. 了解固体比热的量子理论,掌握爱因斯坦模型和德拜模型的要点、处理方法及结果讨论。第五章 晶体中的缺陷(2 学时)5.1 点缺陷5.2 晶体中原子的扩散5.3 位错5.4 面缺陷5.5 离子晶体的导电性2、教学要求1. 了解点缺陷和线缺陷的几种基本类型;2. 了解热缺陷存在对晶体自由能的影响,掌握热缺陷数目的统计规律;3. 领会热缺陷运动的含义并掌握其产生和

7、复合的规律;4. 深入理解扩散的本质及扩散的宏观规律,了解几种扩散的微观机制。 第六章 金属电子论(3 学时)6.1 金属自由电子气的量子理论6.2 金属的电导过程6.3 在磁场中金属的输运性质6.4 电子发射6.5 等离子体6.6 维格纳晶格第六章教学要求1. 了解索末菲自由电子模型的基本要点,掌握其能谱结构;2. 了解电子态分布的概念,熟练掌握索末菲自由电子的基态性质,掌握能态密度的计算方法;3. 了解电子气对金属比热的贡献,理解费密冻结的物理意义; 第七章 周期场中的电子态(6 学时)7.1 周期性势场和布洛赫电子7.2 近自由电子近似7.3 紧束缚近似7.4 电子的准经典运动7.5 能

8、带填充与固体的导电性7.6 费米面和粒子的轨道第七章教学要求1. 熟练掌握一维布洛赫定理及其证明过程;2. 领会能带和能隙的概念,掌握周期场中电子能谱的几种表示方法;3. 了解近自由电子模型的基本要点、处理方法及基本结论,熟练掌握计算禁带宽度的方法;4. 了解紧束缚近似模型的要点、处理方法及基本结论;5. 熟练掌握紧束缚近似下一些常见晶体的S能带电子能谱、能带宽度、k态电子速度、能带底部和能带顶部电子的有效质量等的计算方法;6. 了解电子速度和加速度的表达式,领会电子有效质量的概念并掌握其计算方法;7. 了解满带、导带、价带的概念,掌握满带电子和导带电子的基本性质,了解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

9、带结构特点,掌握金属、半导体和绝缘体的本质。8. 掌握二维晶格自由电子费密面的构造方法,掌握电子费密面的几种表示方法:展延区图示、简约区图示和周期区图示;了解周期场中电子费密面的特点。第二部分 固体物理学相关专题第八章 半导体中的电子进程(6 学时)8.1 半导体的晶体结构及能带结构8.2 杂质半导体8.3 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8.4 半导体的电导率和霍尔效应8.5 非平衡载流子8.6 p-n结8.7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结构8.8 量子阱和超晶格8.9 二维电子气第八章教学要求1. 了解半导体的典型晶体结构;掌握半导体中电子态的描述及半导体的能带结构特点;掌握椭球形等能面的能态

10、密度计算方法;理解有效质量的物理意义伋有效质量的实验测量方法(回旋共振);2. 深入理解杂质对半导体能带结构及其性质的影响;了解常见半导体中的浅能级杂质和深能级杂质在半导体中引入的能级之位置及其对半导体性质的影响。3. 能够分析不同条件下半导体的电中性条件,掌握半导体中载流子的统计分布规律,深刻理解半导体费米能级的重要性;4. 了解半导体的导电机构,半导体中载流子散射的主要机制;5. 了解非平衡载流子的产生和复合机制,理解准费米能级的概念及物理意义;6. 了解PN结的结构,掌握PN结的能带结构和理想PN结的电流电压关系;7. 了解金属绝缘体-半导体系统的结构及能带图;8. 了解量子阱和超晶格的

11、结构及能带图。9. 了解二维电子气的一般性质。第九章 固体的表面和界面(3 学时)9.1表面原子结构9.2 表面原子振动9.3 表面电磁耦合子9.4 表面电子态9.5 量子霍尔效应第九章教学要求1. 了解有关固体表面和界而结构及性质的新概念和术语;2. 了解表面原子结构;3. 了解表面原子振动态的描述;4. 了解表面电子态的描述;5. 了解量子霍尔效应及相关的理论基础。第十章 固体的介电性(3 学时)10.1 晶体的介电常数10.2 极化的微观机制10.3 介电损耗和极化弛豫10.4 铁电性10.5 钛酸钡的铁电性10.6 朗道相变理论10.7 极化子第十章教学要求1. 了解固体电极化过程的宏

12、观描述及其微观过程;2. 了解介电损耗与微观极化弛豫过程的关系;3. 了解铁电体的基本性质及相关的相变特征和相变的微观机制;4. 了解极化子的概念及基本性质。第十一章 固体的光学性质(3 学时)11.1 光学参数11.2 带间跃迁和本征光吸收11.3 激子的光吸收11.4 极性晶体的晶格光反射和光吸收11.5 拉曼散射11.6 激光作用原理11.7 激光器11.8 非线性极化和非线性光学第十一章教学要求1. 了解固体光学常数间的一般关系;2. 了解带间跃迁的基本理论,深入理解固体中光吸收与其能带结构特点及电子态之间的关系;3. 了解激子吸收的一般性质;4. 了解极性晶体中光反射和光吸收的基本性

13、质;5. 了解拉曼散射的原理及一般特性;6. 了解激光产生的条件和激光器工作的基本原理;7. 了解非线性光学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第十二章 固体的磁性(3 学时)12.1 固体磁性的一般论述12.2 固体的抗磁性12.3 固体的顺磁性12.4 电子顺磁共振12.5 铁磁性和外斯理论12.6 自旋波12.7 反铁磁性及亚铁磁性12.8 巨磁电阻和超巨磁电阻效应第十二章教学要求1) 了解固体磁性的来源及分类;2) 了解电子运动对固体磁性的贡献;3) 了解顺磁性的统计理论;4) 了解铁磁性的描述和分子场理论;5) 了解交换相互作用和局域电子模型6) 了解自旋波的概念。7) 了解巨磁电阻和超巨磁电阻效应的现象和相关的理论模型。第十三章 超导电性(3 学时)13.1 超导态的基本特性13.2 伦敦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